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徵集) (19)

1. 厚朴

厚朴,味甘、辛,氣大溫,陰中之陽,可升可降,無毒。入脾、胃、大腸。主中風寒熱,治霍亂轉筋,止嘔逆吐酸,禁瀉利淋露,消痰下氣。乃佐使之藥,不可為君臣。蓋攻而不補,有損無益之味也,然而善用之,收功正多,未可棄而不用。大約宜與諸藥同用,同大黃、枳實,則瀉實滿矣;同人參、蒼朮、陳皮,則瀉濕滿矣;同桂枝,則傷寒之頭痛可除;同檳榔、枳實,則痢疾之穢物可去。同苦藥則瀉,同溫藥則補,同和藥則止痛,同攻藥則除痞,亦在人善用之。

倘錯認為補益,虛人用之,脫元氣矣。

或問厚朴收功甚多,不補而能之乎?夫疑厚朴為補,固不可。然而,厚朴實攻藥,能於攻處見補,此厚朴之奇也。若論其性,實非補劑也。

或厚朴能升清降濁,有之乎?曰:厚朴可升可降,非自能升清而降濁也。用之補氣之中,則清氣能升。用之於補血之中,則濁氣能降。升降全恃乎氣血之藥,與厚朴何所與哉。

或問厚朴佐大黃以攻堅,仲景張公入於承氣湯中,有奇義乎?曰:承氣湯中用大黃者,以邪結於大腸也。大黃迅拂之速,何藉於厚朴。不知大黃走而不守,而厚朴降中有升,留大黃而不驟降,則消導祛除,合而成功,自然根株務絕,無有少留。此厚朴入之大承氣湯,佐大黃之義也。

或問厚朴入於平胃散中,以平胃氣,似厚朴乃益胃之品,而非損胃之藥。然平胃散,非益胃之品也。彼其命名之意,謂胃之不平者而平之也,是瀉胃氣之有餘,非補胃氣之不足。胃氣既無所補,又何所益乎。平胃散用厚朴,瀉胃實而不補胃虛,人奈何錯認為益胃之品哉。

白話文:

厚朴,味道甘甜又帶辛辣,藥性溫熱,屬性偏陰但帶有陽性,能使藥性向上升或向下行,沒有毒性。它歸屬於脾、胃、大腸經。主要治療中風引起的寒熱症狀,可以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能止住嘔吐、吐酸水,也能制止腹瀉、小便淋漓不盡,還能化痰、使氣往下行。它屬於輔助性質的藥物,不能作為主要藥物使用。因為它主要是攻散邪氣而非補益身體,是屬於損耗身體的藥物,但如果善用它,就能發揮很大的功效,所以不能不用。大體來說,它適合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與大黃、枳實同用,可以瀉除腸胃的實證脹滿;與人參、蒼朮、陳皮同用,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脹滿;與桂枝同用,可以解除傷寒引起的頭痛;與檳榔、枳實同用,可以清除痢疾的穢物。與苦味藥同用會產生瀉下的效果,與溫補藥同用則有補益的作用,與調和藥同用則能止痛,與攻邪藥同用則能消除痞塊,這些都取決於使用者的巧妙運用。

如果錯誤地認為厚朴有補益作用,虛弱的人使用它,就會耗散元氣。

有人問,厚朴的功效很多,它明明不是補藥卻能發揮補的效果嗎?認為厚朴是補藥,當然是不對的。然而,厚朴實際上是攻邪藥,它能在攻邪的同時產生類似補益的效果,這就是厚朴的奇特之處。但從它的藥性來看,它絕對不是補藥。

又有人問,厚朴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嗎?答:厚朴可以向上升也可以向下行,但它本身並不能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如果用在補氣的藥方中,就能幫助清氣上升;如果用在補血的藥方中,就能幫助濁氣下降。上升和下降的功能完全仰賴氣血藥的作用,跟厚朴本身沒有關係。

又有人問,厚朴輔助大黃來攻堅積,張仲景先生將它加入承氣湯中,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答:承氣湯中使用大黃,是因為邪氣結在大腸。大黃的藥性迅速猛烈,沒有必要藉助厚朴。但大黃的藥性是向下直走,而厚朴在下降的同時也有升提的作用,可以讓大黃不至於下降得太快,這樣就能達到消積導滯、祛除邪氣的目的,合在一起才能徹底根除病根,不留下殘餘。這就是厚朴加入大承氣湯輔助大黃的意義。

又有人問,厚朴加入平胃散中,是為了調理胃氣,這樣看來厚朴好像是能幫助胃的藥,而不是損害胃的藥。但是,平胃散並不是補胃的藥。它之所以叫做平胃散,是因為要使不正常的胃氣變得平和,是瀉除胃氣的過盛,而不是補益胃氣的不足。胃氣既然沒有虛損到需要補益的程度,又怎麼能說它有補益的作用呢?平胃散使用厚朴,是瀉除胃的實邪而不是補益胃的虛弱,人們怎麼可以錯誤地認為它是補胃的藥呢?

2. 桑白皮(桑葉、桑椹)

桑白皮,味甘而辛,氣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入手太陰肺臟。助元氣,補勞怯虛羸,瀉火邪,止喘嗽唾血,利水消腫,解渴祛痰。刀刃傷,作線縫之,熱雞血塗合可愈。

桑葉之功,更佳於桑皮,最善補骨中之髓,添腎中之精,止身中之汗,填腦明目,活血生津,種子安胎,調和血脈,通利關節,止霍亂吐瀉,除風濕寒痹,消水腫腳浮,老男人可以扶衰卻老,老婦人可以還少生兒。

桑椹,專黑髭鬚,尤能止渴潤燥,添精益腦。此三品相較,皮不如椹,而椹更不如葉也。前人未及分晰,世人不知,余得岐伯天師親講,老人男女之不能生子者,制桑葉為方,使老男年過八八之數、老女年過七七之數者,服之尚可得子,始知桑葉之妙,為諸補真陰者之所不及。所用桑葉,必須頭次為妙,採後再生者,功力減半矣。

或疑桑椹乃桑樹之精華,其功自勝於葉,而吾子謂椹不如葉,意者桑葉四季皆可採用,而桑椹必須四月採之為艱乎?曰:椹與葉,功用實同。因椹艱於四季之採用,且制之不得法,功遜於葉多矣。我今備傳方法,使人盡知可也。四月採桑椹數斗,飯鍋蒸熟,曬乾即可為末。桑椹不蒸熟,斷不肯幹,即干而味已盡散無用,且尤惡鐵器。

然在飲鍋內蒸熟,雖鐵鍋而無礙也,此皆岐天師傳余之秘。同熟地、山茱萸、五味子、人參同用,實益算仙丹,誠恐世人不知製法,所以單言桑葉之奇。蓋無椹用葉,功實相同耳。桑椹紫者為第一,紅者次之,青則不可用。桑葉採葉如茶,種大者第一,再大者次之,再小者又次之。

與其小,無寧大也。過大,則只可煎湯以入藥,不堪為丸散矣。洗目,宜取老桑葉,自落者無用矣。

白話文:

桑白皮,味道甘甜帶點辛辣,性寒,能使氣機上升也能下降,屬於陰中帶陽的藥物。它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能夠幫助恢復元氣,補養因勞累或虛弱而消瘦的人,也能夠瀉除體內火熱邪氣,止咳平喘、治療咳血,還能利尿消腫、解渴化痰。外傷刀刃傷口,可以用桑白皮做線縫合傷口,再塗上熱雞血,就能幫助傷口癒合。

桑葉的功效比桑白皮更好,最擅長補養骨髓、增添腎精,能止住身體的虛汗,還能補充腦力、使眼睛明亮、活血生津。桑葉的種子則能安胎,調和氣血、疏通關節、止吐止瀉、去除風濕引起的寒痹疼痛,消除水腫腳腫。老年男子可以藉由它來延緩衰老,老年婦女可以回復青春、幫助生育。

桑椹,特別能使鬍鬚變黑,也能夠止渴潤燥、補充精氣、增強腦力。這三種藥材比較起來,桑白皮不如桑椹,而桑椹又不如桑葉。前人沒有仔細分析,世人也不了解,我從岐伯天師那裡親自聽聞,老年男女若不能生育,用桑葉配製成藥方,即使年老的男子超過八八六十四歲,老婦女超過七七四十九歲,服用後仍有機會懷孕。這才了解桑葉的奧妙,是其他補養真陰的藥物所不及的。所使用的桑葉,必須採摘首次生長的為佳,採摘後再生長的桑葉,功效會減半。

有人或許會疑惑,桑椹是桑樹的精華,它的功效應該勝過桑葉,而你卻說桑椹不如桑葉,是不是因為桑葉四季都能採摘,而桑椹必須在四月採摘比較困難呢?我說,桑椹和桑葉的功效其實相同。只是因為桑椹難以四季採摘,加上製作方法不對,功效才不如桑葉。我現在將製作方法詳細說明,讓大家都能了解。四月採摘數斗桑椹,用飯鍋蒸熟,曬乾後就可以磨成粉末。桑椹若不蒸熟,就無法曬乾,即使曬乾了,藥效也散失無用,而且還忌諱接觸鐵器。

不過,在飯鍋內蒸熟,即使是鐵鍋也沒關係,這都是岐天師傳給我的秘訣。和熟地、山茱萸、五味子、人參一起使用,確實是像仙丹一樣的補藥,我擔心世人不知道製作方法,所以才單獨強調桑葉的神奇功效。因為即使沒有桑椹,用桑葉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桑椹以紫色的為最好,紅色次之,青色的則不可用。採摘桑葉像採茶葉一樣,以葉片大的為第一,較大的次之,較小的再次之。

與其用小的,不如用大的。如果太大,就只能煎湯入藥,不適合做成藥丸或散劑。洗眼睛,應該使用老桑葉,自然掉落的就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