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徵集) (11)

1. 肉桂

雖丸中用附子,則腎火亦可通於膀胱,然而附子之性走而不守,無肉桂之引經,未必不遍走一身,而不能專入膀胱,以行其利水之功也。肉桂用於腎氣丸,其義又如此矣。

或疑肉桂于都氣丸中,未必非利小便,何以治水者不用都氣,而用腎氣丸乎?夫肉桂雖能入膀胱而利水,不能出膀胱而瀉水也。都氣丸中以熟地為君,而以茯苓為佐,是補多於利也;腎氣丸中以茯苓為君,而以熟地為佐使,是利多於補也。補多於利,則肉桂佐熟地而補水,補先於利,而利不見其損;利多於補,則肉桂佐茯苓而利水,利先於補,而利實見其益。故治水者,必用腎氣丸,而不用都氣丸也。

或問肉桂用之於黃柏、知母之中,東垣治膀胱不通者神效,則黃柏、知母前人用之矣,未可咎丹溪也。曰:膀胱熱結而小水不通,用黃柏、知母而加之肉桂者,此救一時之意也,用之正見東垣之妙。若毋論有熱、無熱,而概用知母、黃柏,減去肉桂,即膀胱之水且不能通,又何以補腎哉?夫人生於火而死於寒,命門無火,則膀胱水凍,而水不能化矣。

若用黃柏、知母,更加寒涼,則膀胱之中愈添其冰堅之勢,欲其滴水之出而不可得,安得不腹痛而死哉。治法用肉桂五錢、茯苓一兩,乘熱飲之,下喉而腹痛除,少頃而便出,此其故何也?蓋膀胱寒極,得肉桂之熱,不啻如大寒之得陽和,溪澗溝渠無非和氣,而雪消冰泮矣。

或問肉桂性熱,守而不走,當火可引以歸於命門之中,但已歸之後,不識可長用之否?曰:肉桂性雖不走,補火則火之焰不升。然過於補火,則火過旺,未免有燃燒之禍矣。大約火衰則益薪,而火盛宜抽薪也。又不可因肉桂之守而不走,但知補火,而不知損火也。

白話文:

肉桂

雖然丸藥中使用附子可以使腎火通達膀胱,但附子的藥性奔走而不停留在特定部位,缺乏肉桂引導藥力,可能散佈全身,無法專注於膀胱,發揮利水的功效。因此,肉桂用於腎氣丸,道理也在於此。

有人可能質疑,肉桂在都氣丸中也能利尿,為何治療水腫不用都氣丸,而用腎氣丸呢?這是因為,雖然肉桂能進入膀胱利水,卻無法從膀胱排出水分。都氣丸以熟地為主要藥物,茯苓為輔助藥物,偏向於補益;腎氣丸則以茯苓為主要藥物,熟地為輔助藥物,偏向於利水。補益多於利水,則肉桂輔助熟地來補益水液,先補後利,利水效果不明顯;利水多於補益,則肉桂輔助茯苓來利水,先利後補,利水效果明顯。所以治療水腫,必須使用腎氣丸,而不使用都氣丸。

有人問,肉桂用於黃柏、知母之中,李東垣治療膀胱不通的方劑效果神奇,而黃柏、知母前人也使用過,這難道不能說明丹溪的療法有誤嗎?回答是:膀胱熱結導致小便不通,使用黃柏、知母並加入肉桂,這是應急之法,體現了李東垣的巧妙之處。但如果不管有無熱症,一概使用知母、黃柏,而減少或去除肉桂,則膀胱之水可能無法排出,又如何補益腎氣呢?人體由陽氣而生,由陰寒而亡,命門之火不足,膀胱之水就會凝結,無法代謝。

如果使用黃柏、知母,更添寒涼,則膀胱內會更加冰冷凝固,小便更難排出,豈不腹痛而死?正確的治療方法是用肉桂五錢、茯苓一兩,趁熱服用,藥液下嚥後腹痛即除,不久就能排尿。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膀胱極度寒冷,遇到肉桂的溫熱,就像嚴寒遇到陽光,溪流溝渠充滿溫暖的氣息,冰雪融化一樣。

有人問,肉桂性溫,溫而不走散,可以藉由溫熱之性引導藥力歸於命門,但藥力歸於命門之後,是否可以長期服用呢?回答是:肉桂雖然溫而不走散,補益腎陽時,腎陽之火不會過度上升。但如果過度補益腎陽,則陽氣過盛,可能造成傷害。總之,腎陽不足就需要溫補,腎陽過盛就需要瀉火。不可因為肉桂溫而不走散,只知道補益陽氣,而不知道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