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徵集) (10)

1. 肉桂

或問肉桂溫補命門,乃腎經之藥,而君子謂上通於心,得毋亦心經之藥乎?肉桂非心經之藥也。非心經,何以交接於心宮?不知心之表,膻中也,膻中乃心君之相臣,心乃君火,而膻中乃相火也。相火非君火不生。肉桂,補相火之藥。相代君以出治,肉桂至膻中以益相火,而膻中即代肉桂以交接於心。此肉桂所以能通於心,而非肉桂之能至於心也。

或疑肉桂用之於六味湯中,名為七味湯,此後世減去附子而名之也,可為訓乎?曰:肉桂用之於六味湯中,暫用則可也,而久用則不可也。蓋肉桂溫命門之火,而又引龍雷之火而下伏也。暫用之以引雷火,則火下歸於腎臟。倘久用之丸中,則力微而不足以溫補命門之火,則火仍有奔騰之患。

故必與附子同用於丸中,而日久吞嚥,則火生而水愈生,水生而火自安,而龍雷永藏,斷無一朝飛越之失者也。

或疑肉桂用之於六味丸,補火之不足,然則加麥冬、五味子於其中,以補肺氣,勢必至補水之有餘,似不可以為訓也。嗟乎。六味丸加此三味,則又甚神,名為九味地黃丸。唯六味地黃丸增肉桂、五味子,名為都氣丸,非仲景夫子之原方也。其去附子,而加北五味子,實有妙義,我今更暢發之。

夫都氣丸之用肉桂、北五味子也,因五味之酸收,以佐肉桂之斂虛火也。肉桂在六味丸中,僅可以引火之歸元,而不能生火之益腎,得北五味子之助,則龍雷之火有所制伏,而不敢飛騰於霄漢,且五味子又自能益精,水足而無不足。肉桂既不必引火之歸元,又不致引火之升上,則肉桂入於腎中,欲不生火而不可得矣。

此則都氣丸之所以神也。至九味地黃丸,又因都氣丸而加者也,麥冬補肺金之氣,與五味子同用於七味地黃丸中,則五味子又可往來於肺、腎之中,既可以助麥冬而生水,又可以助肉桂而伏火,上下相資,彼此俱益。此又善用地黃丸,愈變而愈神者也。又未可疑非仲景夫子之原方,而輕議之也。

或疑肉桂何以必與附子同用於六味地黃丸中,易之以他藥如破故紙、沉香之類,何不可者?曰:肉桂可離附子以成功,而附子斷不能離肉桂以奏效。蓋附子之性走而不守,肉桂之性守而不走也。雖附子迅烈,入於群陰之內,柔緩亦足以濟剛,然而時時飛越,無同類之朋相親相愛,眷戀有情,未必不上騰於上焦矣。有肉桂之堅守於命門而不去,則附子亦安土重遷,不能飛越。

此八味丸中仲景夫子用附子,而不得不用肉桂者,又有此妙義耳。至於破故、沉香之類,雖與附子同性,或慮過於沉淪,或少嫌於浮動,皆不如肉桂不沉不浮之妙也。

或疑肉桂用之於八味丸中,經先生之闡揚,真無微不悉矣。但肉桂之於金匱腎氣丸,尚未說破,豈即八味丸之義耶?夫八味丸用肉桂者,補火以健脾也。腎氣丸用肉桂者,補火以通膀胱也。雖腎氣丸用茯苓至六兩,未嘗不利水以通於膀胱,然而膀胱之氣,必得肉桂而易通,茯苓得肉桂而氣溫,而水化矣。

白話文:

肉桂

有人問,肉桂溫補命門,是腎經藥物,但古人認為它上通於心,是不是也是心經藥物呢?其實肉桂並非心經藥物。既然不是心經藥物,為何能與心臟相通呢?這是因為心的外圍是膻中,膻中是心臟(君火)的輔佐(相火)。相火不能沒有君火而存在,肉桂是補益相火的藥物。相火替代君火發揮作用,肉桂到達膻中滋補相火,然後膻中再與心臟相通。所以肉桂能通於心,並不是肉桂直接作用於心臟。

有人質疑,肉桂用於六味地黃丸中,就成了七味地黃丸,這是後世減去附子而命名的,可信嗎?答案是:肉桂用於六味地黃丸中,短期使用是可以的,但長期使用就不行了。因為肉桂溫補命門之火,同時又會牽引腎中之火下降。短期使用可以引導腎火下降,火下歸於腎臟。但如果長期服用,藥力不足以溫補命門之火,反而容易導致腎火妄動。

所以,必須與附子一同使用,長期服用,才能使腎火與腎水相生,水火既濟,腎中之火就不會妄動了。

有人質疑,肉桂用於六味地黃丸中,補益腎火不足,但又加入麥冬、五味子補益肺氣,豈不是水氣過盛?這怎麼解釋呢?其實,六味地黃丸加入這三味藥,就變成了更有效的九味地黃丸。而六味地黃丸加入肉桂、五味子,就成了都氣丸,這並不是張仲景的原方。它去掉了附子,增加了北五味子,其中大有妙用,我現在就來詳細闡述。

都氣丸使用肉桂、北五味子,是因為五味子的酸味具有收斂作用,可以輔助肉桂斂陰虛之火。肉桂在六味地黃丸中,只能引導腎火歸元,而不能生火益腎。有了北五味子的幫助,腎中之火就能得到控制,不會妄動。而且五味子本身又能益精,水足則無不足之虞。這樣,肉桂就不必再引導腎火歸元,也不致引導腎火上行,於是肉桂進入腎臟,必然會生火。

這就是都氣丸神奇之處。九味地黃丸是在都氣丸的基礎上加了麥冬,麥冬補益肺金之氣,與五味子一同使用,五味子就能在肺、腎之間往來運行,既能幫助麥冬生水,又能幫助肉桂伏火,上下相輔相成,彼此互益。這是善用地黃丸,使其功效更加神奇的例子,不能因為它不是張仲景的原方就輕易否定它。

有人質疑,為何肉桂一定要與附子一同用於六味地黃丸中,用其他藥物,如破故紙、沉香等代替,不行嗎?答案是:肉桂可以離開附子而發揮功效,但附子卻不能離開肉桂而奏效。因為附子的藥性是快速而散漫的,而肉桂的藥性是溫和而持久的。雖然附子藥性迅猛,進入陰分之中,溫和的肉桂也能夠調和它的峻猛之性,但是附子仍然容易上竄。有了肉桂堅守在命門而不離去,附子就能安穩,不會妄動。

所以,八味丸中張仲景使用附子,就必須使用肉桂,這裡面有它的妙處。至於破故紙、沉香等藥,雖然與附子藥性相似,但或過於沉降,或略嫌浮動,都不如肉桂不沉不浮的妙處。

有人質疑,關於肉桂在八味地黃丸中的作用,先生已經闡述得很詳細了,但關於肉桂在金匱腎氣丸中的作用,尚未說明,難道與八味地黃丸的作用相同嗎?其實,八味地黃丸使用肉桂,是為了補益腎火以健脾;而腎氣丸使用肉桂,是為了補益腎火以通利膀胱。雖然腎氣丸用茯苓達六兩,並未妨礙利水通膀胱,但是膀胱之氣,必須依靠肉桂才能通利,茯苓有了肉桂的溫煦,才能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