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一(宮集)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宮集) (2)

1. 黃耆

黃耆,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夫黃耆乃補氣之聖藥,如何補血獨效。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耆用之於當歸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

白話文:

黃耆味道甘甜,性微溫。氣息較淡但味道濃鬱,既能升提又可降沉,是陽氣中的陽氣,無毒。專門用來補氣。歸屬於肺、脾、心經。它的功效很多,但最獨特的功效在於補血。黃耆是補氣的良藥,為什麼補血也有這麼好的效果呢?這是因為氣體是無形的,而血液是有形的。有形的東西不能快速生長,必須要有無形的氣體來產生它。黃耆用在當歸中,自然能幫助它生血。

夫當歸原能生血,何藉黃耆,不知血藥生血其功緩,氣藥生血其功速,況氣分血分之藥,合而相同,則血得氣而速生,又何疑哉。或疑血得氣而生,少用黃耆足矣,即不少用,與當歸平用亦得,何故補血湯中反少用當歸而倍用黃耆?不知補血之湯,名雖補血,其實單補氣也。

白話文:

當歸本來就有生血的功效,何必要用到黃耆?不明白的是,藥物中用於生血的藥,其功效緩慢,而用於生氣的藥,其功效迅速。況且生氣和生血的藥合用時,功效是一樣的。這樣,血得到氣的滋養,生長速度就會加快,這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有人質疑,血得到氣的滋養就能生長,只用少量黃耆就足夠了,即使不減少用量,與當歸等量使用也是可以的,為什麼補血湯中反而減少當歸用量,而多用黃耆?不明白的是,補血湯,雖然名字是補血,但實際上主要是在補氣。

失血之後,血已傾盆而出,即用補血之藥,所生之血不過些微,安能遍養五臟六腑,是血失而氣亦欲失也。在血不能速生,而將絕未絕之氣,若不急為救援,一旦解散,頃刻亡矣。故補血必先補氣也。但恐補氣則陽偏旺而陰偏衰,所以又益之當歸以生血,使氣生十之七而血生十之三,則陰陽有制,反得大益。生氣而又生血,兩無他害也。

白話文:

失血過多時,血液大量流失。如果此時立刻使用補血藥,產生的新血量非常有限,根本無法供應全身各個臟腑。此時,不僅血液流失,氣也將衰竭。

由於新血無法快速生成,而原本已近氣絕的氣息,如果不緊急施救,一旦散失,就會立即死亡。因此,補血必須先補氣。

但僅補氣會導致陽氣過剩而陰氣衰弱。因此,需要搭配當歸來補血,使氣血比例維持在氣七血三的狀態,這樣才能陰陽平衡,反而能帶來大益。

既生氣又生血,兩者並無害處。

至於補中益氣湯之用黃耆,又佐人參以成功者也。人參得黃耆,兼能補營衛而固腠理,健脾胃而消痰食,助升麻柴胡,以提氣於至陰之中,故益氣湯中無人參,則升提乏力,多加黃耆、白朮,始能升舉。倘用人參、白朮而減去黃耆,斷不能升氣於至陰也。故氣虛之人,毋論各病,俱當兼用黃耆,而血虛之人尤宜多用。

白話文:

至於補中益氣湯中使用黃耆,也是因為它與人參搭配才能真正奏效。有了黃耆的幫助,人參既可以補充營衛之氣,還能固持腠理,健運脾胃,消散痰食,幫助升麻、柴胡將氣提升到至陰之中。因此,如果益氣湯中沒有人參,提氣升舉的力量就會不足,即便多加黃耆、白朮,也只能勉強提起。如果使用人參、白朮但減少黃耆,就更無法將氣提升到至陰之處了。所以,氣虛的人,不管得了什麼病,都應該同時使用黃耆。而血虛的人更應該多用。

惟骨蒸癆熱與中滿之人忌用,然亦當臨症審量。([批]無黃耆不能提氣於至陰,創論亦是確論。)

或問黃耆性畏防風,而古人云黃耆得防風,其功愈大,謂是相畏而相使也,其說然乎?此說亦可信不可信之辭也。黃耆無毒,何畏防風,無畏而言畏者,以黃耆性補而防風性散也,合而用之,則補者不至大補,而散者不至大散,故功用反大耳。([批]黃耆欲防風者,以防風能通達上下周身之氣,得黃耆而生,黃耆達表,防風御風,外來之風得黃耆而拒絕也。)

白話文:

有人問:「黃耆的藥性會被防風剋制,但古書上卻說黃耆配上防風,效果會更好,這是相剋相生的意思嗎?」

這個說法可以信,也可以不信。黃耆無毒,怎麼會怕防風呢?說它們相剋,是因為黃耆補,防風散。一起使用,補藥不會太補,散藥也不會太散,所以效果反而更大。

(批註:黃耆需要防風,是因為防風能通達上下全身的氣。有了黃耆的滋養,防風就能發揮作用。黃耆能抵禦表面的病邪,防風能對抗風邪。外來的風邪遇到黃耆,就會被拒絕在外。)

或問黃耆補氣,反增脹滿,似乎黃耆不可補氣也,豈有藥以解其脹,抑可不用黃耆耶?夫黃耆乃補氣藥,氣虛不用黃耆,又用何藥。然服之而增脹滿者,非黃耆之助氣,乃黃耆之不助氣也。陰陽有根,而後氣血可補。陰陽之根將絕。服補藥而反不受補。藥見病不能受,亦不去補病矣。

白話文:

有人問,黃耆明明是補氣的藥,可是吃了之後反而脹氣,這是不是表示黃耆不能補氣?難道有藥可以解除這種脹氣?或是乾脆不用黃耆?

黃耆的確是補氣藥,氣虛的人如果不吃黃耆,還能吃什麼呢?但是有些人服用了黃耆之後反而脹氣,這不是因為黃耆幫了忙,而是因為黃耆沒有幫上忙。

陰陽是人體的根本,只要陰陽的根基還在,氣血就能得到補充。如果陰陽的根基快要斷了,服用補藥反而不能得到補充。因為藥物遇到了病,無法被吸收,也不會去補充病體。

此黃耆補氣而反增脹滿,乃不生氣之故。然亦因其不可生而不生也,又豈有別藥以解其脹哉。

或問黃耆氣分之藥,吾子以為補血之品,是凡有血虛之症,俱宜用黃耆矣,何以古人用補血之藥多,用四物湯佛手散,絕不見用黃耆之補血者,豈古人非歟?古人未嘗非也,第以血症不同,有順有逆。順則宜用血藥以補血,逆則宜用氣藥以補血也。蓋血症之逆者,非血逆而氣逆也,氣逆而後血逆耳。

白話文:

有人問我,黃耆屬於益氣的中藥,為什麼你把它當作補血藥品?這樣所有血虛症狀都應該使用黃耆,為什麼古人使用許多補血中藥,像是四物湯、佛手散,卻完全沒有看過用黃耆補血的,難道古人做錯了嗎?

古人並非做錯了,而是因為血癥有不同的類型,有順症和逆症。順症適合用補血藥物來補血,逆症則適合用補氣藥物來補血。因為逆症的血癥,並不是血逆,而是氣逆,氣逆之後才會血逆。

血逆而仍用血分之藥,則氣不順而血愈逆矣,故必須補氣以安血也。氣逆則血逆,氣安則血安,此不易之理也。凡血不宜上行,嘔咯吐衄之血,皆逆也。血猶洪水,水逆則氾濫於天下,血逆則騰沸於上焦,徒治其血,又何易奏平成哉。故必用補氣之藥於補血之中,雖氣生夫血,亦氣行夫血也。

白話文:

如果血氣逆行,卻仍用補血藥,那麼氣血會更加不順,因此必須補氣才能安定血氣。氣血逆行,血就會逆行;氣血安定,血氣也會安定,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凡是血氣不應該逆行向上,例如嘔吐、咯血、鼻出血,都是逆行的表現。血就像洪水,洪水逆流就會氾濫成災;血氣逆行就會沸騰到上焦。如果只針對血氣逆行處理,又怎麼能輕易平息血逆呢?因此,在補血藥方中,一定要加入補氣藥物,因為氣血相生,同時氣也推動血氣運行。

黃耆補血湯所以獨勝於千古也。([批]補血分氣逆氣順,確有見解。)

白話文:

這個黃耆補血湯之所以勝過歷代其他補血湯,原因在於它能補血又能順氣。(註:此處批註肯定了補血化瘀,氣血順暢的見解。)

或問黃耆以治氣逆之血,發明獨絕,然而亦有用四物湯、佛手散以止血而效者,又是何故?洵乎吾子之善問也。夫血逆亦有不同,有大逆,有小逆。大逆者,必須補氣以止血;小逆者,亦可調血以歸經。用四物湯、佛手散治血而血止者,血得補而歸經也。蓋血最難歸經,何以四物、佛手偏能取效,正因其血逆之輕耳。

白話文:

有人問:用黃耆治療氣逆導致的出血,獨特有效,但是也有人用四物湯、佛手散來止血,而且有效,這又是為什麼呢?你的問題很好。出血也是分輕重程度的,有嚴重出血,也有輕微出血。嚴重出血,必須補氣來止血;輕微出血,也可以調和氣血讓它歸位。用四物湯、佛手散治療出血而止血的,是因為補血讓血液歸位。因為血液最難歸位,為什麼四物、佛手就能有效呢?正是因為它們治療的出血較輕微。

逆輕者,氣逆之小也;逆重者,氣逆之大也。以四物湯、佛手散治血而血安,雖亦取效,終必得效之遲,不若補血湯治氣而血止得效之捷也。

白話文:

輕微的氣逆,症狀較小。嚴重的氣逆,症狀較大。用四物湯、佛手散來治療血虛,雖然也能緩解症狀,但見效較慢。不如用補血湯來治療氣虛,血止得會更快。

或問黃耆補氣,初作脹滿,而少頃安然者,何也?此氣虛見補,反作不受也。黃耆補氣之虛,而胃中之望補,更甚於別臟腑。黃耆一入胃中,惟恐有奪其補者,乃閉關而不肯吐,此脹滿所由生也。治之法,用黃耆不可單用,增入歸、芎、麥冬三味,使之分散於上下之間,自無脹滿之憂矣。故服黃耆脹滿有二症,一不能受而一過於受也。

白話文:

有人問,黃耆可以補氣,但剛開始服用時會脹滿,過一會兒就好了,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氣虛的人服用補氣藥,反而會引起排斥反應。黃耆可以補氣,而胃部對補益的渴望比其他臟器更強烈。黃耆一旦進入胃中,胃就擔心有人搶它的補益,因此關閉門戶,不肯排出,這就是脹滿的成因。

治療的方法是,不能單獨使用黃耆,需要加入歸身、川芎、麥冬三味藥,讓它們分散在上下之間,這樣就不會出現脹滿的問題。所以,服用黃耆出現脹滿,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能接受補益,另一種是補益過量。

過於受者,服下脹而少頃寬;不能受者,初脹輕而久反重。以此辨之最易別耳。

或問黃耆補氣之聖藥,宜乎凡氣虛者,俱可補之矣,何喘滿之病反不用者?恐其助滿而增脹也。先生既明陰陽之道,深知虛實之宜,必有以教我也。曰:黃耆補氣而不可治脹滿者,非黃耆之故,不善用黃耆之故也。夫人喘大滿,乃腎氣欲絕,奔騰而上升,似乎氣之有餘,實是氣之不足。

白話文:

有人問,黃芪是補氣的聖藥,凡是氣虛的人,都可以用黃芪補氣,為什麼喘息和腹脹的病人反而不能用呢?是不是黃芪會助長腹脹,加重症狀呢?您既然精通陰陽之道,深刻理解虛實的辯證,肯定有辦法指教我。

先生回答:黃芪可以補氣,但是不能治療腹脹,不是黃芪本身的問題,而是不善於使用黃芪造成的。那些喘氣嚴重、腹脹的人,是因為腎氣將盡,腎氣奔騰向上,看似氣很足,實際上是氣不足。

古人用人參大劑治之者,以人參不能助脹而善能定喘耳,用之實宜。然天下貧人多而富人少,安得多備人參救急哉。古人所以用黃耆代之,而喘滿增劇,遂不敢復用,且志之書曰:喘滿者不可用黃耆,因自誤而不敢誤人也。誰知黃耆善用之以治喘滿實神。鐸受異人傳,不敢隱也。

白話文:

在古代,有些人用大量人參治療哮喘,因為人參有助於緩解氣喘,但不會加重脹滿。使用人參確實很適合。但是,貧窮的人多,富人少,哪裡能有這麼多的人參來應急呢?所以,古人就用黃耆代替人參。但由於哮喘和脹滿的症狀加重,人們就不敢再使用了。而且書籍上記載:有哮喘和脹滿症狀的人不能使用黃耆,於是人們就自己受騙,也不讓別人受騙。但是,誰能知道黃耆正確使用後,治療哮喘和脹滿的效果非常好。我從一位與眾不同的人那裡得到了這個方法,不敢隱瞞。

黃耆用防風之汁炒而用之,再不增脹增滿,但制之實有法。防風用少,則力薄不能制黃耆,用多則味厚,又嫌過制黃耆,不惟不能補氣,反有散氣之憂。大約黃耆用一斤,用防風一兩。先將防風用水十碗煎數沸,漉去防風之渣,泡黃耆二刻,濕透,以火炒之乾。再泡透,又炒乾,以汁干為度。

白話文:

使用黃耆時,可以將防風煮成汁液,再加入黃耆中炒製。這樣處理後,黃耆不會產生脹氣等副作用,但使用防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使用防風太少,其效力不足以制衡黃耆;如果使用太多防風,味道會太濃,反而過度制約了黃耆的藥性。因此,最佳比例是:每斤黃耆搭配一兩防風。

做法如下:

  1. 將防風加入十碗水熬煮幾次。
  2. 過濾防風渣滓,將防風汁液浸泡黃耆兩刻鐘,讓黃耆充分吸收。
  3. 將黃耆取出炒乾。
  4. 再將炒乾的黃耆重新浸泡在防風汁液中,然後再炒乾。
  5. 重複步驟 3-4 次,直到防風汁液被黃耆完全吸收。

再用北五味三錢,煎湯一大碗,又泡半乾半濕,復炒之,火焙乾,得地氣,然後用之。凡人參該用一兩者,黃耆亦用一兩。定喘如神,而又不增添脹滿,至妙之法,亦至便之法也。凡用黃耆,俱宜如此制之。雖古人用黃耆加入防風,治病亦能得效,然其性尚未制伏,終有跳梁之虞,不若先制之為宜,彼此畏忌而成功更神,又何喘病之不可治哉。([批]用制黃耆以治喘者,救貧寒之人也。

白話文:

再用五味子三錢,煎一大碗藥湯,待藥渣半乾半濕時,再炒乾,用火焙乾透,讓它吸收地氣,然後就可以使用了。如果要加人參,用一兩;如果要加黃耆,也用一兩。這種方法可以快速止喘,而且不會引起腹脹,是一帖既有效又實用的藥方。凡是使用黃耆,都應該先這樣炮製。

雖然古人用黃耆搭配防風來治病也能有效,但黃耆的藥性還沒有被控制,仍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不如先把它炮製好再用,這樣兩者就能互相制約,藥效更佳。因此,任何喘病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

備註:

用炮製過的黃耆來治喘,是為了幫助窮人。

若富貴膏梁之子,畢竟宜用人參。)

或疑黃耆得防風其功更大,用黃耆加入防風足矣,而必先制而後用,毋乃太好奇乎?不知用黃耆而加防風,則防風之性與黃耆尚有彼此之分,不若先制之,調和其性情,制伏其手足,使之兩相親而兩相合,絕不知有同異之分。如異姓之兄弟勝於同胞,相顧而收其全功也。或疑黃耆補氣之虛,止可補初起之虛,而不可補久病之虛,予問其故。

白話文:

有人懷疑如果將防風加入黃耆中,其功效更大,只需用黃耆加防風就足夠了,何必先加工後再使用,豈不是太過追求奇巧?但不知道的是,如果直接使用黃耆加防風,防風的特性與黃耆還是有區別的。如果先加工,調整其特性,控制其作用,使它們相互親和和融合,就完全沒有了不同的感覺,就像異母兄弟勝於同胞兄弟一樣,相互幫助,發揮出整體的功效。

有人懷疑黃耆只可以補虛弱初起的氣虛,而不能補治久病造成的氣虛,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曰:初虛之病,用黃耆易受;久虛之病,用黃耆難受也。嗟乎。虛病用補,宜新久之皆可受,其不可受者,非氣之虛,乃氣之逆也。氣逆之虛,必用人參,而不可用黃耆。在初虛氣逆之時,即忌黃耆矣,何待久病而後不可用哉。若氣雖虛而無逆,則久病正宜黃耆,未有不服之而安然者也。

白話文:

醫生說:剛開始虛弱的疾病,使用黃耆容易見效;久虛的疾病,使用黃耆難以見效。唉!虛弱的疾病用補藥,無論是新發還是久虛,都應該能見效,如果不能見效,那不是氣虛,而是氣機不順。氣機不順的虛弱,一定要用人參,而不能用黃耆。剛開始虛弱氣機不順的時候,就應該忌諱黃耆了,為何要等到久病之後纔不能用呢?如果氣雖然虛弱但沒有氣機不順,那麼久病反而正適合用黃耆,沒有不服而痊癒的。

誰謂黃耆之難受乎。([批]黃耆不能補氣逆之虛,妙論。)

或疑黃耆補氣,何以必助之當歸以補血,豈氣非血不生耶?不知氣能生血,而血不能生氣,不能生氣,而補氣必補血者,非取其助氣也。蓋氣虛之人,未有不血亦隨之而俱耗者也。我大用黃耆以生氣,則氣旺而血衰,血不能配氣之有餘,氣必至生血之不足,反不得氣之益,而轉得氣之害矣。故補氣必須補血之兼施也。

白話文:

有些人會懷疑,黃耆不是補氣的嗎?為什麼一定要輔助使用當歸這種補血的藥材呢?難道氣就不能在沒有血的情況下產生嗎?其實氣可以生血,但血不能生氣。不能生氣,而補氣卻一定要補血,這不是為了幫助氣的產生。

這是因為,氣虛的人,沒有一個不伴隨血氣衰竭的情況。如果大量地使用黃耆來補氣,那麼氣就會旺盛而血就會衰弱。血液無法與過盛的氣相匹配,氣就會使不足的血產生反效果,反而得不到補氣的好處,反而會因為氣而受傷。所以,補氣一定要同時補血。

但因氣虛以補氣,而復補其血,則血旺而氣仍衰,奈何。不知血旺則氣不去生血,故補血而氣自旺,不必憂有偏勝之虞。然多補其氣而少補其血,則又調劑之甚宜也。或問黃耆何故必須蜜炙,豈生用非耶?然瘡瘍之門,偏用生黃耆,亦有說乎?曰:黃耆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謂黃耆炙則補而生則瀉,其實生用未嘗不補也。

白話文:

但是,如果因為氣虛而滋補氣血,但又進一步滋補血液,那麼血液會旺盛而氣血仍然虛弱,該怎麼辦?不知血液旺盛,氣血就不會產生血液,所以滋補血液,氣血自然旺盛,不必擔心偏勝。然而,多滋補氣血,少滋補血液,也是調和方法中適宜的一種。有人問黃耆為什麼必須用蜂蜜炙烤,難道生用不行嗎?然而,在治療瘡瘍時,偏好用生黃耆,這也有道理嗎?我說:黃耆本來就不必用蜂蜜炙烤,世人認為黃耆炙烤後可以滋補,生用可以瀉下,但實際上生用未嘗不能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