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七方論 (4)

回本書目錄

七方論 (4)

1. 七方論

或問奇方止取一味以出奇,而偶方共用兩味以取勝,吾疑二味合方,正不可多得也。夫二味合而成方者甚多,吾不能悉數,示以成方,不若商以新方也。人參與當歸並用,可以治氣血之虛。黃耆與白朮同施,可以治脾胃之弱,人參與肉桂同投,可以治心腎之寒。人參與黃連合劑,可以治心胃。

人參與川芎並下,則頭痛頓除。人參與菟絲並煎,則遺精頓止。黃耆與川芎齊服,則氣旺而血驟生。黃耆與茯苓相兼,則利水而不走氣。黃耆與防風相制,則去風而不助脹。是皆新創之方,實可作偶之證。至於舊方,若參附之偶也,姜附之偶也,桂附之偶,術苓之偶,耆歸之偶,歸芎之偶,甘芍之偶,何莫非二味之合乎。臨症裁用,存乎其人。

([批]又開許多法門矣,快哉。)

或疑偶方合兩味以制勝,似乎有相合益彰之慶,但不知有君臣之分、佐使之異否乎。夫方無君臣佐使者,止奇方也。有偶則君臣自分,而佐使自異矣。天無二日,藥中無二君也。偶方之中,自有君臣之義、佐使之道,烏可不分輕重多寡而概用之耶。([批]方無君臣不成方矣,又何論偶不偶乎。)

複方若何?岐伯夫子曰:奇之不去則偶之。偶之是謂重方。重方者,複方之謂也。或用攻於補之中,復用補於攻之內,或攻多而補少,或攻少而補多,調停於補攻之間,斟酌於多寡之際,可合數方以成功,可加他藥以取效,或分兩輕重之無差,或品味均齊之不一,神而明之,復之中而不見其復,斯可謂善用複方者乎。

或問複方乃合眾方以相成,不必拘拘於繩墨乎?曰:用藥不可雜也,豈用方而可雜乎。用方而雜,是雜方而非複方矣。古人用二方合之,不見有二方之異,而反覺有二方之同,此複方之所以神也。否則,何方不可加減,而必取於二方之相合乎。([批]說得精細明爽。)

或疑複方合數方以成一方,未免太雜。有前六方之妙,何病不可治,而增入複方,使不善用藥者,妄合方以取敗乎。曰:複方可刪,則前人先我而刪矣,實有不可刪者在也。雖然,知藥性之深者,始可合用複方,否則不可妄用,恐相反相惡,反致相害。([批]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好用聰明,則不可也。)

或疑複方不可輕用,寧用一方以加減之,即不能奏效,亦不致取敗。曰:此吾子慎疾之意也。然而複方實有不可廢者,人苟精研於《本草》之微,深造於《內經》之奧,何病不可治,亦何法不可復乎,而猶謹於複方之不可輕用也,未免徒讀書之譏矣。

白話文:

七方論

有人問道,奇效的單方只用一種藥就能奏效,而有效的複方則常用兩種藥材來取得療效,我懷疑兩種藥材合用的方子,才是真正難得的。其實,兩種藥材組合而成的方劑很多,我無法一一列舉,不如討論一些新的方劑。人參和當歸一起使用,可以治療氣血不足;黃耆和白朮一起使用,可以治療脾胃虛弱;人參和肉桂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心腎寒冷;人參和黃耆一起使用,可以治療心胃疾病。

人參和川芎一起服用,則頭痛立即消除;人參和菟絲子一起煎服,則遺精立即停止;黃耆和川芎一起服用,則氣血旺盛;黃耆和茯苓一起服用,則利尿而不傷氣;黃耆和防風一起服用,則祛風而不致脹滿。這些都是新創的方劑,確實可以作為治療某些疾病的參考。至於舊有的方劑,例如人參附子配伍、生薑附子配伍、肉桂附子配伍、白朮茯苓配伍、黃耆當歸配伍、當歸川芎配伍、甘草芍藥配伍等等,這些不都是兩種藥材的組合嗎?臨症用藥,關鍵在於醫師的經驗和判斷。

(批註:又提出了許多方法,真好!)

有人疑惑,複方用兩種藥材來取得療效,似乎有相輔相成的效果,但不知道是否有君臣佐使的區分?單方沒有君臣佐使之分,只有奇方才有。複方則有君臣之分,佐使也各有不同。天無二日,藥方中也沒有兩個君藥。複方中,本身就包含了君臣佐使的道理,怎能不區分輕重緩急而一概而論呢?(批註:方劑若無君臣佐使,就不能稱為方劑,又何必討論單方複方呢?)

複方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夫子說:單方治不好病,就用複方。複方就是指多味藥材的方劑。複方可能是攻補兼施,或是攻多補少,或是攻少補多,在攻補之間取得平衡,在劑量多少之間斟酌,可以組合多個方劑來取得療效,也可以加入其他藥材來提高療效,藥物劑量可以相等,也可以有所不同,運用巧妙,在複方中看不見其複雜,這才是善用複方的表現。

有人問,複方是將多個方劑組合而成,不必拘泥於固定的規範嗎?回答說:用藥不能雜亂,怎麼可以用方劑雜亂呢?用方劑雜亂,那就是雜亂的方劑,而不是複方。古人將兩個方劑合併使用,看不見兩個方劑的不同,反而覺得兩個方劑有相同之處,這就是複方的神奇之處。否則,任何方劑都可以加減,何必一定要選擇兩個方劑合併呢?(批註:說得精細透徹!)

有人懷疑,複方將多個方劑組合成一個方劑,未免太過雜亂。前六個方劑已經很神奇了,有什麼疾病治不好,還要增加複方,讓不善用藥的人胡亂組合方劑而失敗呢?回答說:複方可以簡化,但前人已經替我們簡化過了,確實有些是不能簡化的。雖然如此,只有深入了解藥性的人,才能使用複方,否則不能胡亂使用,以免產生藥物相剋,反而造成傷害。(批註:運用巧妙,關鍵在於人,但是過於聰明,也不行。)

有人懷疑,複方不能輕易使用,寧可使用單方加減,即使不能奏效,也不會失敗。回答說:這是你謹慎小心之意。但是,複方確實有一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個人能深入研究《本草經》的精微,深入研究《內經》的奧妙,有什麼疾病治不好,有什麼方法不能復用呢?卻還謹慎於複方不能輕易使用,未免有徒讀書籍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