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七方論 (3)

回本書目錄

七方論 (3)

1. 七方論

或疑急症始用急方,則急方不可用緩也明矣。然古人急病緩治,往往有之,似乎急方非救急也。曰:急方不救急,又將何救乎?急病緩治者,非方用緩也。於急方之中,少用緩藥,以緩其太急之勢,非於急方之中,純用緩藥,以緩其太急之機也。

奇方若何?岐伯夫子曰:君一臣二,君二臣三,奇之制也;所謂奇之制者,言數之奇也。蓋奇方者,單方也。用一味以出奇,而不必多味以取勝。藥味多,未免牽制,反不能單刀直入。凡臟腑之中,止有一經專病者,獨取一味而多其分兩,用之直達於所病之處,自能攻堅而奏功如神也。

或問奇方止取一味出奇,但不知所用何藥。夫奇方以一味取勝,《本草》中正未可悉數也。吾舉其至要者言之。用白朮一味以利腰臍之濕也,用當歸一味以治血虛頭暈也,用川芎一味以治頭風也,用人參一味以救脫救絕也,用茯苓一味以止瀉也,用菟絲子一味以止夢遺也,用杜仲一味以除腰疼也,用山梔子一味以定脅痛也,用甘草一味以解毒也,用大黃一味以攻堅也,用黃連一味以止嘔也,用山茱萸一味以益精止腎泄也,用生地一味以止血也,用甘菊花一味以降胃火也,用薏仁一味以治腳氣也,用山藥一味以益精也,用肉蓯蓉一味以通大便也,用補骨脂一味以溫命門也,用車前子一味以止水瀉也;用蒺藜子一味以明目也,用忍冬藤一味以治癰也,用巴戟天一味以強陽也,用荊芥一味以止血暈也,用蛇床子一味以壯陽也,用元參一味以降浮游之火也,用青蒿一味以消暑也,用附子一味以治陰虛之喉痛也,用艾葉一味以溫脾也,用地榆一味以止便血也,用蒲公英一味以治乳瘡也,用旱蓮草一味以烏須也,用皂莢一味以開關也,用使君子一味以殺蟲也,用赤小豆一味以治濕也,用花蕊石一味以化血也。以上皆以一味取勝,擴而充之,又在人意見耳。

或疑奇方止用一味則奇,雖奏功甚神,竊恐有偏勝之弊也。顧藥性未有不偏者也,人陰陽氣血亦因偏勝而始病,用偏勝之藥以制偏勝之病,則陰陽氣血兩得其平,而病乃愈。然則奇方妙在藥之偏勝,不偏勝不能去病矣。

或疑方用一味,功雖專而力必薄,不若多用數味則力厚而功專。不知偏勝之病,非偏勝之藥斷不能成功。功成之易,正因其力厚也,誰謂一味之方力薄哉。

偶方若何?岐伯夫子曰:君二臣四,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又曰:遠者偶之,下者不以偶。蓋偶亦論數耳。是偶方者,重味也,乃二味相合而名之也。如邪盛,用單味以攻邪而邪不能去,不可仍用一味攻邪,必更取一味以同攻其邪也;如正衰,用單味補正而正不能復,不可仍用一味補正,必另取一味以同補其正也。非兩方相合之為偶,亦非汗藥三味為奇,下藥四味為偶也。

白話文:

七方論

有些人疑惑,急症一開始就用急方,那麼急方就不能用緩和的方法,這點很明顯。然而古人治療急病卻常常採用緩和的方法,似乎急方並非用來急救的。有人會問:急方不能急救,那還能救什麼呢?其實,急病緩治,並不是說方子本身就緩和,而是在急方中,少用一些緩和的藥物,以緩解病情過於急劇的趨勢,而不是在急方中完全使用緩和的藥物來緩解病情。

什麼是奇方呢?岐伯先生說:「君藥一味,臣藥二味;君藥二味,臣藥三味」,這就是奇方的規律;所謂奇方的規律,指的是藥味的奇數。奇方,就是單方,用一種藥物就能收到奇效,不必多種藥物才能取勝。藥味多了,反而會互相牽制,反而不能直搗黃龍。凡是臟腑中只有一經獨患的病症,單獨選取一種藥物,增加用量,直接作用於患病部位,就能攻克頑疾,效果如同神明。

有人問:奇方只用一種藥物就能收到奇效,但不知道該用什麼藥。奇方用一種藥物取勝,《本草綱目》中也並非都能列舉出來。我只舉出最重要的一些:用白朮單味可以治療腰部和臍部濕氣;用當歸單味可以治療血虛頭暈;用川芎單味可以治療頭痛;用人參單味可以救治瀕死或絕症;用茯苓單味可以止瀉;用菟絲子單味可以治療遺精;用杜仲單味可以治療腰痛;用山梔子單味可以治療脅肋疼痛;用甘草單味可以解毒;用大黃單味可以攻堅;用黃連單味可以止嘔;用山茱萸單味可以滋補腎精,治療腎虛遺精;用生地單味可以止血;用甘菊花單味可以降胃火;用薏仁單味可以治療腳氣;用山藥單味可以滋補腎精;用肉蓯蓉單味可以通大便;用補骨脂單味可以溫暖命門;用車前子單味可以止瀉;用蒺藜子單味可以明目;用忍冬藤單味可以治療癰疽;用巴戟天單味可以壯陽;用荊芥單味可以治療血暈;用蛇床子單味可以壯陽;用元參單味可以降低浮游之火;用青蒿單味可以消暑;用附子單味可以治療陰虛引起的喉嚨痛;用艾葉單味可以溫暖脾胃;用地榆單味可以治療便血;用蒲公英單味可以治療乳癰;用旱蓮草單味可以烏髮;用皂莢單味可以通便;用使君子單味可以殺蟲;用赤小豆單味可以治療濕氣;用花蕊石單味可以化瘀。以上都是用單味藥物取勝,可以以此類推,實際應用還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有些人疑惑,奇方只用一種藥物就能收到奇效,雖然效果很好,但恐怕會有偏勝的弊端。但藥物性質本來就各有偏性,人體陰陽氣血也是因為偏盛而致病,用偏性的藥物來治療偏盛的疾病,就能使陰陽氣血恢復平衡,疾病自然痊癒。所以,奇方的妙處就在於藥物的偏性,不偏不能治病。

有些人疑惑,只用一種藥物,雖然功效專一,但力量必然薄弱,不如多用幾味藥,力量強大,功效專一。其實,偏盛的疾病,非偏性的藥物不能奏效。功效容易取得,正因為力量足夠強大,誰說單味藥物力量薄弱呢?

什麼是偶方呢?岐伯先生說:「君藥二味,臣藥四味;君藥二味,臣藥六味」,這就是偶方的規律。又說:「距離較遠的藥物可以配伍,藥性較低的藥物不可以配伍。」偶方也是講究藥物數量的。偶方就是指多味藥物配伍,兩種藥物配合使用而成的方劑。例如邪氣盛,用單味藥攻邪而邪氣不去,不能繼續用單味藥攻邪,必須再選取一種藥物一起攻邪;例如正氣衰弱,用單味藥補正而正氣不能恢復,不能繼續用單味藥補正,必須再選取一種藥物一起補正。並不是兩種方劑合在一起就是偶方,也不是汗藥三味為奇方,下藥四味為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