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彙集

《濟世珍寶》~ 三、坎離種子神方敘 (4)

回本書目錄

三、坎離種子神方敘 (4)

1. 成男成女論

夫夫婦形氣於天地,坎離中媾於乾坤,何以不能育耶?蓋由男女有疾,氣血偏勝,子偏不啟,或啟之非道,媾之不時,治之無法,則終身不孕,孕之不育,育之不壽,壽之不福也。其義云何?蓋坎為少陽,坎中滿,男子要實也。故男子預服物化丸,攝心以滋腎,寡欲以養精,伏氣以凝神,無中生有,必候蓄積盛而後交也。離為少陰,離中虛,女子要空也。

故女須預服歸一湯,隨月魄以生血,按地潮以通經,法先天推陳以致新,所以候經淨而後合也。經云:取將坎中實,來填離中虛,誠妙道也。如此,則生子堅固而多福。餘存口訣。《脈經》云: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精入為骨,是離變而乾也,而男形斯成。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居本,是坎變而為坤也,而女形斯成。

或云:有轉女為男之法,此乃世俗妄語。誰有此理,後天未布,漠然太虛,而先天以主之矣。且夫元氣孕育皆始於子,自子推之,男左旋,積歲三十而至已;女右旋,積歲二十而至已。已為正陽,陰實從之。自已懷胎,男左旋十月而生於寅,女右旋十月而生於申。申為三陰,寅為三陽,而生育之道,先天已著定矣。

其稟賦也,體有剛柔,脈有強弱,氣有多寡,血有盛衰,福有厚薄,壽有短長,皆一定而不易也,豈有轉女為男之理哉!觀乾坤坎離中爻交媾之圖,蓋可見矣。

乾坤坎離中爻交媾之圖

先天,氣化,乾坤之中爻交,則乾為離而坤為坎矣。

後天,形化,坎離之中爻交,則離為乾而坎為坤矣。

白話文:

[成男成女理論]

夫婦的形體和氣質源自天地,男人與女人在生理上結合,為什麼卻不一定能生育呢?這主要是因為男女雙方可能有疾病,導致氣血失調,使得受孕機會降低,或者即使懷孕了,也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順利生產,甚至影響孩子的健康和壽命,更不用說幸福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首先,男人被視為少陽,其內在充滿能量,因此男人應注重實質的健康。所以男人應該提前服用物化丸,控制自己的慾望以滋養腎臟,減少性行為以保護精液,通過呼吸調節來凝聚精神,達到無中生有的境界,等到身體充分蓄積能量再進行性行為。

女人則被視為少陰,她們的身體相對較為虛弱,需要補充能量。因此,女人需要提前服用歸一湯,根據月圓月缺調整血液生成,根據地潮現象來調節月經,學習先天的原理,推陳出新,這樣才能在月經結束後再進行性行為。正如古籍所言:取坎中之實,填離中之虛,這是一個極其巧妙的方法。這樣做,生出的孩子會更加健康且富有福氣。

《脈經》記載:當女性的血液先到達,然後男性的精液再進入,血液包裹住精液,精液進入成為骨骼,這是離卦變為乾卦,男孩的形態就形成了。如果男性精液先到達,然後女性的血液再進入,精液包裹住血液,血液進入作為基礎,這是坎卦變為坤卦,女孩的形態就形成了。

有人說有轉女為男的方法,這只不過是世俗的謬誤。在後天尚未形成,一切都還處於混沌狀態時,先天的因素已經決定了性別。元氣孕育一切皆始於子時,從子時開始推算,男性向左旋轉,累計三十年到巳時;女性向右旋轉,累計二十年到巳時。巳時為正陽,陰性會跟隨。從巳時懷孕開始,男性向左旋轉十個月在寅時出生,女性向右旋轉十個月在申時出生。申時屬三陰,寅時屬三陽,生育的原則,在先天階段已經確定。

人的天賦有剛有柔,脈絡有強有弱,氣息有多有少,血液有盛有衰,福氣有厚有薄,壽命有長有短,這些都是固定且不可改變的,哪有轉女為男的道理呢!觀察乾坤坎離中爻交媾圖,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這一點。

先天階段,氣化,乾坤的中爻交換,乾卦變為離卦,坤卦變為坎卦。

後天階段,形化,坎離的中爻交換,離卦變為乾卦,坎卦變為坤卦。

2. 灸男婦無子穴法

有等貧難之家,無力服藥者,宜擇壬癸日,或益後續世天喜並臨之日,將男婦審看,有何病患,以致不嗣之由,各依法灸之,無有不效者。予嘗親灸數十人,效如轉轂,此實施布陰騭之端也。謹書至當累驗穴法於後。

一、丹田穴,在臍下三寸,乃足少陰任脈之會,灸之能益精血,除百病,扶陽助陰,令人有子。按《明堂》諸針灸經云:此穴補諸羸、強陽道、壯筋骨、去寒熱。治男子勞傷、遺精、白濁,女子赤白帶、經血枯閉、崩中漏下等病以致無子,灸之甚效。《難經》疏云:丹田,在臍下三寸,方圍四寸,左青右白,上黃下黑。

三寸法三光,四寸法四時,五色法五行。取人身之上下四向,最為中也。《丹經》云:窮取生身受氣初也,應在此穴也。宜灸七壯或十四壯,須頻頻累灸,而且多多益善。

二、中極穴,在臍下四寸。主婦人斷緒。針即有,然灸不及針妙。予亦嘗灸數婦,隨手應驗。自知灸與針,功無優劣也。

三、膏肓一穴,在脊骨四柱下、近五柱兩旁各開三寸。主虛損羸瘦、男子失精、女子失血、骨蒸勞熱、咳嗽健忘,以致乏嗣。灸此百病俱愈,即能有子。

四、三里穴,在膝眼犢鼻下三寸,䯒骨外,天筋內,宜舉足取之。治五勞七傷、脾胃冷積、食氣水氣、蠱毒疽癖、浮腫、腿膝痠疼、眼目昏暗、腰背疼痛、積血枯竭,以致乏子。針灸甚效。

五、臍下二寸,名石門穴,不宜針灸,令人不孕,忌之忌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大意如下:

標題:[灸男女不孕穴位法]

內容: 對於經濟困難的家庭,如果無法負擔藥費,適合選擇壬癸日,或是對後代有益、天喜和世爻同臨的日子,仔細檢查男女雙方身體狀況,找出導致不孕的原因,依照方法進行艾灸,通常都會有效果。我曾經親自為數十人做過艾灸,效果立竿見影,這是實際上行善積德的開始。謹慎地將經過多次驗證的穴位法記錄下來。

  1. 丹田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處,是足少陰任脈的交匯點,艾灸此穴能增強精血,消除各種疾病,調節陽氣陰氣,讓人能生育。根據《明堂》及其他針灸經典的記載,此穴可補充體弱者、增強男性性功能、強化筋骨、驅除寒熱。治療男性勞累傷害、遺精、白濁,女性赤白帶、月經枯竭或閉經、月經失調等問題所導致的不孕,艾灸效果顯著。《難經》解釋:丹田在肚臍下方三寸,四周四寸,左側青色右側白色,上方黃色下方黑色。三寸代表三光,四寸代表四季,五色代表五行。從人體上下四個方向看,這個位置正好位於中心。《丹經》指出:探尋生命起源的起點,應該就在這個穴位。建議艾灸七次或十四次,需經常重複艾灸,越多越好。

  2. 中極穴位於肚臘下方四寸處,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的月經不調。針刺雖然可行,但效果不如艾灸好。我試過為數位女性艾灸,效果立竿見影。由此可知,艾灸和針刺的功效不分高下。

  3. 膏肓穴位於脊椎骨第四節下方,接近第五節的兩側,各偏離三寸。主要治療虛弱、消瘦、男性遺精、女性失血、骨蒸勞熱、咳嗽、健忘等問題導致的不孕。艾灸此穴可治療多種疾病,有助於生育。

  4.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三寸,外側的脛骨旁邊,位於天筋內側,抬腳即可找到。治療五勞七傷、脾胃寒冷、食氣水氣、蠱毒、瘍癰、浮腫、腿膝痠痛、眼睛模糊、腰背疼痛、血液枯竭等問題所導致的不孕。針刺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 肚臍下方二寸的穴位名為石門穴,不適合針刺或艾灸,否則會導致不孕,請務必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