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瑞

《春腳集》~ 卷之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3)

1. 幼科選方

太極丸,凡疫癘流行之時,小兒作熱,即是染疫。乍有眼目上竄,角弓反張,手足搐掣,不可誤認驚風,但用此丸,治之自愈。

天竺黃(五錢),膽南星(五錢),酒川軍(二錢),直殭蠶(三錢),梅花片(二分),真麝香(二分)

共為細末,端午日午時修合,煉蜜為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凡遇疫疾,用薑湯化服一丸神效。

消風丸,能疏通腠理,清解表邪,發散皮毛,流通經絡。凡治小兒諸班癇症,先將此丸,日服一丸,連服七日。

南薄荷,羌活,獨活,防風,天麻,芥穗,川芎,細辛(以上各一錢),膽星(三錢)

為末,蜜丸重一錢。每日服一丸,用薄荷湯化服。

定癇丸,治小兒癇症,服前方不愈者,以此健脾補中方,久久服之。自然痰亦不生,而癇亦不作矣。

人參(一兩,切片,焙乾),漂白朮(兩半,切片,土炒),白雲苓(一兩,切片,薑汁蒸曬),真廣皮(一兩,酒炒),石菖蒲(五錢,用九節者,切片),白當歸(一兩,酒洗,曬切片),青化桂(五錢,去皮,潯桂不用),杭白芍(一兩,酒炒),漂蒼朮(一兩,用黑芝麻拌炒),南木香(五錢,忌火),真龍齒(一兩,火煅醋淬,研末,水飛過,曬乾,取五錢),赤金箔(三十張),半夏(一兩,法制),鏡面砂(三錢,研末,水飛,曬乾,研細)

上藥,各依分兩炮製,合一處焙乾研細,煉蜜為丸,龍眼核大,以硃砂為衣,外貼金箔,曬乾磁瓶收貯。每日早午晚各服一丸,薑湯化服。

金粟丹,專能疏風化痰,清火降逆,並治咳嗽上氣,喘急不定,嗽聲不轉,眼翻手搐。凡諸家截風定搐之方,皆不及此方之聖藥。

真九轉膽星(二兩),明天麻(二兩,薑汁拌炒),節白附(一兩,土炒),淨全蠍(揀去尾足,以滾湯泡淨,去泥鹽,曬乾,一兩,炒),明乳香(去油淨,二兩),代赭石(火煅紅,以好醋淬之,煅七次淬七次,水飛,一兩),赤金箔(五十張),真麝香(二分),梅花片(三分)

共為細末,煉蜜為丸,皂角子大,金箔為衣。每用一丸,薑湯化服。此方比抱龍金液、保命至寶、定命等方,功倍十倍。惟虛寒之痰,無根之氣,凡絕脫症候,不可再用此藥也。

沆瀣丹,沆瀣,音亢械。北斗星夜半時,所降之甘露名也。

專治小兒一切胎毒,胎熱,胎黃,面赤目閉,鵝口口瘡,重舌木舌,喉閉乳蛾,渾身壯熱,小便黃赤,大便閉結,麻疹斑瘰,遊風癬疥,流丹癮疹,疾食風熱,痄腮面腫,十種火丹,諸般風搐神效。

杭川芎(九錢,酒洗),錦莊黃(九錢,酒蒸),實黃芩(九錢,酒炒),黑牽牛(炒研,取頭末,六錢),厚黃柏(九錢,酒炒),薄荷葉(四錢五分),粉滑石(水飛,六錢),尖檳榔(七錢五分,童便洗),陳枳殼(四錢五分,麩炒),淨連翹(去淨心隔,六錢),京赤芍(六錢,炒)

白話文:

太極丸,每當瘟疫流行的時候,小孩子發燒,就是感染了瘟疫。如果突然出現眼睛向上翻,身體像弓一樣反張,手腳抽搐的症狀,不可以誤認為是驚風,只要用這個藥丸,就能治好。

藥材包括:天竺黃(25克),膽南星(25克),酒制大黃(10克),僵蠶(15克),冰片(1克),麝香(1克)。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在端午節中午的時候調製,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芡實一樣大,外面裹上朱砂。凡是遇到瘟疫,用薑湯送服一丸,效果很好。

消風丸,能夠疏通皮膚紋理,清除體表的邪氣,發散皮膚毛孔,使經絡暢通。凡是治療小兒各種斑疹、癲癇等症,先服用這個藥丸,每天服用一丸,連續服用七天。

藥材包括:薄荷、羌活、獨活、防風、天麻、荊芥穗、川芎、細辛(以上各5克),膽南星(15克)。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每丸重約3.75克。每天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定癇丸,治療小兒癲癇症,如果服用之前的藥方沒有效果,就用這個藥方來健脾補中,長期服用,自然痰液不會產生,癲癇也不會發作。

藥材包括:人參(50克,切片,烘乾),白朮(75克,切片,用土炒過),茯苓(50克,切片,用薑汁蒸過後曬乾),廣陳皮(50克,用酒炒過),石菖蒲(25克,用有九節的,切片),當歸(50克,用酒洗過,曬乾切片),肉桂(25克,去皮,不要用潯桂),白芍(50克,用酒炒過),蒼朮(50克,用黑芝麻拌炒過),木香(25克,忌火),龍齒(50克,用火煅燒後醋淬,研成粉末,用水飛過,曬乾,取25克),赤金箔(30張),半夏(50克,炮製過),鏡面砂(15克,研成粉末,用水飛過,曬乾,研細)。

將以上藥材,按各自的處理方法炮製,合在一起烘乾研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龍眼核一樣大,外面裹上朱砂,再貼上金箔,曬乾後放入瓷瓶中儲存。每天早、中、晚各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

金粟丹,專門能夠疏通風邪,化解痰液,清除火氣,降逆氣,還可以治療咳嗽氣喘,呼吸急促不穩,咳嗽聲音嘶啞,眼睛上翻,手腳抽搐。所有其他治療驚風抽搐的藥方,效果都不如這個藥方。

藥材包括:九制膽南星(100克),明天麻(100克,用薑汁拌炒),白附子(50克,用土炒過),全蠍(挑選去掉尾巴和腳,用開水泡過洗淨,去掉泥沙,曬乾,50克,炒過),乳香(去掉油脂,100克),代赭石(用火燒紅,用好醋淬過,燒七次淬七次,水飛過,50克),赤金箔(50張),麝香(1克),冰片(1.5克)。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皂角子一樣大,外面裹上金箔。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湯送服。這個藥方的效果比抱龍丸、保命至寶丸、定命丸等藥方強十倍。只有虛寒體質引起的痰,或是氣虛引起的脫症,不能使用這個藥。

沆瀣丹,沆瀣,讀音是「ㄏㄤˋ ㄒㄧㄝˋ」,指的是北斗星在半夜時降下的甘露。

專門治療小兒各種胎毒、胎熱、胎黃、面色發紅、眼睛緊閉、鵝口瘡、重舌、木舌、喉嚨閉塞、扁桃體發炎、全身高燒、小便黃赤、大便不通、麻疹、斑疹、遊走性皮膚病、丹毒、風疹、食物引起的風熱病、腮腺炎、面部腫脹、各種火丹、各種驚風抽搐等症狀,效果很好。

藥材包括:川芎(45克,用酒洗過),黃芩(45克,用酒蒸過),黃芩(45克,用酒炒過),牽牛子(炒過研磨,取頭末,30克),黃柏(45克,用酒炒過),薄荷葉(22.5克),滑石(水飛過,30克),檳榔(37.5克,用童子尿洗過),枳殼(22.5克,用麩皮炒過),連翹(去掉裡面的心和隔膜,30克),赤芍(30克,炒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