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瑞

《春腳集》~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內科

子龍丸,一名妙應丸。即陳無擇《三因方》中之控涎丹也。

治人忽患胸背手足腰項牽引疼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此乃痰涎在胸膈上下,誤認癱瘓,非也。並治喉中結氣,狀似梅核,倏有倏無,沖咽悶絕,乃遍身或起筋塊,如榴如慄,皮色不變,不疼不痛,但覺痠麻,或自潰串爛,流水如涎,經年不愈,有若漏瘡。此乃痰結經絡所致,常服此丸,自能全愈。

甘遂(浸去綠水,一日一換,七日為度,曬乾,去心,研細,聽用),大戟(去皮,曬磨,忌用火炒),白芥子(炒)

上藥各等分為末,以神麯糊丸,梧桐子大,或蜜丸亦可。臨臥時以淡薑湯送下五七丸,至十丸。痰過者,加數丸。腳氣,加檳榔、木瓜、松枝、卷柏。驚痰,加硃砂、全蠍。驚氣成塊,加甲片、鱉甲、延胡、蓬朮。熱痰,加芒硝。寒痰,加胡椒,丁香,乾薑,肉桂。

李時珍曰:痰涎為物,隨升隨降,無處不到。入心則迷成癲癇。入肺則塞竅為喘咳,背冷。入肝則膈痛乾嘔,寒熱往來。入經絡則麻痹疼痛。入筋骨則牽掣釣痛。入皮肉則瘰癧癰腫。陳無擇《三因方》,並以控涎丹主之,殊有奇功。此乃治痰之本,痰之本,水也。濕也。得氣與火則結為痰。

大戟能泄臟腑水濕,甘遂能行經隧水濕,直達水氣所結之處,以攻決為用,白芥子能散皮裡膜外痰氣。惟善用者,能收奇也。

五香丸,專能消食消水,消積消痰,消痞消滯,消腫消疼,消血消痢,消蟲消隔,消脹消悶。一切有餘之症,服此即可消化。並治痰迷心竅。每付七八分,或一錢,薑湯送下,臨睡一付,次早一服。藥料尋常,功效甚大。奉勸樂善之人,修合施送,所費無多,其福德則甚大也。

五靈脂(一斤),香附米(一斤),黑醜(三兩),白醜(二兩)

共為細末,一半微火炒熟,一半生用,再和勻,好醋為丸,如蘿蔔子大。

醒迷至寶丹,治痰迷心竅,癡呆顛狂,不論新久甚效。

膽南星,生棗仁,遠志肉,茯神,柴胡(各三錢),川貝母,半夏曲(各二錢),廣陳皮,縮砂,甘草,廣木香(各一錢)

共為細末,蜜丸梧桐子,硃砂三錢共為衣,每清晨開水送下三四十丸甚效。

又方,治豬羊癲瘋,時常跌倒,不省人事,竟成廢人。連服數付,即可除根。

皂礬(一兩,煅紅),魚膠(一兩,切斷,麵炒),鉛粉(一兩,炒黃),硃砂(三錢)

共研極細末,每早空心,用陳酒調服三錢。

又抱膽丸,治諸般瘋狂癲癇,痰迷心竅等症神效。

川鬱金(一兩),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白礬(三錢)

上為細末,用不落水豬心血搗勻為丸,如桂圓肉大。每日以石菖蒲五分,煎湯調送一丸,藥用硃砂為衣。

白話文:

[內科]

子龍丸,又名妙應丸,也就是陳無擇《三因方》中的控涎丹。

治療患者突然感到胸背、手足、腰項牽引疼痛,疼痛部位遊走不定,或手足冰冷麻痺,氣血不通暢。這是因為痰涎停滯在胸膈上下,常被誤認為癱瘓,其實不然。此丸也能治療喉中結氣,狀似梅核,時有時無,衝擊咽喉,讓人感到胸悶欲絕,全身可能出現筋塊,大小如榴蓮或栗子,皮膚顏色不變,不痛不癢,只感覺酸麻,有時自行潰爛流出像涎一樣的液體,多年不愈,如同漏瘡一樣。這些都是痰液阻塞經絡引起的。經常服用此丸,就能痊癒。

藥方:甘遂(需浸泡去除綠水,每日換水一次,連續七天,曬乾,去掉中心,研磨成細粉)、大戟(去皮,曬乾研磨,忌用火炒)、白芥子(炒熟)。

以上藥材等量混合研磨成粉,用神麴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或用蜂蜜做成丸藥也可以。睡前用淡薑湯送服五到七丸,最多十丸。痰濕較重者,可增加服藥量。若是腳氣,需加入檳榔、木瓜、松枝、卷柏;若是驚痰,需加入硃砂、全蠍;若是驚氣凝結成塊,需加入甲片、鱉甲、延胡索、蓬朮;若是熱痰,需加入芒硝;若是寒痰,需加入胡椒、丁香、乾薑、肉桂。

李時珍說:痰涎這種東西,會隨著氣機升降,到處流竄。進入心臟則導致癲癇;進入肺部則阻塞氣道,引起咳嗽和背部發冷;進入肝臟則導致膈肌疼痛、乾嘔、寒熱交替;進入經絡則導致麻痺疼痛;進入筋骨則導致牽引性的疼痛;進入皮肉則導致瘰癧和癰腫。陳無擇《三因方》用控涎丹治療這些疾病,效果奇特。治療痰證的根本,在於痰的本質是水和濕,遇到氣和火則凝結成痰。

大戟能排出臟腑的水濕,甘遂能運行經絡中的水濕,直達水濕凝結的地方,以攻邪為主;白芥子能散解皮膚和肌膜表面的痰氣。只有善於運用,才能收到奇效。

五香丸,專門治療消化不良、水腫、積食、痰滯、痞塊、脹滿、疼痛、血瘀、痢疾、蟲積、隔脹、胸悶等一切體內有餘之症,服用此丸即可消化。也治療痰迷心竅。每次服用七八分或一錢,用薑湯送服,睡前服用一劑,次日早晨再服用一劑。藥材尋常,功效卻很大。勸告各位善心人士,可以自己製作施與他人,成本不高,功德卻很大。

藥方:五靈脂(一斤)、香附米(一斤)、黑醜(三兩)、白醜(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一半用微火炒熟,一半生用,再混合均勻,用好醋做成蘿蔔子大小的丸藥。

醒迷至寶丹,治療痰迷心竅、痴呆、癲狂,無論病程長短,效果都很好。

藥方:膽南星、生棗仁、遠志肉、茯神、柴胡(各三錢)、川貝母、半夏曲(各二錢)、廣陳皮、縮砂、甘草、廣木香(各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再用硃砂三錢做藥衣。每天早晨用開水送服三四十丸,效果很好。

又一方,治療豬羊癲癇,經常跌倒,昏迷不醒,最終成為廢人。連續服用幾劑,就能根治。

藥方:皂礬(一兩,煅燒至紅色)、魚膠(一兩,切斷,用麵粉炒)、鉛粉(一兩,炒至黃色)、硃砂(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天早晨空腹用陳酒調服三錢。

又抱膽丸,治療各種瘋狂、癲癇、痰迷心竅等症,效果神奇。

藥方:川鬱金(一兩)、天竺黃(一兩)、雄黃(五錢)、白礬(三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不落水豬的心血調勻做成丸藥,大小如桂圓肉。每天用石菖蒲五分煎湯送服一丸,藥用硃砂做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