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錄》~ 顛狂癇厥疫第九 (2)
顛狂癇厥疫第九 (2)
1. 顛狂癇厥疫第九
皂礬(煨紅),魚鰾(麵炒),鉛粉(炒黃,各一兩),辰砂(飛三錢),四味為末,每數分空心酒調下。
皂角(取干圓肥好不蛀者,去皮弦子,捶碎),以清淨酸漿水一碗,春秋浸五日,夏浸二日,冬浸七日,搓揉去渣,澄用瓷器文武火,熬成膏藥相似,攤新夾紙上陰乾。凡驚邪風癇,心迷狂亂,積熱痰涎上衝,及破傷風搐,牙關不開等證,無問遠年近日,但取此膏掌大一片,以溫漿水化於瓷碗內,將病人扶坐,用竹管或帶筒裝藥水,吹入左右鼻孔內,扶定良久,涎出即愈,名來蘇膏。
痰厥,明礬(一兩),黃丹(五錢),共研,每取末一匙,入瓷器內熔化,乘熱丸,櫻桃大,薄荷湯下一丸,名鶴頂丹。
屍厥,犀角(五錢),硃砂,麝香(各二錢五分),各研和勻,每二錢新汲水調灌。名米犀散。
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等分各研細,安息香熔化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名返魂丹。
虎頸骨(二兩),硃砂,雄黃,鬼臼,蕪荑,藜蘆,鬼箭羽,雌黃(各一兩),共研蜜丸,彈子大,絳紗囊一丸,男左女右,係臂上,並於病室內焚之。兼治屍疰鬼交疫癘,名辟邪丹。
凡暴厥卒中癇魘,及跌墜暈僕諸病,其身中氣血擾亂未定,切勿張皇喧鬨,妄為移動,以致氣絕不返。總宜在原處,量證設法,可以得生。如閉證宜取嚏,服玉樞丹、蘇合丸之類以開之。虛證用炭醋熏之,或令人系挽以口接氣,再灌以參湯、薑湯、童便之類,按證施治,候其甦醒,然後移歸臥室可也。世俗不知,往往扶掖他徙,多致不救,總由不知古法,贅此以冀仁心為質者,傳播於世也。
闢疫,羚羊角(一角),雄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五分),為粗末,三角絳囊盛,一兩帶心前,並掛戶上,或以青布裹少許,中庭燒之,亦治屍厥,名流金散。
紅棗(一斤),茵陳(切,四兩),大黃(銼,八兩),合一處焚之。如加麝香燒更妙。
雄精以水磨濃,鹽洗後及臨臥時,塗鼻孔內。
白話文:
顛狂癇厥疫第九
一種藥方:將煨紅的皂礬、麵炒的魚鰾、炒黃的鉛粉(各一兩)、飛過的辰砂(三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少量,用酒送服。
另一種藥方(來蘇膏):取乾燥、飽滿、無蟲蛀的皂角,去除皮和弦,捶碎。用乾淨的酸漿水一碗浸泡,春秋浸泡五天,夏天浸泡兩天,冬天浸泡七天,然後搓揉去除殘渣,用瓷器文武火熬製成膏狀,攤在新的夾紙上陰乾。凡是驚邪、風癇、心迷狂亂、痰涎上衝、破傷風抽搐、牙關緊閉等症狀,不論病程長短,取此膏藥掌心大小一片,用溫熱的酸漿水化開,扶病人坐好,用竹管或帶筒將藥水吹入左右鼻孔,扶穩病人很久,待痰涎流出即可痊癒。
治療痰厥的藥方(鶴頂丹):將明礬(一兩)和黃丹(五錢)研磨成粉,每次取一匙,放入瓷器中熔化,趁熱製成櫻桃大小的藥丸,用薄荷湯送服。
治療屍厥的藥方(米犀散):將犀角(五錢)、硃砂、麝香(各二錢五分)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汲取的水送服。
治療其他疾病的藥方(返魂丹):將硃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等分量研磨成細粉,用安息香熔化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分。
另一種藥方(辟邪丹):將虎頸骨(二兩)、硃砂、雄黃、鬼臼、蕪荑、藜蘆、鬼箭羽、雌黃(各一兩)研磨,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用絳紗袋裝一丸,男性繫於左臂,女性繫於右臂,並在病室內焚燒。此藥也治療屍疰、鬼交、疫癘等疾病。
治療暴厥、卒中、癇魘、跌倒昏迷等疾病的注意事項:病人氣血紊亂尚未穩定時,切勿驚慌喧鬧或随意移動病人,以免氣絕身亡。應留在原地,根據病情施治,方能得救。如屬閉證,宜用嚏藥,服用玉樞丹、蘇合丸等藥物使其開竅;如屬虛證,可用炭火熏醋,或用人工呼吸法,再灌服人參湯、薑湯、童便等,按症施治,待病人甦醒後再移至臥室。世俗不了解這些方法,常搬動病人,致使病人無法得救,都是因為不了解古法。特此記載,希望能讓仁心仁術者傳播於世。
治療疫病的藥方(流金散):將羚羊角(一角)、雄黃、白礬、鬼箭羽(各七錢五分)研磨成粗末,用三角絳囊盛裝,一兩繫於胸前,並掛於門上,或用青布包裹少許,在庭院焚燒。此藥也治療屍厥。
另一種治療疫病的藥方:將紅棗(一斤)、茵陳(切碎,四兩)、大黃(銼碎,八兩)混合焚燒。如再加入麝香焚燒效果更佳。
治療疫病的藥方:將雄精用水磨成濃稠狀,用鹽水洗淨後,臨睡前塗於鼻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