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7)
卷四 (7)
1. 諸瘡毒類分
小兒頭面,或遍身生熱瘡者是胎毒(丁氏),陳石灰,黃柏,滑石(各二錢半),研,桐油和搽。
發中火珠瘡(又),瘡如珠者,疼痛相染不已,亦能傷命。生蘿蔔杵爛,入醋浸,敷患處。
凡頂上生瘡,五色如櫻桃狀,破則自頂分裂,連皮剝落,脫至足,名曰肉人怪病,常飲牛乳自消。
一切頭瘡(《證治》),羊屎燒存性,或燥搽,或麻油和搽。
頭瘡生蛆(又),絲瓜葉汁,搽之。
癩頭瘡(王暗人),用露天泥牆上遠年稻草,或茅屋上舊草,燒灰,麻油調敷,愈。
小兒胎癩驗方(《玉曆》),土茯苓(二兩),苦參(五錢,焙),陳芭蕉扇(一柄,焙),俱研細末,柏油(一杯)調塗,可除根。此藥初搽必痛,頃刻便止。
小兒頭瘡(《食物》),野路久干牛屎,燒灰,輕粉麻油調搽。
又,小兒頭瘡胎毒等瘡(《醫鑑》),白芷,五倍子(各五錢),花椒,黃丹(各二錢半),枯礬(一錢),共焙末,瘡干,香油調搽,瘡濕,乾摻之。
面上瘡(《各家》),線雞爛溏屎搽上,七日愈。
又,面上肥瘡,血風瘡。黃連、黃柏、黃苓、輕粉、文蛤(等分),為末,香油調敷。
小兒疳瘡(《本草》),生嚼栗子敷之。
口舌生瘡(《醫學》),疼痛臭爛,陰陽散。乾薑,黃連(各五分),研末,干敷舌上。
又,綠雲散,炙黃柏(二錢半),青黛(五分),共末,摻於患處。
又蜒蚰火(樊氏),是口舌內生瘡者,用桐油搽入,甘甜出涎,又搽知油氣,病愈。
又方(醫學),黃丹,蜂蜜(各三錢),水煎,鵝翎刷上。
又,咽喉口舌生瘡,吳茱萸三錢為末,醋調,敷兩足心效。
一切口瘡(《證治》),雞內金燒灰敷之,立效。
口內肉球(《醫學》),球根如線如釵股,吐出乃能食,捻之則痛徹心者,用麝香(三分)作三次服。
又(《丁氏》),根如線長五寸余,如釵股,或用人發燒灰研,開水送。
滿口爛瘡(又),蘿蔔自然汁,頻嗽去涎,又含朴硝。
口臭(又),大黃燒研擦牙。
又(《醫學》),香薷含之。
口唇腫黑,痛癢不可忍(丁氏),大銅錢(四個),石上磨,豬油和塗。
唇口瘡(《玉曆》),黃如蠟者,旋覆花(五錢)煅末,香油調敷,用葵花亦可。
口唇緊不能開,不治則死。(《丁氏》),亂髮,露蜂房,六畜毛,同燒灰,豬脂和敷。
又口唇緊小,名繭唇,又名瀋唇,新白布作卷如杯大,燒放刀上,俟其汗出,取搽十餘次,並以青布燒灰,沖酒服。或五倍子、訶子肉(等分)為末,香油調敷。
唇菌(蕈也)症(《丁氏》),嘴唇陡然翻突,形如豬嘴,對時必死,黃溏雞屎敷之。燥則再敷。按:此屎大敗毒。
白話文:
[各種瘡毒分類]
嬰幼兒頭面或全身起熱瘡:這是胎毒引起的(丁氏說法)。可以使用陳石灰、黃柏、滑石(各二錢半),磨成粉,用桐油調和後塗抹。
頭髮中長出像火珠的瘡:瘡像珠子一樣,疼痛且會互相傳染,嚴重時可能致命。將蘿蔔搗爛,放入醋中浸泡,敷在患處。
頭頂長瘡:瘡呈現五種顏色,像櫻桃一樣。如果破裂,會從頭頂裂開,連皮剝落,直到腳部,這被稱為「肉人怪病」。經常喝牛奶可以自行痊癒。
各種頭瘡:(《證治》記載)將羊屎燒成灰,乾燥後直接塗抹,或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頭瘡生蛆:(同上)可以用絲瓜葉汁塗抹。
癩頭瘡:(王暗人的方法)用露天泥牆上的老舊稻草,或是茅屋上的舊草,燒成灰,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可以治癒。
嬰幼兒胎癩驗方:(《玉曆》記載)土茯苓(二兩)、苦參(五錢,烘烤過)、陳舊芭蕉扇(一柄,烘烤過),全部磨成細末,用柏油(一杯)調和後塗抹,可以根除。這種藥剛塗的時候會很痛,但過一會兒就會停止疼痛。
嬰幼兒頭瘡:(《食物》記載)使用乾燥很久的野外牛糞,燒成灰,用輕粉和麻油調和後塗抹。
又,嬰幼兒頭瘡、胎毒等引起的瘡:(《醫鑑》記載)白芷、五倍子(各五錢)、花椒、黃丹(各二錢半)、枯礬(一錢),一起烘烤磨成末。如果瘡是乾燥的,用香油調和塗抹;如果瘡是濕的,直接撒上藥粉。
臉上長瘡:(《各家》記載)用拉稀的雞屎塗抹,七天可以痊癒。
又,臉上的肥瘡、血風瘡:黃連、黃柏、黃芩、輕粉、文蛤(等份),磨成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嬰幼兒疳瘡:(《本草》記載)直接咀嚼栗子敷在患處。
口舌生瘡:(《醫學》記載)疼痛且有臭味,可用陰陽散。將乾薑、黃連(各五分)磨成粉,直接敷在舌頭上。
又,綠雲散:炙過的黃柏(二錢半)、青黛(五分),一起磨成粉,撒在患處。
又,蜒蚰火(樊氏說法):指口舌內生的瘡,用桐油塗抹在患處,分泌出甜味的口水,再塗抹一次,就會知道是油的氣味,病就好了。
又一方(《醫學》記載):黃丹、蜂蜜(各三錢),用水煎煮,用鵝毛刷塗抹。
又,咽喉口舌生瘡:吳茱萸三錢磨成粉,用醋調和,敷在兩個腳心,效果很好。
各種口瘡:(《證治》記載)將雞內金燒成灰敷在患處,馬上見效。
口內長肉球:(《醫學》記載)肉球的根像線一樣,或是像髮釵股一樣,吐出來才能進食。如果用手捻會感覺到劇烈疼痛,可以用麝香(三分)分三次服用。
又(《丁氏》記載):肉球的根像線一樣長五寸多,像髮釵股。也可以用人頭髮燒成灰磨成粉,用開水送服。
滿口爛瘡:(同上)用蘿蔔自然汁頻繁漱口,去除口水,然後含著朴硝。
口臭:(同上)將大黃燒成灰,磨成粉擦牙。
又(《醫學》記載):含著香薷。
嘴唇腫脹發黑,疼痛難忍:(丁氏說法)將四個大銅錢在石頭上磨,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唇口瘡:(《玉曆》記載)呈現黃色像蠟一樣的,用旋覆花(五錢)煅燒成末,用香油調和後塗抹,用葵花也可以。
嘴唇緊閉不能張開,不治療就會死亡:(《丁氏》記載)用亂髮、露蜂房、六畜的毛,一起燒成灰,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又,嘴唇緊縮變小,稱為繭唇,又稱為瀋唇。用新的白布做成杯子大小的捲狀,放在刀上燒,等到它出汗時,取下來塗抹十多次,同時用青布燒成灰,用酒沖服。或者用五倍子、訶子肉(等份)磨成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唇菌(蕈也)症:(《丁氏》記載)嘴唇突然翻出來,形狀像豬嘴一樣,到時候一定會死亡。用黃色的稀雞屎塗抹,乾燥後再塗抹。按:這種雞屎有很強的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