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痘瘄

帶紅殼小米熬,不拘時服,並治痘時出疹。

出花免抓(又)

孩子出花,往往有抓破者。欲其不抓,可於床下用木盆(一個)裝冷水,將紅紙撕十數塊,綠紙數塊,漂在水面,自不抓矣。

陰戶有痘(又),雄黃末,清油調,鴨毛蘸擦。

舌與鼻孔有痘(又),黃丹老土磚共研末,吹,或青扣布燒灰,吹,或鴨糞燒摻。

白話文:

痘瘡初期,可用帶紅殼的小米熬粥食用,不限時間服用,可以治療痘瘡出疹。

長痘時不要抓撓。

孩子長痘痘,常常會抓破。想要孩子不抓,可以在床下放一個木盆裝冷水,再撕一些紅紙和幾張綠紙漂在水面上,這樣孩子就不會抓了。

如果痘痘長在陰部,可用雄黃粉末和清油調和,用鴨毛蘸取塗抹。

如果痘痘長在舌頭或鼻孔,可用黃丹粉末和陳舊的土磚研磨成粉末吹入,或者將青布燒成灰吹入,或是用鴨糞燒成灰吹入。

2. 外科

3. 諸瘡大略

曾聞杜景橋論一切瘡瘍,如服過敗毒散,(茯苓,枳殼,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各二錢,甘草一錢,薄荷錢半,鮮姜一片),者,其勢衰,則易治。(《名醫方論》)羅東逸云:仙方活命飲穿山甲酒炙三片,防風七分,皂角刺,沒藥各五分,乳香,歸尾,白芷,花粉,貝母,陳皮,甘草節各一錢,赤芍,銀花各二錢,酒一盅沖,乃瘍門開手攻毒之第一方也。治一切瘡瘍,未成膿者內消,已成膿者即潰。

又止痛消毒之聖藥也。若脾胃素弱,營衛屬血氣不調,則用托裡消毒散(人參,黃耆,白朮,當歸,川芎,芍藥,銀花,白芷,甘草各一錢,連翹三錢,茯苓二錢)。此兩方,是萬古不易之治也。越謹錄。

白話文:

曾經聽杜景橋說過關於各種瘡瘍的治療,如果服用過敗毒散(包含茯苓、枳殼、柴胡、前胡、羌活、獨活、川芎各二錢,甘草一錢,薄荷錢半,鮮姜一片)後,病情會減弱,這樣就比較容易治療了。(出自《名醫方論》)

羅東逸說:仙方活命飲,由穿山甲酒炙三片、防風七分、皁角刺、沒藥各五分、乳香、歸尾、白芷、花粉、貝母、陳皮、甘草節各一錢、赤芍、銀花各二錢和一盅酒沖泡,這是瘡瘍疾病初發時解毒的第一首選處方。可以治療各種瘡瘍,對於未形成膿腫的瘡瘍有內消效果,對於已經形成膿腫的瘡瘍則能加速潰破。

此外,這也是止痛和消毒的聖藥。但如果患者脾胃功能原本就較弱,氣血運行不暢,這時則應使用托里消毒散(人參與黃芪、白朮、當歸、川芎、芍藥、銀花、白芷、甘草各一錢,連翹三錢,茯苓二錢)。這兩種處方,是千百年來不變的有效治療方法。謹記並記錄下來。

以上內容是將古代中醫文獻中的術語翻譯成現代漢語,以便於理解。但請注意,具體病症的治療仍需遵從專業醫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