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22)
卷二 (22)
1. 癲癇癲狂笑哭
鐵落(即打鐵墩下碎片),一盞,水六杯,煮取三杯,加石膏(末一兩)、龍齒(末)、玄參、秦艽(各三錢),茯苓、防風(各二錢),一日兩服。
三白飲(《東醫》),治傷寒熱極狂走。
雞子清(一個),白蜜(一大匙),芒硝(三錢,研),涼水調勻下。
大黃一物(《證治》),大黃(三兩),酒浸一宿,煎分三服,不已再服。
牛黃膏(證治),保命,治熱入血室,發狂不認人者。牛黃(二錢半),硃砂,鬱金,丹皮(各三錢),冰片,甘草(各一錢),共末,蜜丸,皂子大,河水下一丸。
驚憂發狂(丁氏),絲瓜蒂(五錢,研末),每服一錢,井水調服,即大吐得睡,勿驚醒。
痰疾癲狂(又),絲綿(燒灰),開水或酒下。
一切風痰眩暈癲狂日久不愈(又)
白礬(一兩),細茶葉(五錢),共末,蜜丸梧子大,食遠薑湯下五十丸,久服痰從大便出。
獨聖散(《醫鑑》),治中風痰迷心竅,癲狂煩亂,及五癇心風等症,甜瓜蒂為末,服五分,重者一錢,熟水調下即吐。如不吐須再服,吐不止,以白湯或蔥湯止之。
暴僕痰涎壅塞(《玉曆》),竹油一盞,薑汁五匙,調入白礬末一錢,灌下。
硃砂消痰飲(《醫級雜病》),治無端歌泣,驚妄昏沉,厥逆痙攣。
膽星(六分),硃砂(三分),麝香(五釐),薑湯調服三癇丸。又治一切驚癇,荊芥穗(二兩),白礬(二兩五錢,半生半熟),合丸,砂朱為衣,薑湯下一錢。
驚癇嚼舌,迷悶仰目(《食物》),牛黃(一分),和蜜水灌之。
小兒驚癇(又),犀角濃磨水,服之立效,未服亦可。
小兒癇(又),木牟(穿牛鼻木也)燒灰,酒服。
小兒馬癇(又),白馬牙齒,味甘平,有小毒,水磨服。
牛癇(又),牛蹄甲(青牛者良),燒灰,開水服。
笑(《本草》),經曰:神(心火也)有餘,則笑不休,鹽(炒赤)煎飲即愈,鹽屬水,能制火也。
又方(《名醫》),一婦喜笑半年,食鹽(成塊燒紅)放冷研細,河水煎三五沸,溫分三服,須臾探吐,出痰半鬥,次服黃連解毒湯,(黃連五分、黃芩錢半、焦梔子、黃柏各三錢。)不數日愈。
哭(《證治》),大棗(十枚),小麥(一兩六錢),甘草(三錢),煎服,此乃無故而然也。
白話文:
癲癇癲狂笑哭
鐵落碎片一盞,加水六杯,煮成三杯,再加入石膏末一兩、龍齒末、玄參、秦艽各三錢、茯苓、防風各二錢,一日服用兩次。
三白飲(出自《東醫》),治療傷寒熱極,神志不清,狂躁奔走。取雞蛋清一個、蜂蜜一大匙、芒硝三錢(研磨),用冷水調勻後服用。
大黃湯(出自《證治》),用大黃三兩,酒浸泡一夜,煎煮後分三次服用,若症狀未癒可再次服用。
牛黃膏(出自《證治》),具有救命功效,治療熱邪入侵血室,導致神志不清,不認識人的症狀。取牛黃二錢半、硃砂、鬱金、丹皮各三錢、冰片、甘草各一錢,研磨成末,製成蜜丸,如皂子般大小,用河水送服一丸。
驚憂發狂(出自丁氏醫案),用絲瓜蒂五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井水送服,服用後會大量嘔吐並入睡,切勿驚醒。
痰疾癲狂(同上醫案),用絲綿燒成灰,用開水或酒送服。
治療一切風痰引起的眩暈、癲狂,久治不癒者(同上醫案),用白礬一兩、細茶葉五錢,研磨成末,製成蜜丸,如梧子般大小,用溫薑湯送服五十丸,長期服用,痰液會從大便排出。
獨聖散(出自《醫鑑》),治療中風痰邪阻滯心竅,導致癲狂、煩躁不安,以及各種癲癇、心風等症。用甜瓜蒂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分,症狀嚴重者可服用一錢,用溫水送服,服用後會嘔吐,若不嘔吐需再次服用,若嘔吐不止,則用白湯或蔥湯止嘔。
暴僕痰涎壅塞(出自《玉曆》),用竹油一盞、薑汁五匙,加入白礬末一錢,調勻後灌服。
硃砂消痰飲(出自《醫級雜病》),治療無緣無故地哭泣或歌唱,驚恐妄動,昏沉嗜睡,厥逆抽搐等症。用膽星六分、硃砂三分、麝香五釐,用薑湯送服三癇丸。另有一個方劑也治療各種驚癇:取荊芥穗二兩、白礬二兩五錢(半生半熟),製成丸藥,硃砂為外衣,用薑湯送服一錢。
驚癇嚼舌,神志不清,仰頭昏迷(出自《食物》),用牛黃一分,用蜂蜜水送服。
小兒驚癇(同上),用犀角研磨成濃汁服用,立即見效,即使尚未發病也可服用。
小兒癲癇(同上),用穿牛鼻子的木頭燒成灰,用酒送服。
小兒馬癇(同上),用白馬牙齒(味甘平,有小毒)研磨後服用。
牛癇(同上),用青牛蹄甲燒成灰,用開水送服。
治療不休止的笑(出自《本草》),經書記載:心火過盛則笑個不停,用炒至發紅的鹽煎水服用即可痊癒,因為鹽性屬陰,能制心火。
另一方劑(出自《名醫》),治療一位婦女持續半年不停地笑,用鹽塊燒紅後放涼研磨成粉,用河水煎煮三五沸,溫服,分三次服用,很快就會嘔吐出痰,吐出約半鬥痰後,再服用黃連解毒湯(黃連五分、黃芩錢半、焦梔子、黃柏各三錢),數日即可痊癒。
治療不休止的哭(出自《證治》),用大棗十枚、小麥一兩六錢、甘草三錢煎水服用,此法適用於無故哭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