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2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1)

1. 小便血

尿血

地骨皮煎濃汁,每服一盅,入酒少許,食前溫服。

又方,血餘炭(二錢,研末),醋湯調下。《東醫寶鑑》以側柏葉汁調。

又方(《證治合參》),淡豆豉(二撮),煎湯,空心酒和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指甲(五分),頭髮(錢半),各煅研末,空心酒下,或萵苣搗敷臍上。

男女溺血

花龍骨末(三錢),日三服。

又方,瘀血內漏。

蒲黃末(二兩),每服三錢,水調服,盡即止。

越按:凡石藥宜煎服為是,恐黏滯腸胃,反致他病難醫。

溺血(《隨息居飲食譜》)

脂麻(杵末),東流水浸一宿,平旦絞汁,煎沸服。

妊娠尿血(按:書云屬胞熱者多。)

阿膠蛤粉炒黃(研末),米湯下二錢。

又方,黃明膠(即牛皮淨膏)二兩,酒煮化,頓服二錢。

產後尿血

滑石散

滑石,髮炭(等分),煎服。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牛膝(二錢),煎服。

周歲小兒尿血(又)

大甘草(一兩二錢),煎服完愈。

白話文:

【小便出血】

使用地骨皮熬製濃厚的藥汁,每次服用一杯,稍微加入一點酒,在飯前溫熱服用。

另外一種方法,用兩錢的血餘炭(磨成粉末),用醋湯調勻後服用。《東醫寶鑑》則是以側柏葉汁來調和。

另一種方法(出自《證治合參》),取少量的淡豆豉,煎湯後,在空腹時與酒一起服用。

另一種方法(出自《丁氏奇效良方》),取五分的指甲及錢半的頭髮,各自煅燒研磨成粉末,在空腹時與酒一起服用,或者將萵苣搗碎敷在肚臍上。

【男女小便出血】

服用三錢的花龍骨粉末,每日三次。

另一種方法,處理內部瘀血。

服用兩兩的蒲黃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調勻後服用,直到症狀消失即可停止。

進一步說明:所有礦物質類藥物,最好煎煮後服用,以免黏附在腸胃,反而引發其他難以治療的疾病。

【小便出血】(出自《隨息居飲食譜》)

將脂麻搗碎成粉末,用東流的河水浸泡一夜,次日清晨絞出汁液,煮沸後服用。

【懷孕期間小便出血】

阿膠與蛤粉炒至呈黃色(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兩錢。

另一種方法,黃明膠(即是牛皮純粹的凝膠)兩兩,用酒煮至融化,一次服用兩錢。

【產後小便出血】

滑石散

取等量的滑石與髮炭,煎煮後服用。

另一種方法(出自《丁氏奇效良方》),取兩錢的牛膝,煎煮後服用。

【一週歲兒童小便出血】

取十二錢的大甘草,煎煮後服用,直至痊癒。

2. 癲癇癲狂笑哭

癲癇論(《證治合參》)

癲疾者,目當閉,非如狂病之張目怒罵也。又脈虛可治,實則死。又癲病與猝中痙病相同,但癇病僕時,口中作聲,將醒時吐涎沫,醒後復發,有連日發者,有一日三五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之類,則僕時無聲,醒時多涎沫,醒後不再發,痙病雖亦時發時止,然身強直,反張如弓,不如癇之身軟,或如豬犬牛羊之鳴也。《食物本草》:野馬肉可治馬癇。

蓋五癇者,豬犬牛羊馬也。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

龍齒(末),石膏(末,各三錢),防己(二錢),防風,附子,桂枝,紫蘇葉(各錢半),麻黃(七分),橘紅(六分),水煎,加竹瀝二錢,薑汁一錢,攪勻衝入。

按:此是外感重,內傷輕。

加味參朮耆附湯治癲癇

人參,煨天麻(各二錢),白朮(三錢),炙黃耆(五錢),製附子,煅龍齒(各一錢),制南星,當歸,製半夏(各錢半),炙甘草(五分),姜(二片),膠棗(二個),水煎。

按:此是內傷重,外感輕。

追風祛痰丸治諸風癇暗風(《證治》)

防風,天麻,殭蠶(炒,去嘴),煨白附子,豬牙皂(炒,各一兩),全蠍(去毒炒),枯白礬,木香(各五錢),半夏曲,制南星(各三兩),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遠臨臥,淡薑湯或薄荷湯下。

麻仁煎治癲風(又)

麻仁(四兩),煎,空心服。解曰:麻仁潤藥也,多與之令人通利,故足以瀉癲癇風,可以濟火,可以潤肝脾腎,有攻邪祛病之能,無虛中壞氣之患,足稱良法。吳鶴皋

邪狂癲癇(丁氏),於寅初時,勿令人見,用左手,摘向東桃葉七片,暗藏患人發內。

又方,苦參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小兒癇疾(《證治》),青羊肝煮食。

羊癇風(丁氏),甜絲瓜蒂(即絲瓜)七個(為末),白礬(一錢),無根水(即缸內池內水),調送吐痰,過五日再一服愈。

羊兒風(又),孵退鵝蛋(挖出合蒜一個,搗爛仍入原殼),煨熟,服四五個除根。

又方,青草或菜葉,塞口中即蘇。

癲狂論(《證治》)

狂病者,目當開,非如癲症之閉目驚張也。又脈實大者生,沉小者死。

白金丸治癲狂失心(又)

白礬(三兩),鬱金(七兩),研末,薄荷糊丸,每服錢半,開水下。(按:此丸分兩不一,服者依此。)

熏醋法(《東醫》),治發狂,炭火一盆,置病人之前,醋一碗,急沃火內,氣衝入鼻內,須臾自定。

一醉膏(《證治》),酒二碗,香油四兩,和勻,用楊柳枝二十條,逐條攪一二百下。候油與酒相入,煎至八分灌之。熟睡則愈,或吐瀉亦安矣。

生鐵落湯(失名),治狂妄不避親疏。

白話文:

癲癇癲狂笑哭

癲癇論

癲癇這種疾病,發作時眼睛會閉上,不像狂病那樣會睜大眼睛怒罵。另外,癲癇發作時,如果脈象虛弱還可以治療,如果脈象強實就難以救治。癲癇和突然發作的痙病很相似,但癲癇患者倒下時,口中會有聲音,快醒來時會吐口水,醒來後又會再次發作,有的甚至連續發作好幾天,有的則一天發作三五次。而中風、中寒、中暑等情況引起的昏厥,倒下時沒有聲音,醒來時雖然也有口水,但醒來後不會再發作。痙病雖然也是時發時停,但身體會僵硬挺直,像弓一樣反張,不像癲癇發作時身體柔軟,或是像豬、狗、牛、羊等動物的叫聲。據《食物本草》記載,野馬肉可以治療馬癲癇。

大體上來說,所謂的五癇,指的是像豬、狗、牛、羊、馬等動物發作時的樣子。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

龍齒(磨成粉末),石膏(磨成粉末,各三錢),防己(二錢),防風,附子,桂枝,紫蘇葉(各一錢半),麻黃(七分),橘紅(六分)。用水煎煮,加入竹瀝二錢,薑汁一錢,攪拌均勻後服用。

說明:這個方子是針對外感風寒嚴重,而內傷較輕的狀況。

加味參朮耆附湯治癲癇

人參,煨天麻(各二錢),白朮(三錢),炙黃耆(五錢),製附子,煅龍齒(各一錢),制南星,當歸,制半夏(各一錢半),炙甘草(五分),生薑(二片),紅棗(二個)。用水煎煮。

說明:這個方子是針對內傷嚴重,而外感較輕的狀況。

追風祛痰丸治諸風癇暗風

防風,天麻,殭蠶(炒過,去掉頭和嘴),煨白附子,豬牙皂(炒過,各一兩),全蠍(去掉毒性炒過),枯白礬,木香(各五錢),半夏曲,制南星(各三兩),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八十丸,在飯後或睡前,用淡薑湯或薄荷湯送服。

麻仁煎治癲風

麻仁(四兩),用水煎煮,空腹服用。說明:麻仁是潤滑腸道的藥,多服用可以使大便通暢,所以可以用來瀉除癲癇引起的風邪,可以緩解火氣,滋潤肝脾腎,有驅除邪氣的作用,但不會損壞身體的正氣,是個好方法。

邪狂癲癇

在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的時候,不要讓人看見,用左手摘取朝東的桃葉七片,偷偷藏在患者的頭髮裡。

另外一個方子,苦參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用薄荷湯送服。

小兒癇疾

青羊肝煮熟後食用。

羊癇風

將甜絲瓜蒂(即絲瓜的蒂頭)七個(磨成粉末),加入白礬(一錢),用沒有根的水(即缸或池塘裡的水)調和後送服,讓患者吐痰,過五天後再服用一次就會痊癒。

羊兒風

把孵化失敗的鵝蛋挖開,放入蒜頭一瓣(搗爛),再放回原蛋殼中,用火煨熟,服用四五個就能根治。

另外一個方子,把青草或菜葉塞進患者口中就會醒來。

癲狂論

狂病發作時,眼睛會睜開,不像癲癇發作時會閉上眼睛,而且會驚恐。另外,狂病發作時,如果脈象強大有力,就可以存活;如果脈象沉細微弱,就很難救治。

白金丸治癲狂失心

白礬(三兩),鬱金(七兩),磨成粉末,用薄荷糊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半,用開水送服。(說明:這個藥丸的用量比例可能不同,服用者要自行斟酌。)

熏醋法

治療發狂的方法:準備一盆炭火,放在病人面前,準備一碗醋,迅速倒在火上,讓醋的氣味衝入患者鼻中,過一會兒就會平靜下來。

一醉膏

準備酒兩碗,香油四兩,混合均勻,用楊柳枝二十條,逐條攪拌一二百下,等到油和酒混合後,用小火煎煮到剩下十分之八,給患者服用。如果患者熟睡就會痊癒,或者吐瀉出來也會平安。

生鐵落湯

治療狂妄不避親疏的方法:將燒紅的生鐵放入水中,讓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