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越峰

《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19)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9)

1. 大小便血

大小便下血(《醫學指南》)

陳敗棕燒灰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空心酒調下。

又方,獨頭蒜(數個),黃連末(十股之二),為丸,每服四五十丸,空心陳米湯送下。

越按:此兩方不效,應向統治一切血症內尋方。

又方(《丁氏奇效良方》),劉寄奴末(二錢),茶調,空肚服。

大便血並腸風。

治便血方(《隨山宇方鈔》)

側柏葉炭(研末),每日米湯調服,或用柿餅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此證因內痔者最多,非真便血,故用柿餅。

又方,治休息痢方,兼治腸風便血,及熱利久不愈者。

苦參子(去殼,三十粒),外包龍眼肉捻丸,清晨米湯送下二三服,即愈。

腸風下血(經驗方)

麩炒枳實,炒黃耆(各八兩,研末),米飲隨時送服二錢,如糊丸亦可。

糞後下血

不拘大小人,用五倍子末艾湯送一錢,或半生半熟,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或粥飲送下,日三服。

大便下血(《食物本草》)

羊血煮熟,拌醋食最妙。

又方,白馬糞絞汁服,或水煮服,止下血。

又方,黃牛角䚡(名角胎即角尖中堅骨也)一具煅末,煮豉汁服二錢,日三,神效。

血泄竅滑(《醫級雜病類方》)

榴灰散

石榴(一個,連殼),燒灰存性,衄者吹之,下血者服一錢。

又方,蒲灰散,與上牙宣血方同。

吐血下血

華佗方,已詳上吐血症。

大腸紅(《證治合參》)

蘿蔔皮,荷葉(各燒存性),生蒲黃(等分),研末,每服一錢,米飲下。

又方,腸風下血。

蜜炙蘿蔔,任意食之。

腸風下血不止(《醫學指南》)

大烏梅(一斤,連核置火上燒之,俟煙少清即取下存性),研末,陳米飯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三錢即止。

又方,腸風若瀉血。

人參,椿根白皮(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酒調,或茶服。如無參,止用椿根皮末亦可。

又方,白雞冠花根,煨熟,服數次,即愈。

又方,椿根皮(蜜炙,二兩半),蘄艾(炒,二錢),黃芩(炒,二錢),共研末,每服二錢,酒送下,立效。

臟毒下血(又)

不拘遠近皆效。

柿餅燒灰,米飲下二錢,或為丸,治腸澼宿食,解熱毒。

大便下血(又)

木耳(炒黑,一兩),生木耳(一兩),芝麻(五錢),煎湯作茶飲,甚妙。

腸風下血不止(《證治合參》)

柿餅(一斤,切片),豬苦膽(一個,去皮),拌曬或烘乾,槐米四兩共研末,蜜丸,開水送服二錢,不論男女大小俱得愈。

蠱血(《類方準繩》)

地榆散,治蠱毒下血,或腹痛,或不痛,百治不效,煩渴不止。

臭榆根東引根白皮(蜜炙,焙乾),地榆(各半兩),研細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便血脫肛(《隨息居飲食譜》)

白話文:

大小便出血

將陳年棕櫚皮燒成灰,保留藥性,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空腹時以酒調服。

另一個方子,用幾個獨頭蒜,加上十分之二的黃連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空腹時用陳米湯送服。

補充說明:如果這兩個方子效果不佳,應該從治療一切血症的根本方法去尋找藥方。

還有一個方子(出自《丁氏奇效良方》),用二錢劉寄奴粉末,用茶水調和,空腹服用。

大便出血和腸風。

治療便血的方子(出自《隨山宇方鈔》)

側柏葉燒成炭,磨成粉末,每天用米湯調服,或者用柿餅燒成炭,保留藥性,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這種情況多半是因為內痔引起的,並不是真的便血,所以使用柿餅。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休息痢的方子,同時也能治療腸風便血,以及熱性痢疾久治不癒的。

苦參子(去除外殼,三十粒),用龍眼肉包裹做成藥丸,清晨用米湯送服二三次,就能痊癒。

腸風下血(經驗方)

將麩皮炒過的枳實和炒過的黃耆(各八兩),磨成粉末,隨時用米湯送服二錢,也可以做成糊狀的藥丸服用。

排便後出血

不論大人小孩,用五倍子粉末用艾草湯送服一錢,或者將五倍子半生不熟的磨成粉,用米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或者用粥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大便出血(出自《食物本草》)

將羊血煮熟,拌醋食用效果最好。

另一個方子,用白馬的糞便絞汁服用,或者用水煮後服用,可以止住出血。

還有一個方子,用黃牛角最尖端的堅硬部分(稱為角胎)一具燒成灰,用豆豉湯煮後服用二錢,每天三次,效果神奇。

血泄不止(出自《醫級雜病類方》)

榴灰散

將石榴(一個,連皮)燒成灰,保留藥性,鼻子出血的吹入鼻孔,大便出血的服用一錢。

另一個方子,蒲灰散,和治療上牙齦出血的方子相同。

吐血下血

華佗的方子,已經在上文吐血部分詳細介紹。

大腸發紅(出自《證治合參》)

蘿蔔皮、荷葉(各燒成炭),加上生蒲黃(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送服。

還有一個方子,治療腸風下血。

用蜂蜜炙過的蘿蔔,隨意食用。

腸風下血不止(出自《醫學指南》)

將大烏梅(一斤,連核)放在火上燒,等煙少的時候取出,保留藥性,磨成粉末,用陳米飯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上服用三錢即可止血。

另一個方子,治療腸風瀉血。

用人參和椿樹根白皮(各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或茶水調服。如果沒有人參,只用椿樹根皮粉末也可以。

還有一個方子,用白雞冠花根,煨熟後服用幾次,就能痊癒。

還有一個方子,將椿樹根皮(用蜂蜜炙過,二兩半)、蘄艾(炒過,二錢)、黃芩(炒過,二錢),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效果顯著。

臟毒下血(補充)

不論病情輕重都能有效。

用柿餅燒成灰,用米湯送服二錢,或者做成藥丸,治療腸道疾病、積食,解熱毒。

大便出血(補充)

將木耳(炒黑,一兩)和生木耳(一兩)加上芝麻(五錢),煎湯當茶飲用,效果很好。

腸風下血不止(出自《證治合參》)

將柿餅(一斤,切片)和豬苦膽(一個,去皮)攪拌均勻,曬乾或烘乾,加上四兩槐米一起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用開水送服二錢,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治癒。

蠱血(出自《類方準繩》)

地榆散,治療蠱毒引起的下血,可能腹痛,也可能不痛,各種方法都沒效果,還總是覺得口渴。

臭榆樹根朝東邊的白色樹皮(用蜂蜜炙過,焙乾)、地榆(各半兩),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

便血脫肛(出自《隨息居飲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