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急症簡方》~ 卷二 (15)
卷二 (15)
1. 統治一切血症
血分虛實(《證治合參》)
當歸補血湯,解曰:血實則身涼,血虛則身熱。《內經》所謂脈虛血虛是也。
越按:血實用苦寒,血虛用甘寒,不勝盡錄,本草分明。尚有寒熱鬱傷四大略,須問識者。
血家脫症(《時方妙用》)
若脫血之頃,不省人事,大汗不止者,宜參附湯。貧者以當歸補血湯,加熟附子二三錢。
參附湯
人參(一兩),熟附子(五錢),生薑(二片),黑棗(五個)
當歸補血湯
黃耆(一兩),當歸(三錢)
越按:脫血與血暈有別,不可誤施,血暈無汗,脫血有汗,且大而不住,血暈用薰醋法,便醒。
薰醒法
慄炭燒紅,面盆一個,盛醋半斤,將紅炭淬入熏鼻,稱錘淬法同功。
簡止血方(《惠直堂經驗方》)
白薄紙(五張),燒灰水送,效不可言,此方奇妙。
按:白薄紙如白皮,荊川紙是也。近有洋白紙張不在此例。
又方,韭菜搗汁(一盞),童便(半盞),燉熱,服一二次立止。
又方(《證治合參》),陳紅米泔水滾服。
諸竅出血(《時方妙方》)
血餘炭,敗棕炭,蓮蓬炭(各等分),研勻,每服三錢,木香二分,煎湯送下。
九竅出血(《證治合參》)
屬血熱妄行,緩則不治,急用
血餘炭(必自發為佳,即父子一氣者,次則男胎髮,又次則亂髮,皂角水洗淨,曬乾燒灰為末,每服二錢),茅草根,車前草(即野田菜葉)
煎湯送下,大薊、小薊搗汁,冷水下亦可。
又方(《食物本草》)
熱飲羊血,治九竅出血。
按:九竅,兩耳目鼻,一口,兩大小便,齊出血也。
諸血單方(《東醫寶鑑》)
生地黃,治吐衄便尿一切失血,取汁飲半升,日三。或和薄荷汁,或和生薑汁,皆效。(《丹心》)
又方,犀角地黃丸,治吐衄便血,婦人血崩血淋,照古方分兩派計。
生地(二錢半),白芍(一錢七分),丹皮,犀角(各四分),各研末服,滾水送。
又方,白芨末治衄、吐、咳、唾、咯血,冷水調服三錢,神效,米飲湯調亦可。(《家寶四集》)
加藕節三個,同米煎送,蓋藕節散血。
諸經血方(《玉曆良方匯錄》)
與吐血仙方同詳下。
毛竅出血(又)
穿山甲片炒研細,罨之。以帕扎住即止,隨服補血湯數劑而愈,真神方也。
越按:補血湯,想是當歸補血湯。(方見前頁)
立止血方(又)
治針灸疤內發拱出血,及一切血管出血不止者。
熱黃牛糞,塗之即止。
指縫髮際出血(《名醫類案》)
一人指縫中,因搔癢成瘡,有一小竅,血濺出不止,用止血藥及血竭之類,亦不效,數日遂死。復有一人,於耳後髮際搔癢,亦有小竅出血,與前相似,人無識者,適有道人云:此名發泉,但用多年糞桶箍,曬乾,燒灰研,敷之立愈,使前指縫血出遇之,亦可以無死矣。
白話文:
[統治一切血液問題]
《證治合參》提及的"血分虛實":
服用當歸補血湯。解釋如下:血液過多會導致身體感覺冷,血液不足會導致身體發熱。這正如《內經》所說的,脈搏虛弱表示血液虛弱。
進一步說明:血液過多應使用苦寒的藥物,血液不足應使用甘寒的藥物,這在本草中有詳細記載。還有關於血液受到寒熱鬱結的四大原則,必須向有知識的人詢問。
《時方妙用》中的"血家脫症":
如果大量失血至失去知覺,並且大量出汗,應服用參附湯。經濟條件不佳的人,可以服用當歸補血湯,並加入熟附子二至三錢。
參附湯的配方:人參(一兩)、熟附子(五錢)、生薑(二片)、黑棗(五個)。
當歸補血湯的配方:黃耆(一兩)、當歸(三錢)。
進一步說明:脫血和血暈是有區別的,不能錯誤地使用。血暈不出汗,而脫血會大量出汗且無法停止。血暈可以使用薰醋法,就可以清醒。
薰醒法的作法:將燒紅的炭放在面盆中,盆中倒入半斤醋,將紅炭淬入醋中,讓醋氣燻鼻,效果與稱錘淬法相同。
《惠直堂經驗方》中的"簡止血方":
將五張白薄紙燒成灰,用水吞服,效果難以言喻,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進一步說明:白薄紙就像白皮,例如荊川紙。近期的洋白紙不在這個範疇內。
另一個方法:將韭菜搗成汁(一盞),加入童便(半盞),溫熱後服用一至二次,立即止血。
另一個《證治合參》的方法:用陳紅米的淘米水熱飲。
《時方妙方》中的"諸竅出血":
血餘炭、敗棕炭、蓮蓬炭(各等量),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三錢,加上木香二分,煎湯送下。
《證治合參》中的"九竅出血":
這是因為血液過熱而引起的,如果不治療會導致病情惡化。緊急情況下可以使用:
血餘炭(最好是自己頭髮燒成的灰,其次是父子之間的頭髮,再其次是亂髮,先用皁角水清潔,曬乾後燒成灰,每次服用二錢),茅草根,車前草(即野田菜葉)。
煎湯送下,或者將大薊、小薊搗成汁,用冷水送下也可以。
另一個《食物本草》的方法:
熱飲羊血,可以治療九竅出血。
進一步說明:九竅指的是兩耳、兩眼、鼻、口、兩大小便出口,同時出血。
《東醫寶鑑》中的"諸血單方":
生地黃,可以治療吐血、鼻血、尿血等所有失血癥狀,每天三次,每次半升,或者與薄荷汁或生薑汁混合,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一個方法,犀角地黃丸,可以治療吐血、便血,婦女的月經過多、血崩,按照古方的配方。
生地(二錢半)、白芍(一錢七分)、丹皮、犀角(各四分),研磨成粉,用熱水吞服。
另一個方法,白芨末可以治療鼻血、吐血、咳嗽、咯血,用冷水調和三錢服用,非常有效,也可以用米飲湯調和。
加入三個藕節,一起煎煮,藕節有助於散血。
《玉曆良方匯錄》中的"諸經血方":
與吐血仙方的詳細內容相同。
"毛竅出血":
穿山甲片炒熟後研磨成細粉,敷在出血部位,用布固定即可止血,然後服用幾劑補血湯,這個方法非常神奇。
進一步說明:補血湯可能是當歸補血湯。
"立止血方":
治療針灸疤痕內發炎出血,以及所有血管出血不止的情況。
熱黃牛糞,塗在出血部位即可止血。
《名醫類案》中的"指縫髮際出血":
一個人在指縫中因為搔癢形成了一個小洞,血液不斷噴出,使用了各種止血藥物都沒有效果,最終在數天后死亡。另有一個人,在耳後髮際搔癢的地方也有小洞出血,情況與前者類似,周圍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恰好有一位道士說:這種情況叫做"發泉",只需要用多年的老糞桶箍曬乾,燒成灰研磨成粉,敷在出血處立刻就能痊癒。如果前一個人在指縫出血的時候也能遇到這個方法,可能就不會死亡。
《食物本草》中的"衄血一月不止":
刺破羊的血管,熱飲羊血,立刻就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