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小青龍湯(仲景)

小小青龍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細辛半夏甘和味,薑桂麻黃芍藥同。

小青龍湯,麻黃(去節),桂枝,芍藥(酒炒),細辛,炙甘草,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咳,或渴、或利等證。前方因內有鬱熱而表不解,此方因內有水氣而表不解。然水氣不除,肺氣壅遏,營衛不通,雖發表何由得汗?故用麻黃、桂枝解其表,必以細辛、乾薑、半夏等辛燥之品,散其胸中之水,使之隨汗而出。《金匱》所謂腰以上者當發汗,即《內經》之開鬼門也。

白話文:

小青龍湯的功效和組成

小青龍湯最有效,適用於風寒束表、飲停胸中,表邪不解的症狀。藥方中,細辛半夏味甘和中,與薑桂麻黃芍藥等藥材一起配伍。

小青龍湯由麻黃(去節)、桂枝、芍藥(酒炒)、細辛、炙甘草、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組成。主治傷寒表邪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咳,或渴、或利等症狀。

方解:

此方與其他發汗方不同,其他發汗方是因內有鬱熱而表不解,而小青龍湯則是因內有水氣而表不解。水氣不除,肺氣就會受阻,營衛不通,即使發表也無法出汗。所以,方中用麻黃、桂枝解表,並用細辛、乾薑、半夏等辛燥藥材,散去胸中水氣,使其隨汗液排出。

《金匱要略》中說:「腰以上者當發汗」,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開鬼門」。小青龍湯正是運用這個原理,通過發汗來驅除水氣,解除表邪,使人恢復健康。

水飲內蓄,肺必逆而上行,而見喘促上氣等證。肺苦氣上逆,急食酸以收之,以甘緩之,故以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一以防肺氣之耗散,一則緩麻、桂、薑、辛之剛猛也。名小青龍者,以龍為水族,大則可以興雲致雨,飛騰於宇宙之間,小則亦能治水驅邪,潛隱於波濤之內耳。

白話文:

體內積存了水液,肺氣就會逆行上衝,導致呼吸急促、氣喘等症狀。肺氣上逆,容易耗散,需要用酸味收斂,用甘味緩和,所以用白芍、五味子、甘草這三味藥,一是防止肺氣耗散,二是緩解麻黃、桂枝、生薑等辛辣藥物的猛烈性。稱為小青龍湯,是因為龍是水族,大則可以興雲致雨,飛騰於宇宙之間,小則也能治水驅邪,潛隱於波濤之內。

2. 梔子豉湯(仲景)

梔子豉湯邪在胸,陽明初病熱留中,懊憹煩擾全憑吐,大便微溏莫與逢。

梔子豉湯,梔子(十四枚),淡豆豉(四合),先煎梔子,後納豉再煎,服令微吐。治太陽表證已罷,欲傳胃腑,邪入於胸,尚未及於腑者。故用吐法以宣散其邪,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又治傷寒誤用汗、吐、下後,津液重傷,邪乘虛入,因致虛煩不眠,心中結痛等證。

梔子色赤入心,苦寒能降,善引上焦心肺之煩熱,屈曲下行;以之先煎,取其性之和緩。豆豉用黑豆蒸⿳冖八音而成,其氣香而化腐,其性涼而成熱,其味甘而變苦,故其治能除熱化腐,宣發上焦之邪;用之作吐,似亦宜然;且以之後入者,欲其猛悍,恐久煎則力過耳。

白話文:

梔子豉湯適合治療胸部有熱症,陽明經初期病症,熱氣停留在中焦,病人感到煩躁不安,想吐,大便略微稀軟。

3. 麻黃附子細辛湯(仲景)

麻黃附子細辛湯,腎弱陽虛寒外傷,發熱脈沉表證具,溫經解外妙無雙。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細辛(各二兩),附子(一枚炮),先煮麻黃,去沫,再納後二味。治少陰陽虛,寒邪外至,始得之,身發熱而脈沉者。夫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少陰之陽虛,則里不固,里不固則表益虛。故寒邪由太陽之經,不傳於腑,竟入於臟。然雖入臟,而邪仍未離乎經,故仍發熱;若全入於臟,則但惡寒而不發熱矣。

白話文:

麻黃附子細辛湯適用於腎氣虛弱、陽氣不足、體寒,又因外傷導致發熱、脈象沉緩、表面症狀明顯的患者,能溫暖經絡、解表散寒,效果極佳。

但雖發熱,不得為太陽之表證。以太陽之表,必有頭項強痛、脈浮等證,此不但不頭項強痛,脈亦不浮而反沉,則便知太陽之邪離經入臟之樞紐。急乘此時用附子以助少陰之陽,細辛以散少陰之邪,麻黃以達太陽之表,邪自表而及里者,仍由里而還表,此亦表裡相通之一理耳。

白話文:

雖然患者發熱,但卻不是太陽病的表證。因為太陽病的表證,一定會有頭項強痛、脈浮等症狀。然而,此患者不但沒有頭項強痛,脈象也不浮反而沉,由此可知太陽病的邪氣已離開經絡,進入臟腑的樞紐。

此時要趕緊用附子來幫助少陰的陽氣,用細辛來散解少陰的邪氣,用麻黃來疏通太陽的表絡。邪氣從表入裡者,也應該從裡還表,這就是表裡相通的道理。

4. 柴葛解肌湯(節庵)

節庵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棗與生薑。

柴葛解肌湯,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白芍,桔梗,甘草,石膏(各等分),加薑、棗煎服。治三陽合病,風邪外客,表不解而里有熱者。故以柴胡解少陽之表,葛根、白芷解陽明之表,羌活解太陽之表,如是則表邪無容足之地矣。然表邪盛者,內必鬱而為熱,熱則必傷陰,故以石膏、黃芩清其熱,芍藥、甘草護其陰。

白話文:

柴葛解肌湯,由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白芍、桔梗、甘草、石膏等藥物組成,加薑、棗煎服。主要用於治療三陽合病,即外感風寒,表症不解除而內有熱象。方中柴胡解少陽之表,葛根、白芷解陽明之表,羌活解太陽之表,三藥合用,使表邪無處可藏。由於表邪盛則內必鬱熱,熱傷陰,因此用石膏、黃芩清熱,芍藥、甘草滋陰護陰。

桔梗能升能降,可導可宣,使內外不留余蘊耳。用薑、棗者,亦不過藉其和營衛,致律液,通表裡,而邪去正安也。

白話文:

桔梗具有升提和下降的特性,能夠引導和宣發,確保體內和體外沒有積存的病邪。使用薑和棗,主要是藉助它們調和營養和衛生,促進津液流通,暢通體內體外的通道,這樣就能使邪氣離去,讓身體恢復平穩。

5. 人參敗毒散(活人)

人參敗毒散為奇,枳桔柴前羌獨宜,草薄芎苓姜作引,表邪時疫總堪醫。

人參敗毒散,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川芎,茯苓(各一兩),甘草(五錢),薄荷(少許),生薑(三片),治感受時邪,憎寒壯熱,及傷寒、傷風、傷濕,疫癘瘴瘧,並痢疾初起,表未解者,悉可用之。凡時邪疫癘,皆天地異氣所鍾,必乘人之虛者而襲之。

白話文:

人參敗毒散方藥獨特,以枳實、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獨活為主要成分,輔以川芎、茯苓、甘草、薄荷、生薑引導藥力,適用於感受時邪、憎寒壯熱、傷寒、傷風、傷濕、疫癘瘴瘧,以及痢疾初起、表證未解等症。凡是因時邪疫癘所致的疾病,都是天地間的異氣乘虛而入,此方可有效對治。

故方中必先以人參為補正卻邪地步。然後羌活走表,以散遊邪;獨活行里,以宣伏邪。柴胡、桔梗,散熱升清,枳殼、前胡,消痰降氣。川芎芳香,以行血中之氣;茯苓淡滲,以利氣中之濕。甘草協和各藥,使之不爭;生薑闢穢祛邪,令其無滯。於是各建其長,以收全功,皆賴人參之大力,駕馭其間耳。

至於治痢用此者,此喻氏逆流挽舟之法,以邪從表而陷里,仍使里而出表也。

白話文:

因此方子中,必须先用人参来补正气、祛除邪气。然后羌活走表散邪,独活行里宣伏邪气。柴胡、桔梗散热升清,枳壳、前胡消痰降气。川芎芳香,行血中之气;茯苓淡渗,利气中之湿。甘草调和各药,使其不互相争斗;生姜辟秽祛邪,使其无阻滞。这样,每种药都发挥其长处,才能收取全部功效,这都要依靠人参的强大力量,驾驭其间。

至于治疗痢疾用此方,这如同逆流挽舟之法,因为邪气从表而入里,就用此方使其从里而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