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四 (10)
卷四 (10)
1. 外科之劑
外科者,並非與內證截然兩途,實同源而異流也。故明乎內者,未必不明於外;形諸外者,未必不本主於中。《經》云:營氣不從,逆於肉裡,乃生癰腫。但須辨其寒熱、虛實而治之,使營氣返逆為順,復其常度,則可矣。夫營者主血,循行分肉之間,得寒則凝澀,行之不及,乃失其常,得熱則沸騰,行之太過,亦失其常。失常則痰凝血結,而成外證矣。
大抵寒、熱、虛、實皆有形證可辨,如形色淡白而不痛,舌苔白滑而不渴,小便清長,脈來遲緩,皆寒也;色赤焮痛,舌黃口渴,二便不利,脈象浮洪,皆熱也。而熱者多實,寒者多虛;初起者多實,潰後者多虛,不必拘拘乎大小、陰陽之定論也。至治之之法,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固無論矣。
然寒凝之證,用溫散之法,使既凝之血,得溫則行,自然解散,事之常也。有證之屬熱者,其始也,既結為腫,以寒藥服之而不效,反用溫藥而得散者,何也?蓋結者非溫不行,兩熱相攻則散,此又事之變者也。此皆為外證之大者言之,至若輕淺瘡癤之類,又當觀其所以,隨證治之,或內服,或外敷,學者參互取效可耳。茲集略採古法數方,以備觀覽焉。
白話文:
[外科治療原則]
外科疾病,並不是和內科疾病完全無關,事實上它們源自同一原理,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因此,對於理解內科疾病的人,不一定不能理解外科;外表顯現的病症,不一定不是由內在因素引起的。根據醫經所述:營氣如果無法正常運行,在肌肉組織間逆向流動,就會產生腫塊。只要能辨別病徵是屬於寒性、熱性、虛證還是實證,然後對症下藥,讓營氣的逆流轉為順暢,恢復正常的流動,就能治療。
營氣主管血液,在肌肉間循環,遇到寒冷就會凝滯,運行受阻,失去常態;遇到熱量就會沸騰,運行過速,同樣失去常態。一旦失去常態,就可能形成痰凝血結,成為外科病狀。
基本上,寒、熱、虛、實各種情況都有可辨識的症狀。如面色蒼白,不感覺疼痛,舌苔白滑且不口渴,小便清澈,脈搏緩慢,這些都是寒性的表現;若是皮膚紅腫疼痛,舌苔黃且口渴,大小便不通暢,脈象浮洪,這些都是熱性的表現。通常熱性多屬於實證,寒性多屬於虛證;初發病時多屬於實證,病癥惡化後多屬於虛證,不必死板地遵循大小、陰陽的定論。
至於治療方法,寒性的病症用熱性藥物,熱性的病症用寒性藥物,這是常理。然而對於寒性凝滯的情況,使用溫暖散寒的方法,讓已經凝固的血液重新運行,自然可以解開,這也是常見的情況。有時候,熱性病症在剛開始形成腫塊時,即使使用寒性藥物也無效,反而用溫性藥物才能散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結塊如果不通過溫熱無法消除,兩種熱性相互攻擊,反而能達到消散的效果,這就是病情的特殊變化。
以上講的主要是大病重病的處理方式,如果是輕微的皮膚病,應觀察具體情況,根據病情來治療,可以內服藥物,也可以外敷藥膏,學習者應靈活運用,以求取得療效。這裡僅選取了一些古老的治療方法,供參考。
2. 陽和湯
陽和湯法解寒凝,外證虛寒色屬陰。熟地鹿膠薑炭桂,麻黃白芥草相承。
陽和湯,熟地(五錢),白芥子(一錢半),鹿角膠(一錢半),炮薑炭(五分),桂枝(一錢),麻黃(一錢),甘草(五分),煎服。夫癰疽流注之屬於陰寒者,人皆知用溫散之法矣。然痰凝血滯之證,若正氣充足者,自可運行無阻,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其所虛之處,即受邪之處。病因於血分者,仍必從血而求之,故以熟地大補陰血之藥為君。
恐草木無情,力難充足,又以鹿角膠有形精血之屬,以贊助之。但既虛且寒,又非平補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溫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領熟地、鹿膠,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裡膜外之痰,桂枝入營,麻黃達衛,共成解散之勳,以宣熟地、鹿角膠之滯。甘草不特協和諸藥,且賴其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土則化耳。
白話文:
【陽和湯】的方劑與使用原則是為了化解體內的寒氣凝滯,主要適用於外表呈現虛寒,顏色偏暗淡的人。此方由熟地、鹿角膠、薑炭、肉桂、麻黃、白芥子及甘草組成。
具體配方如下:熟地五錢,白芥子一錢半,鹿角膠一錢半,炮薑炭五分,桂枝一錢,麻黃一錢,甘草五分,煎煮後服用。
對於因陰寒導致的腫瘍或病痛,人們通常會採用溫熱散寒的方法治療。然而,若是體內有痰濕凝聚或血液瘀滯的情況,如果身體狀況良好,體內的正氣足夠,自然可以順利運行,排除異常。但往往在體質虛弱的地方,邪氣就會趁虛而入。因此,針對因血液問題引起的疾病,我們必須從血液本身尋找解決方案,所以方中以熟地這種大補血液的藥物作為主藥。
然而,單純的植物藥材可能力道不足,因此加入鹿角膠,它富含動物精血,可以增強藥效。但若體質既虛又寒,單靠一般的滋補方法難以快速見效。因此,再加入炮薑炭,其溫中散寒的特性,能深入血液,引導熟地和鹿角膠直接作用於病竈,達到療效。
白芥子能有效清除深層的痰濕,肉桂進入血液,麻黃則能調節體表的防禦機制,共同發揮散寒的作用,幫助熟地和鹿角膠更好地吸收。而甘草不僅能協調各藥物之間的作用,更因其具有土性,能夠化解百毒,使藥效更加顯著。
3. 真人活命飲
真人活命芷歸銀,乳沒防甘貝粉陳,甲片皂針酒作引,癰疽初起屬陽經。
真人活命飲,金銀花(二錢),陳皮(去白),當歸(酒洗各一錢半),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乳香(各一錢),沒藥,皂刺(各五分),炙甲片(一錢),用好酒煎。毒在上飽服,在下飢服。善飲者,多飲酒以行藥勢。忌酸物、鐵器。治一切腫毒初起未消、偏於輕淺陽分者。
夫腫毒之初起也,皆由營血阻滯,鬱而為熱。營衛之氣,失其常度,病既形之於外,必有表證外見。當此之時,急須精銳直前之品,搗其巢穴,使阻者行,滯者通,再助之以各藥,自然解散。方中甲片、角針皆能直達病所,破除結積之邪;乳香理氣,沒藥行瘀,二味皆芳香宣竅,通達營衛,為定痛之聖藥,以佐甲片、角針之不逮。然腫堅之處,必有伏陽,痰血交凝,定多蘊毒,故又以天花粉清之,金銀花、甘草節解之。
腫毒既生於外,即為表證,故以防風解之於後,白芷疏之於前,使營衛不盡之邪,皆從汗出,如是則腫毒解矣。至若當歸之和血,貝母之化痰,陳皮之理氣,亦由善後者以理其餘氛,酒煎則助其藥力耳。
白話文:
【真人活命飲】
真人活命飲這方子裡,主要成分有:金銀花兩錢,陳皮去白部分,與當歸酒洗各一錢半,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乳香各一錢,沒藥,皁刺各五分,炙甲片一錢。使用方法是,用好酒來煎煮。如果病竈在身體上部,應在飯後服用;若病竈在下部,則應在空腹時服用。對於能夠承受酒精的人,可以多喝一些酒來增強藥效。需注意的是,服藥期間要避免食用酸性食物和接觸鐵製器皿。這個方子適用於所有初期尚未完全發展的腫毒,特別是那些偏向於表面淺層及陽性反應的症狀。
當腫毒剛開始出現時,通常是因為血液循環受阻,導致熱量積聚。當人體的營養和保護功能失去平衡,疾病就會在外在表現出來,必然會有一些外在的症狀。在這個階段,急需一種強效且直接的藥物,深入病竈,讓阻塞的地方得以流通,讓滯留的熱量得以疏散,再輔以其他藥物,自然就能分解病竈。方子中的炙甲片和皁刺都能直接到達病竈,去除固結的邪氣;乳香能調理氣血,沒藥能幫助瘀血排出,這兩種藥材都具有芳香味,能疏通經絡,調節營養和保護功能,是止痛的良藥,可以補足炙甲片和皁刺的不足。然而,腫塊堅硬的地方,必定存在潛藏的熱源,痰和血液混雜在一起,必定會產生毒素,因此,我們又加入了天花粉來清熱,金銀花和甘草節來解毒。
腫毒既然已經在體表生成,就屬於外在病症,因此,我們用防風來後續解決問題,用白芷來預防問題,使殘留的邪氣都能通過汗水排出,這樣腫毒就能被解決了。至於當歸的調血作用,貝母的化痰效果,陳皮的理氣功效,這些都是為了清理後續的餘毒,用酒煎煮則可以增強藥力。
4. 琥珀蠟礬丸
護心琥珀蠟礬丸,毒盛元虛恐內干。飛淨雄朱同白蜜,白湯送下一錢安。
琥珀蠟礬丸,黃蠟(一兩),白礬(一兩二錢),雄黃(一錢二分),硃砂(一錢研細),琥珀(一錢另研極細),白蜜(二錢),上四味,各研細末,另將蠟蜜入銅杓內溶化,離火片時,候蠟四旁稍凝,方將藥味入內,攪勻,共成一塊,將藥火上微烘,急作小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磁罐收貯,每服二、三十丸。食後白湯送下,毒盛者早晚服,其功甚速。
治癰疽發背,瘡形已成,其人即不虛弱,恐毒氣不能外出,內攻於裡,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活血解毒。方中黃蠟、白礬皆固澀之品,為護膜之主藥,故以為君。雄黃、硃砂、琥珀不特鎮心神、安魂魄,且皆有解毒之功。白蜜甘平而潤,護膜解毒,兩擅其長。此丸業瘍醫者皆當預備,以應需用耳。
白話文:
【琥珀蠟礬丸】
這是一款能保護心臟的琥珀蠟礬丸,適用於體內毒素過盛、身體虛弱的情況,防止毒素影響內臟。製作時,需將雄黃和硃砂磨細,再與白蜜混合。服用時,以熱水吞服一錢(古時重量單位)即可確保安全。
具體成分包括:黃蠟(一兩)、白礬(一兩二錢)、雄黃(一錢二分)、硃砂(一錢,需研磨至極細)、琥珀(一錢,需另研磨至極細)、白蜜(二錢)。首先將上述四種材料分別磨成細末,然後在銅勺中熔化黃蠟和白蜜,稍離火源讓蠟邊緣稍微凝固,再將藥粉加入,充分拌勻,形成一整塊。趁熱將其搓成綠豆大小的小丸,並以硃砂包裹作為外衣,儲存在瓷罐中。每次可服用二十到三十顆,飯後以熱水送服。若毒素過盛,可在早晚餐後服用,效果會更迅速。
此藥丸適用於治療膿腫、背疽等疾病,當患者即使未顯現體虛,也擔心毒素無法外排,反而內攻傷及內臟的情況。預先服用此丸,可以保護心臟和膜組織,同時具有活血解毒的功效。方中黃蠟和白礬都具有固澀作用,是保護膜組織的主要成分,因此被列為主要成分。雄黃、硃砂和琥珀不僅能鎮靜心神、安撫魂魄,還有解毒的能力。白蜜性甘平且滋潤,既能保護膜組織又能解毒,功效雙全。從事治療膿腫疾病的醫生都應預先準備此丸,以應對臨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