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3)
卷三 (3)
1. 六一散(河間)
益元散,雞蘇散,碧玉散,清六散,溫六散
六一滑石同甘草,解肌行水兼清燥。益元碧玉與雞蘇,砂黛薄荷加之好。紅曲更添清六名,熱傷血分痢難了。若云溫六和乾薑,白痢頻仍治須早。
六一散,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為末,燈心湯下。治傷暑感冒,表裡俱熱,煩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瀉痢淋濁等證屬於熱者。此解肌行水,而為卻暑之劑也。滑石氣清能解肌,質重能清降,寒能勝熱,滑能通竅,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緩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得以徹表徹里,使邪去而正不傷,故能治如上諸證耳。
本方加辰砂少許,名益元散,以鎮心神而瀉丙丁之邪熱。蓋暑為君火之氣,物從其類也。河間曰:此方能統治上下、表裡、三焦濕熱。然必暑而挾濕者,用之為宜。若津液虧而無濕者,又當以生脈散之類參用之。
本方加薄荷少許,名雞蘇散。治前證兼肺部風熱者。
本方加青黛少許,名碧玉散。治前證而兼有肝火者。
本方加紅曲五錢,名清六散。治暑傷營而為赤痢者。
本方加乾薑五錢,名溫六散。治暑濕傷於氣分而成白痢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總貴於臨病制宜耳。
白話文:
[六一散(河間)]
六一散是由滑石和甘草按六比一的比例混合製成的粉末,可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主要用於治療因酷暑引起的感冒,身體內外都感到熱,煩躁並口渴,小便不通暢,以及所有因熱引發的腹瀉、痢疾等症狀。這配方能幫助解熱、排汗和利尿,是夏季消暑的好幫手。滑石性涼能解熱,質重可清熱降火,寒涼能剋制熱氣,滑潤能通暢體內管道,淡味則有利尿作用。添加甘草則是爲了調和藥性,緩和滑石的寒涼滑潤,使滑石的功效能夠全面發揮,讓邪氣被清除同時不影響到正常的身體機能,因此可以治療上述的各種症狀。
如果在基礎配方中加入少量辰砂,則成爲益元散,能鎮定心神並清瀉心肺的邪熱。因爲暑熱屬於心火的表現,同類相吸。河間先生說,這個配方能統管全身,包括上下、表裏和三焦的溼熱。但必須是在暑熱夾帶溼氣的情況下使用最爲適宜。如果是體液虧虛且沒有溼氣的人,則應配合生脈散這類藥物使用。
在基礎配方中加入少量薄荷,就叫做雞蘇散,用於治療因暑熱兼有肺部風熱的情況。
在基礎配方中加入少量青黛,稱爲碧玉散,適用於暑熱兼有肝火旺盛的症狀。
在基礎配方中加入五錢紅曲,稱爲清六散,用於治療暑熱損傷營血而引發的赤痢。
在基礎配方中加入五錢乾薑,稱爲溫六散,用於治療暑溼傷氣而引起的白痢。
如何靈活運用這些方劑,關鍵在於根據病情調整,總的原則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用藥。]
2. 白虎湯(仲景)
人參白虎湯,蒼朮白虎湯,桂枝白虎湯
白虎湯中生石膏,知甘粳米四般調。金風退暑除炎熱,加入人參法更高。蒼朮取增前藥內,濕溫脈細本兼標,桂枝白虎相和服,溫瘧難痊法實超。
白虎湯,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合),治肺胃大熱,津液被灼,口渴煩躁,脈洪大,不惡寒、反惡熱,頭痛自汗、鼻乾,不得臥等證。此足陽明、手太陰藥也。熱淫於內,治以甘寒。凡暑熱炎蒸之氣,無不有傷於肺,肺傷必求救於胃,於是胃汁被耗,則燎原之火,不戢自焚,故見如上等證。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知母以清肺,且二味互為其功,既可退熱,又可存陰。
更恐知母之苦降,石膏之寒重,有傷於中,特加甘草、粳米,養胃安脾,使熱除而正氣無傷耳。
本方加人參三兩,名人參白虎湯。治前證肺胃陰津被焚,而元氣亦虛者。故加人參保護肺胃之元氣,此治暑熱傷氣之正法也。
本方加蒼朮,名蒼朮白虎湯。治濕溫病脈沉細者。濕溫證必預有濕邪內伏,復感外來之溫氣而成,故外雖發熱,脈則沉細,或胸中痞悶,或兩脛自冷,皆由濕為陰邪,沉著黏膩。故加蒼朮燥濕強脾,發越鬱伏之氣,然後以白虎清其溫邪,一舉而兩得耳。
本方加桂枝,名桂枝白虎湯。治溫瘧熱多寒少,或但熱無寒,表裡不解者。夫夏暑、秋風,感而成瘧。故瘧之一證,皆有伏暑,復感外邪,兩相搏激而致。溫瘧者,先有伏暑,又感風溫之氣,故與常瘧稍異。是以用桂枝以解外感之風邪,白虎以清內伏之暑熱,表裡兩解,寒熱自止。然必內之伏邪化熱,熱盛者方可用之。
白話文:
人參白虎湯、蒼朮白虎湯、以及桂枝白虎湯都是從基本的白虎湯配方變換而來。
白虎湯的主要成分是生石膏、知母、甘草以及粳米,這四種藥材可以調和在一起。它能像秋風驅散酷暑一樣,消除身體的高熱,如果加入人參,更能提升療效。再加入蒼朮,可以增強藥效,治療濕熱症狀。若與桂枝搭配服用,對於溫熱性瘧疾有特別的療效。
白虎湯主要由一斤的石膏、六兩的知母、二兩的甘草,以及六合的粳米組成。用於治療肺部和胃部嚴重的熱症,導致體內的津液被燒灼,出現口渴煩躁,脈象洪大,不畏寒卻怕熱,頭痛自汗,鼻腔乾燥,無法平躺等症狀。這主要是針對足陽明和手太陰的病症。當體內的熱度過高,應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在酷熱的天氣下,肺部最易受損,肺部受損時會尋求胃部的支援,因此胃液會被消耗,一旦胃液燃盡,就會引發更大的火勢,進而造成上述的症狀。在白虎湯中,石膏能清熱胃部,知母則能清涼肺部,兩者相輔相成,既能退燒也能滋潤陰涼。
然而,為了避免知母的苦澀和石膏的寒涼對脾胃造成傷害,特意加入了甘草和粳米,以養胃安脾,讓體內的熱度去除,同時不會傷及正氣。
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增加三兩的人參,就成為了人參白虎湯。用於治療肺部和胃部的陰津被燒灼,且元氣也虛弱的情況。因此加入人參來保護肺部和胃部的元氣,這是治療暑熱傷氣的正確方法。
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增加蒼朮,就成為了蒼朮白虎湯。用於治療濕熱病且脈象沉細的情況。濕熱症狀通常是由體內潛藏的濕邪,加上外界的溫熱之氣共同作用形成的,因此即使體表發熱,脈象也會顯得沉細,可能伴有胸部悶脹或小腿冰冷等症狀。這是由於濕氣屬於陰邪,質地沉著黏膩。因此加入蒼朮來燥濕健脾,並幫助排出體內鬱積的氣息,再配合白虎湯清除體內的溫熱之氣,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增加桂枝,就成為了桂枝白虎湯。用於治療溫熱性瘧疾,症狀包括熱多寒少,或者只有熱沒有寒,表裡都未得到解決。夏季的酷暑和秋季的涼風,共同作用形成瘧疾。因此瘧疾的一個特徵就是存在潛藏的暑氣,再加上外來的邪氣,兩者相互碰撞激發。對於溫熱性瘧疾,首先存在潛藏的暑氣,再受到風溫之氣的影響,因此與一般的瘧疾略有不同。因此使用桂枝來排除外感的風邪,使用白虎湯來清除潛藏的暑熱,表裡同治,寒熱自然就能消失。但是,只有在體內潛藏的邪氣轉化為熱,且熱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使用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