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16)
卷三 (16)
1. 金水六君煎(景岳)
新方金水六君煎,脾腎營虛痰咳連,歸地二陳姜作引,潤枯燥濕兩般賢。
金水六君煎,當歸(二錢),熟地(五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原方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證。夫肺腎虛寒,水泛為痰之證,似宜溫養攝納之藥為妥,非泛泛二陳、歸、地可以治之。
或老年脾腎兩虛,陰血不足,而濕痰內盛,咳嗽不已者,乃可用之。凡年高之人,血脈枯澀,經絡隧道多不流利,若有濕邪內盛,肺失治節之令,則咳嗽連聲,斷續不已,甚則周身經絡掣痛,或悶氣心痛。斯時也,不得不以二陳之屬化其痰。然恐血枯之人,不足以當其燥,故特加歸、地以濡其血,而澤其枯,方為不偏不倚,兩得其宜,全在學者酌宜用之耳。
白話文:
新創的金水六君煎這張處方,主要用於治療脾腎營養虛弱,導致持續的咳嗽及痰多症狀。方中包含了當歸、熟地、陳皮、半夏、茯苓、炙甘草,再以薑作為引導,能同時處理乾燥與濕潤兩種不同的情況,效果顯著。
金水六君煎的成分包括:當歸(二錢),熟地(五錢),陳皮(一錢半),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一錢)。原本是用來治療肺腎虛弱及寒冷,水濕轉化為痰,或者老年人陰虛,血氣不足,外感風寒,產生咳嗽、噁心、痰多、呼吸急促等症狀。
對於肺腎虛弱及寒冷導致水濕轉化為痰的病徵,本應使用溫暖滋養和收斂的藥物,而非普通的陳皮、半夏、當歸、熟地就能解決。
但對於年老者脾腎雙虛,血液不足,且體內濕痰過盛,咳嗽不止的情況,此方則可適用。通常年長者,血液運行不暢,體內經絡不順,若體內濕氣過重,肺臟功能失調,便會出現連續不斷的咳嗽,甚至全身經絡疼痛,或有胸悶心痛的現象。這時,必須使用如陳皮、半夏等藥材來化痰。然而,對於血液較乾枯的人,可能無法承受藥物的燥性,因此,特別加入當歸、熟地來滋潤血液,使其不再乾涸,達到既不偏燥又不偏濕的效果,使治療更貼近病患需求,全看醫師如何適當地運用。
2. 和胃二陳煎(景岳)
和胃二陳煎亦新,乾薑略炒與砂仁。胃寒嘔吐痰生膈,服下胸中氣自寧。
和胃二陳煎,炒乾姜(一錢),砂仁(五分),陳皮,製半夏,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七分),治胃寒生痰,噁心嘔吐,胸膈滿悶,噯氣等證。夫胃者,為後天生氣之源,凡人自有生以來,莫不賴此胃中之生氣,以為生長。故《經》云:有胃則生,無胃則死。而常賴腎中之真火以為溫養。
若火土衰微,一遇寒邪,則痰生飲聚,於是嘔惡痞悶等證所由來矣。然嘔惡痞噯等疾,雖皆為胃病,而寒、熱、虛、實皆有之,更須察其脈,辨其舌,詳審病源而施治,否則毫釐千里,遺誤實多。此方以乾薑入胃散寒,砂仁入胃理氣,寒散氣調,再以二陳化痰蠲飲,治胃寒而不甚虛者,為合法耳。
白話文:
【和胃二陳煎(景嶽)】
這是一個新的配方稱為和胃二陳煎,主要成分包括炒過的乾薑以及砂仁。對於因胃部受寒導致的嘔吐,或是痰多卡在胸口的情況,服用此藥後,能讓你胸中的氣順暢,感到平靜。
和胃二陳煎的主要成分有炒乾薑(約3克)、砂仁(約1.5克)、陳皮、炮製過的半夏、茯苓(各約6克)、炙甘草(約2.1克)。主要用於治療胃部受寒生痰,感到噁心嘔吐,胸口悶堵,以及打嗝等症狀。
胃部是人出生後生命活力的來源,自從人出生以來,我們的生命成長都離不開胃部產生的能量。因此古書上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而胃部功能正常,又需仰賴腎臟中的真火來溫暖調養。
然而,一旦胃部的火氣和土氣衰弱,遇到寒涼侵襲,就會導致痰液生成,飲食積聚,引發噁心、脹滿等症狀。雖然噁心、脹滿、打嗝這些疾病都是胃部問題,但其中可能包含寒、熱、虛、實等不同情況,需要仔細觀察脈象,辨識舌苔,詳細判斷病因,然後對症下藥。否則,稍有差池,結果可能相差千里,造成的誤診會很多。這個配方使用乾薑進入胃部散寒,砂仁進入胃部調理氣機,寒氣散去,氣機調和,再配合二陳湯化痰利水,適合治療胃寒但不是很虛弱的情況,這樣使用才合乎醫理。
3. 消導之劑
消者,消其積。導者,行其氣、導其滯也。凡人之臟腑、經絡,氣血通暢流行,纖毫不滯。一有停阻,則無形之邪,挾有形之痰、血、飲食,互相搏結,稽留不去。如是則氣道不利,日以滋盛,則為積、為聚、為癥、為瘕,種種諸證,所由來也。然考其停阻之由,皆由脾虛不能運化所致。
夫脾者,具坤順之德,有乾健之能,消磨穀食,變化精微,和調五臟,灑陳六腑,為後天之源,為倉廩之本。凡人之有生以來,莫不賴此以為充長,或火力不足,或土德衰殘,失其運化之職,則停阻等病成矣。故古人於消導之劑,每每與補藥並行,以正氣不旺,邪滯終不得去。
若正氣不虛,驟為痰血邪滯所困者,原可純用攻消之法。一切峻劑,皆散見各門,此類均是緩攻平治等方,以及食積內留,並消補兼施之法,與夫雜治各積之所當知者,皆匯於此篇,學者參觀可也。
白話文:
[消化導滯的藥物]
「消」指的是消除體內的積聚。「導」則是行氣,也就是疏通氣機,讓身體的滯塞得以流動。正常來說,人體的臟腑、經絡,應該是氣血流通無阻的。但一旦發生停滯阻塞,就會讓無形的邪氣,結合有形的痰、血液、食物殘渣,相互糾結在一起,久久不散。這樣的話,氣道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情況愈演愈烈,就會形成各種疾病,如積聚、聚積、癥瘕等等。
進一步探討這些停滯阻塞的原因,大都是因為脾虛無法正常運化所導致的。
脾臟具有大地般的包容順應性質,同時也有強壯的運作能力,它負責消化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的精華,調和五臟,讓六腑運作順暢,是我們後天生命活力的來源,也是儲存養分的根本。自出生以來,我們的生命成長都仰賴脾臟的功能。但如果脾胃功能不足,或是脾臟本身的運作力下降,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就會產生停滯等問題。因此,古人常會在使用消導藥物時,搭配補益藥物,因為如果體內正氣不足,邪氣和滯留物就無法徹底清除。
然而,如果是體內正氣尚未虛弱,突然被痰、血液等異物困擾的情況下,原本可以單純使用消導的方法。一些劇烈的藥物,分散在各個治療範疇中,而這部分所提到的,多是較溫和的消導方劑,以及因飲食過量而引起的內部滯留,同時需要消導和補益的治療方法,以及各種積聚的綜合治療方式,這些都在這篇章節中有詳細的介紹,供學習參考。
4. 香砂枳朮丸
香砂枳朮夏陳皮,六品相和治法奇。理氣寬胸痰飲去,助脾消導用之醫。
香砂枳朮丸,白朮(三兩土蒸),枳實(一兩麩炒),製半夏,陳皮,木香,砂仁(各一兩),荷葉包陳米飯,煨乾為丸。治飲食停滯,痞悶不消,或痰、或氣阻塞等證。凡醫者之治病也,必先定其為外感、為內傷。而內傷之中,又必論其有餘,不足。夫七情勞倦,皆為不足;飲食痰血,皆為有餘。
即飲食痰血中,亦有屬虛、屬實。實者固當攻擊,虛者則當消而去之。枳實破滯削堅,行胃中之氣,化胃中之食,能消能磨,無所不至。然必以白朮補脾之元氣,助脾之健運,而贊輔之。積之所停,氣必為滯,故以香、砂理之。氣滯則痰必聚,故以橘、半化之。用荷葉燒飯為丸者,助清陽之氣上升,藉穀氣以和脾胃耳。
白話文:
【香砂枳朮丸】
香砂枳朮丸包含了六種成分,彼此配合得宜,療效神奇。它能調節氣機,舒緩胸悶,消除痰飲,幫助脾臟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是用來治療相關疾病的良藥。
此藥丸由以下成分組成:白朮(經土蒸處理,分量為三兩)、枳實(麩炒後,分量為一兩)、製半夏、陳皮、木香、砂仁(各一兩)。製作時,需用荷葉包裹陳米飯,再進行煨烤,使其乾燥後製成藥丸。
適用於飲食過量導致食物在胃中停留不消,或因痰、氣阻塞引起各種症狀的情況。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必須先判斷病因是外感還是內傷。而在內傷中,又須分辨病情是有餘或是不足。
情緒波動、過度勞累等情況通常屬於不足;飲食過量、痰多、出血等則屬於有餘。
即便是在飲食過量、痰多、出血等情況中,也可能存在虛弱或實證。對於實證,應採用攻伐的方法;對於虛證,則應採取消解和補益的策略。
其中,枳實具有破滯、削堅的作用,可以促進胃部氣機運行,加速食物消化。但為了避免消耗過多的元氣,必須配以白朮補充脾臟的元氣,增強脾臟的運轉能力。此外,木香和砂仁有助於調理氣滯問題,陳皮和製半夏則能化解痰濕。使用荷葉包裹陳米飯燒製成丸,能幫助清陽之氣上升,同時利用穀物的氣味調和脾胃。
5. 保和丸
保和丸內夏苓陳,查曲連翹菔子尋。曲糊作丸痰食去,麥芽湯下滯能清。
保和丸,山查(三兩),神麯(炒),茯苓,半夏(各一兩),陳皮,萊菔子(炒),連翹(各五錢),曲糊作丸,麥芽湯下。或以麥芽入藥亦可。治食積停留,腹痛痞滿,或泄瀉,或吐酸等證。此為食積痰滯,內瘀脾胃,正氣未虛者而設也。山查酸溫性緊,善消腥膻油膩之積,行瘀破滯,為克化之藥,故以為君。
神麯系蒸⿳冖八音而成,其辛溫之性,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辛甘下氣,而化面積;麥芽鹹溫消穀,而行瘀積。二味以之為輔。然痞堅之處,必有伏陽,故以連翹之苦寒散結而清熱。積鬱之凝,必多痰滯,故以二陳化痰而行氣。此方雖純用消導,畢竟是平和之劑,故特謂之保和耳。
白話文:
【保和丸】
保和丸的成分包括:山楂(三兩)、神麯(炒製,一兩)、茯苓(一兩)、半夏(一兩)、陳皮、萊菔子(炒製,一兩)、連翹(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後,以麯糊為基底製成丸狀,服用時可用麥芽湯送服。或者在製藥過程中加入麥芽亦可。
保和丸主要用於治療因食物積聚不化所導致的問題,如腹痛、胃脹、消化不良,或是腹瀉、反酸等症狀。這方藥是針對那些因為食物積滯和痰濕阻塞脾胃,但身體正氣尚未虛弱的人設計的。
山楂具有酸溫的特性,能夠有效消除肉類、油膩食物的積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堵塞,因此被作為主要成分。
神麯是通過特殊蒸煮過程製成,它辛溫的特性可以幫助分解過量的酒類和食物積滯。萊菔子味道辛甘,能下氣消食,對澱粉類食物的積滯有良好效果;麥芽則鹹溫,能幫助消化穀物,並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積滯,這兩種藥材作為輔助成分。
然而,對於固結的消化不良,可能伴有潛在的熱氣,因此使用連翹這種苦寒的藥材來散結並清除熱氣。當消化系統有積滯時,往往會伴有多餘的痰濕,所以使用陳皮和茯苓來化痰濕、調節氣機。雖然這個配方全是由消化引導的藥材組成,但其整體性質溫和,因此稱之為「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