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二 (2)
卷二 (2)
1. 藿香正氣散(局方)
藿香正氣二陳君,外感風寒內濕停。桔樸紫蘇白芷術,腹皮薑棗共相成。
藿香正氣散,藿香,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三兩),白朮(土炒),陳皮,半夏曲,桔梗,厚朴(薑製各二兩),甘草(一兩),每服五錢,加薑、棗煎。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寒熱頭痛,胸膈滿悶,及傷冷、傷暑、傷濕、瘧疾、霍亂吐瀉,凡感嵐瘴不正之氣者,並宜增減用之。夫四時不正之氣,與嵐瘴、瘧疾等證,無不皆由中氣不足者,方能受之。
而中虛之人,每多痰滯,然後無形之氣,挾有形之痰,互結為患。故此方以白朮、甘草補土建中者,即以半夏、陳皮、茯苓化痰除濕繼之。但不正之氣,從口鼻而入者居多,故復以桔梗之宣肺,厚朴之平胃,以鼻通於肺,而口達乎胃也。藿香、紫蘇、白芷,皆為芳香辛散之品,俱能發表宣里,辟惡祛邪;大腹皮獨入脾胃,行水散滿,破氣寬中;加薑、棗以和營衛、致津液,和中達表。如是則邪有不退、氣有不正者哉?
白話文:
【藿香正氣散(局方)】
藿香正氣散的主要成分是藿香,它在方中扮演著君藥的角色,用以對抗外感風寒和內部濕氣的滯留。此外,還包含紫蘇、白芷、大腹皮、茯苓(各自三兩)、炒過的白朮、陳皮、半夏曲、桔梗、薑製厚朴(各自二兩)、以及甘草(一兩)。每次服用量為五錢,並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
此方主要治療因外感風寒、內傷濕氣所導致的寒熱交錯、頭痛、胸悶,以及因寒冷、暑熱、濕氣、瘧疾或霍亂所引發的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對於受到不正常的氣候影響,如山間霧氣等病氣侵襲的人,可根據病情酌情增減藥量使用。一般來說,這些病症多半都是因為身體中氣不足所導致。
對於中氣虛弱的人,通常會有痰滯的情況,這時無形的氣會夾帶有形的痰,共同形成疾病。因此,此方以白朮、甘草來補充中氣,再以半夏、陳皮、茯苓來化痰除濕。然而,不正常的氣往往透過口鼻進入人體,所以方中加入宣肺的桔梗和平胃的厚朴,因為鼻子連接肺部,嘴巴通向胃部。
藿香、紫蘇、白芷均具有芳香味,能散發辛味,既能解表又能宣裡,有效避邪祛病。大腹皮專門作用於脾胃,可以排水去濕,破氣寬胸。另外,加入薑和棗以調和營養和衛生,促進津液生成,使中氣和諧,達到表裡合一的效果。如此一來,病邪自然消退,氣色也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