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9)

1. 大柴胡湯(仲景)

大柴胡湯表裡行,少陽邪熱結陽明。生軍枳芍黃芩夏,薑棗和營衛亦平。

大柴胡湯,柴胡(八兩),半夏(半升),芍藥(三兩),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擘),枳實(四枚),大黃(二兩酒浸),黃芩(三兩),治少陽傷寒結熱在裡,復往來寒熱者。以此兩解之。汪訒庵曰:此少陽、陽明藥也。表證未除,故用柴胡以解表;里證燥實,故用大黃、枳實以攻裡。

芍藥安脾斂陰,黃芩退熱解渴,半夏和胃止嘔,姜辛散而棗甘緩,以調營衛而行津液。此表裡皆治,下劑之緩者也。

白話文:

【大柴胡湯,內外兼治,能處理少陽經絡的邪熱及陽明經的結熱。

藥方成分包含:柴胡(約32克)、半夏(約8克)、芍藥(約12克)、生薑(約20克)、大棗(12顆去核)、枳實(4個)、大黃(約8克,需以酒浸泡)、黃芩(約12克)。適用於少陽經絡受寒,熱邪積聚在體內,伴隨寒熱交替的情況。這個湯藥可以同時處理表裡的問題。

汪訒庵表示:這是針對少陽經和陽明經的藥物。當表面症狀未完全消失,所以使用柴胡來解除表層的病痛;若體內症狀呈現燥熱實火,則使用大黃與枳實來攻擊體內病竈。

芍藥可安撫脾臟,收斂陰氣;黃芩能退燒解渴;半夏能調和胃部,止住嘔吐;薑辛味可散寒,棗甘則能緩和藥性,共同調節營衛,促進體內津液循環。這個湯藥是能同時治療表裡,屬溫和的排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