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一 (17)
卷一 (17)
1. 大陷胸湯(仲景)
大陷胸湯黃與硝,因加甘遂力為超。水邪熱陷相團結,病發於陽誤下高。
大陷胸湯,大黃(二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為末),先煮大黃,去滓,內芒硝,煮一二沸,內甘遂末。溫服。治太陽病表邪不解,而反下之,熱陷於裡。其人表有水飲停胸,以致水熱互結心下,滿而硬痛,手不可近,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成結胸胃實之證。以甘遂之行水,直達所結之處,而破其澼囊;大黃盪滌邪熱,芒硝咸潤軟堅。
三者皆峻下之品,非表邪盡除,內有水熱互結者,不可用之。
白話文:
【大陷胸湯(仲景)】
大陷胸湯組成黃耆、芒硝,再加上甘遂,使得藥效更強。此方適用於體內水分與熱氣糾結在一起的情況,特別是因為在陽性病發作時錯誤地使用了下法導致病情加重。
具體配方如下:大黃二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研磨成末。首先煮大黃,然後去掉渣滓,再加入芒硝煮一到兩個沸騰,最後加入甘遂末。溫熱服用。
主要治療太陽病表層病邪未被清除,反而誤用下法,導致熱氣陷入體內的情況。患者可能胸腔有水分停留,造成體內水分和熱氣在心臟下方互相糾結,形成胸脹且硬痛,手無法觸碰,並且排便困難,口舌乾燥並感到口渴,這就是結胸胃實的症狀。
甘遂具有排水效果,能直接作用於糾結處,打破水熱結合的狀態;大黃則能清除體內的邪熱,芒硝則有鹹潤軟化堅硬物質的作用。
這三種藥材都是強烈下瀉的成分,除非表面病邪已完全清除,且體內有水熱互結的情況,否則不應使用。
2. 小陷胸湯(仲景)
小陷胸湯治結胸,熱痰互結在膻中。黃連半夏瓜蔞子,先哲名方妙義通。
小陷胸湯,黃連(一兩),半夏(半升),瓜蔞(一枚),治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痰熱互結之證。前方因水熱互結,而成胃實不大便,硬滿而痛不可近者。故非大下不除,此則因痰熱互結,未成胃實。觀其脈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溫、散結豁痰,瓜蔞之甘寒潤燥滌垢,黃連之苦寒降火泄熱。此方以之治傷寒亦可,以之治雜病亦可。
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熱者,皆可兼而用之。
白話文:
【小陷胸湯(仲景)】
小陷胸湯主治結胸症狀,是由熱與痰相互結聚在心臟前區(膻中)所致。使用黃連、半夏和瓜蔞子這三種藥材組合,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其療效顯著。
小陷胸湯的配方包括:黃連(約30克)、半夏(約15克)、瓜蔞(一顆)。主要治療的是位於心臟下方的小範圍結胸,病人在該部位按壓會感到疼痛,且脈象呈現浮滑特徵,這是痰熱相結的表現。這種情況與由水熱相互結聚導致的胃實不通、大便祕結不同,後者需通過強烈的瀉下方法來解除。而小陷胸湯適用於痰熱相結,尚未形成胃實的情況。根據脈象浮滑,可以判斷病邪在上焦,因此,半夏的辛溫特性有助於散結豁痰,瓜蔞的甘寒能潤燥清潔,黃連的苦寒則能降火清熱。
此方對於治療感冒發燒同樣有效,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即使表證未解,但內部有痰熱的情況下,也可兼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