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二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6)

1. 小烏沉湯(局方)

小烏沉湯是局方,血瘀刺痛氣為殃。先煎香附甘烏藥,磨入沉香熱服良。

小烏沉湯,香附,甘草,烏藥,磨沉香衝入服之。治氣閃血瘀,心腹刺痛等證。夫閃氣一證,因氣機偶為阻滯,或跌僕,或折挫,氣道一阻,血亦不行,經絡之中,即為之痛如針刺之狀者。然氣滯為無形,雖阻而無跡,其痛不常在。故痛久不去者,必挾絡中之血,瘀結不行,乃能如此。

白話文:

小烏沉湯是治療血瘀刺痛的方劑,先煎香附和甘草,再磨入沉香,熱服效果好。此方適合治療氣閃血瘀,心腹刺痛等症狀。氣閃是指氣機阻塞,可能是因為跌倒、折挫等外力造成。氣道阻塞,血脈流通不暢,就會導致經絡疼痛,像是被針刺一樣。氣滯無形,雖阻礙氣血運行,但沒有明顯痕跡,因此疼痛不會持續存在。若疼痛久久不消,一定是因為血瘀阻塞在經絡中,無法流通,才會如此。

是以治此者,必先通絡中之血,而治血又必先理氣,以血不自行,氣行則血行也。此方全不用血藥,但以香附、烏藥,辛苦而溫,芳香而燥,專行氣分之品,可宣可散。沉香之降氣,上至天而下至泉,使表裡上下,無一毫留著,自然血自行而痛自消矣。用甘草者,痛則筋脈急而正氣傷,以和中而緩急也。

白話文:

所以治療這種病症,一定要先疏通經絡中的血液,而治療血液又必須先調理氣機,因為血液不能自行流動,氣機運行則血液也跟著運行。這個方子完全不用活血藥物,只用香附、烏藥,辛辣而溫熱,芳香而乾燥,專門走氣分藥物,能宣散又能發散。沉香具有降氣作用,上達天庭,下至泉湧,使表裡上下,毫無滯留,自然血液自行流動,疼痛自然消失。加入甘草是因為疼痛會導致筋脈緊縮,正氣受損,用甘草來調和脾胃,緩解筋脈緊縮。

2. 四七湯(金匱名半夏厚朴湯)

四七湯原金匱方,茯苓夏樸紫蘇姜。咽中痰結難吞吐,降逆宣中化吉祥。

四七湯,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蘇葉(二兩),生薑(五兩),治七情氣鬱,痰涎結聚,或咽中如有炙臠,咯不出,咽不下,胸滿喘急,或咳或嘔,或攻衝作痛。半夏、茯苓,化痰散結;厚朴入脾,以行胸腹之氣;紫蘇達肺,以行肌表之氣。氣順則痰除,故陳無擇《三因方》以此四味而治七情鬱結之證,《金匱》加生薑者,亦取其散逆宣中,通徹表裡,痰可行而鬱可解也。

白話文:

四七湯原本出自金匱要略,由茯苓、厚朴、紫蘇和生薑組成。它能治療因情緒郁結導致的痰涎凝結,感覺好像有塊炙肉卡在喉嚨,既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並伴隨胸悶喘不過氣、咳嗽或嘔吐、胸口疼痛等症狀。藥方中,半夏和茯苓能化痰散結,厚朴入脾,疏通胸腹之氣,紫蘇入肺,疏通肌表之氣。氣順暢了,痰自然會消,因此陳無擇的《三因方》也用這四味藥來治療七情郁結。金匱要略方劑中加了生薑,目的是散寒宣中,打通表裡,讓痰能夠排出,鬱結也能解除。

3. 旋覆代赭湯(仲景)

旋覆代赭湯參草,生薑半夏和大棗。傷寒汗下病難除,噫氣時升胸腹飽。

旋覆代赭湯,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之證。夫《傷寒》既云解後,則無邪可知。但既經發汗、吐、下,則正虛亦可知。正虛無邪而心下痞硬者,其必因素有之痰涎,虛而不化,遏鬱氣道而不通,故時欲噫氣以伸之。旋覆花能斡旋胸腹之氣,軟堅化痰,而以半夏之辛溫散結者協助之。

白話文:

旋覆代赭湯是由旋覆花、代赭石、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和大棗組成,用於治療傷寒發汗後,出現嘔吐、腹瀉,解表後心下痞硬,嗳气不除的症狀。這個方子主要針對傷寒病發汗、吐瀉後正氣虛弱,痰涎阻滯氣道,導致心下痞硬、嗳氣不出的情況,旋覆花可以調和胸腹之氣,軟化痰液,半夏辛溫散結,輔助旋覆花的作用。

虛則氣上逆,故以代赭之重以鎮之。然治病必求其本,痞硬、噫氣等疾,皆由正虛而來,故必以人參、甘草補脾而安正,然後痰可消、結可除,且旋覆、半夏之功,益彰其效耳。用薑、棗者,病因傷寒汗、吐、下後而得,則表氣必傷,藉之以和營衛也。

白話文:

當身體虛弱時,氣就會上逆,所以要用代赭石的重量來鎮壓它。然而,治病一定要尋求根本,痞硬、噫氣等疾病,都是因為正氣虛弱所致。因此必須用人參、甘草來補脾胃,使正氣安穩,然後痰才能消、結才能除,而且旋覆花、半夏的功效也能更顯著。使用薑、棗是因為患者因傷寒而發汗、嘔吐、腹瀉後導致病症,所以表氣必定受傷,藉此來調和營衛之氣。

4. 理血之劑

血者,陰也,賴飲食之甘旨,生長津液,變化而為赤者也。理者,調理之以復其常度也。凡人在母腹中,即賴母腹中之血,以為護養。及至一離母腹,即謂之後天。故自有生以來,莫不賴此脾胃水穀,以為生氣、生血之源。人之一身,氣血而已,氣陽而血陰,衛乃氣之所發,營乃血之所流。

兩者相併不悖,一有偏勝,則病起矣。《內經》有云:營者,水穀之精也。調和於五藏,灑陳於六腑,乃能入於脈也。生化於心,總統於脾,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靡不由此也。注之於脈,充則滑而少則澀,生旺則諸經恃此長養,衰竭則百脈由此空虛。

白話文:

血液屬於陰性物質,靠飲食中的甘美之物,滋生津液,轉化成紅色。調理,就是調整它,使其恢復正常狀態。人還在母親腹中時,就依靠母體的血液來滋養。出生後,就稱為後天。所以,從出生以來,人無不依靠脾胃消化水谷,作為生氣和血液的來源。人的一生,就是氣血而已,氣屬陽,血屬陰,衛氣是氣的發散,營血是血的流動。

兩者互相依存,不相互排斥,如果一方過於旺盛,就會生病。《內經》中說:「營氣是由水穀的精華構成,在五臟中調和,在六腑中運行,才能進入脈絡,由心臟生成,由脾臟統攝,由肝臟貯藏,由肺臟宣散,由腎臟排泄,滋養全身。眼睛得到營氣才能看見,耳朵得到營氣才能聽見,手得到營氣才能抓握,腳得到營氣才能行走,出入升降,濡潤宣通,沒有不依靠營氣的。營氣注入脈絡,充足則滑利,不足則澀滯,生機旺盛則全身經脈靠此滋養,衰竭則全身經脈由此空虛。」

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血者,難成而易虧,可不謹養乎!陰氣一傷,諸變立至,妄行於上則吐衄,妄行於下則腸風,衰涸於內則虛勞,枯槁於外則消瘦,移熱膀胱則溺血,陰虛陽搏則崩中,濕蒸熱瘀則血痢,火極似水則色黑。熱勝於陰,發為瘡瘍;濕滯於血,則為癮疹;凝澀於皮膚,則為冷痹。

蓄血在上則善忘,蓄血在下則如狂。跌僕損傷則瘀惡內聚。此皆失於攝養,變為諸病者,故彙集十餘方為一門,其於或補養、或調經,皆於各門中互錄,學者前後參觀可也。

白話文:

血液充盈,身體就會健壯;血液衰弱,身體就會虛弱。血液不容易生成,卻容易損耗,難道不應該小心保養嗎?陰氣受損,各種病症就會立刻出現。血液妄行於上則會吐血或鼻出血,妄行於下則會患腸風,內虛衰涸則會虛勞,外枯槁則會消瘦,移熱於膀胱則會血尿,陰虛陽亢則會崩漏,濕熱瘀滯則會血痢,陰虛火旺則會面色發黑。

熱勝過陰,就會導致瘡瘍;濕氣停滯於血液,就會導致癮疹;血液凝滯於皮膚,就會導致風寒痹症。

血液蓄積在上則容易健忘,血液蓄積在下則會像發狂一樣。跌倒撞傷則會導致瘀血內聚。這些都是由於沒有好好保養,導致疾病發生。因此,我彙集了十餘種方劑,歸納為一個門類,其中有些方劑用於補養,有些方劑用於調經,它們都可以在不同的門類中互相參閱,學習者可以前後對照,互相參觀。

5. 犀角地黃湯(濟生)

犀角地黃芍藥丹,血瘀胃熱外生斑。傷寒溫疫邪乾血,對證施方不用刪。

犀角地黃湯,鮮生地(一兩五錢),白芍(一兩),丹皮,犀角(各二錢五分),治時邪溫疫,胃火熱盛,吐血衄血,漱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及陽毒發斑等證。夫為邪迫血妄行一證,不特吐與衄之當分,即吐與咳亦宜細辨。咽與喉二管,各自不同。喉在前而咽在後,喉通肺而咽通胃,故吐血出於胃,咳血出於肺。

衄血出於經,所謂衄者,因經中之血,走而不守,隨氣而行,火氣急迫,故隨經直犯清道,上腦而出於鼻也。其存胃中者,為守營之血,守而不走,或胃虛不能攝血,或為火逼,故嘔吐從咽中而出也。其從肺竅而出於喉者,亦因火載血上,故為咳為嗽也。是以吐血之熱在腑,咳血之熱在臟,衄血之熱在經,三者各不相同,其為火迫則一也。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由鮮生地、白芍、丹皮和犀角組成,主要用於治療時疫、胃火旺盛、吐血、鼻出血、便血、血瘀發狂、口渴不想喝水等症狀。 這種病症是由於邪氣逼迫血液亂流引起的,不只是吐血和鼻出血,咳嗽帶血也要仔細分辨。 咽喉是兩個不同的管道,喉嚨在前面,咽喉在後面,喉嚨連接肺部,咽喉連接胃部,所以吐血是胃部的問題,咳血是肺部的問題。 鼻出血是經脈的問題,因為經脈中的血液不守經脈,隨著氣血亂竄,火氣旺盛,所以經脈中的熱氣直衝上腦,從鼻子流出來。 胃裡的血液是守衛身體的血液,應該保持在體內,如果胃虛弱不能收攝血液,或被火氣逼迫,就會從咽喉嘔吐出來。 從肺部流出的血液,也是因為火氣帶著血液向上,導致咳嗽或喘氣。 所以,吐血的熱氣在腑臟,咳血的熱氣在臟器,鼻出血的熱氣在經脈,三者不同,但都是因為火氣逼迫造成的。

至於便血、溺血、蓄血等證,各有虛實成病之源,又不可概作火論。犀角大寒而屬水,其角稟至高輕靈之性,能清心、肺、胃家之邪熱,下歸於腎;協之以丹皮,辛苦而寒,退血中之伏火。犀角之寒,治其源也;丹皮之寒,疏其流也。源流既清,則血自不妄行。然血既妄行,營必傷而陰必耗,故加生地、芍藥以養陰而護營也。

白話文:

關於便血、尿血、積血等症狀,各有虛實不同的病因,不能一概而論為火熱所致。犀角性寒且屬水,其角天生至高輕靈,能清心、肺、胃部的邪熱,最終歸於腎臟;搭配丹皮,味苦辛性寒,能退去血中潛藏的熱邪。犀角的寒性,針對病源進行治療;丹皮的寒性,則疏通病邪的流動。病源和病邪的流動都被清除了,血液自然不會妄行。然而,血液妄行必定會傷及營氣,耗損陰液,因此再加入生地、芍藥以滋養陰血,保護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