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二 (3)
卷二 (3)
1. 半夏瀉心湯(仲景)
半夏瀉心連草芩,乾薑大棗並人參。中虛邪陷因成痞,苦降辛開病乃亨。
半夏瀉心湯,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炙甘草,人參,乾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治傷寒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若表邪內陷,胸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此湯主之。夫痞之為病,皆由表邪乘虛陷里,與胸中素有濕濁,交相互結所致。表證既無,不必復用表藥;裡氣又虛,又不得不兼顧其里。
然邪既互結於胸次,必鬱而為熱,所謂痞堅之處,必有伏陽,故以芩、連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濕熱為病者,皆可用之。但濕濁黏膩之氣,與外來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藥所能去,故必以乾薑之大辛大熱以開散之。一開一降,一苦一辛。而以半夏通陰陽,行濕濁,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
用甘草、人參、大棗者,病因裡虛,又恐苦辛開泄之藥過當,故當助其正氣,協之使化耳。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仲景)】
半夏瀉心湯的成分包括: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炙甘草、人參、乾薑(各三兩)、以及大棗(十二枚)。這帖藥方主要治療的是傷寒引起的嘔吐及發燒的症狀。
當柴胡湯的所有病症都呈現,卻使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導致表層的病邪向內侵入,造成胸部飽脹但不痛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痞」,這種情況,半夏瀉心湯可以發揮療效。
「痞」這種疾病,通常是因為表層的病邪乘著體內虛弱時深入體內,加上原本就存在的濕熱氣息,在體內互相纏繞結聚所導致。既然表面的病症已經消失,就不需要再使用表層治療的藥物;但體內的氣息又虛弱,所以必須要照顧到體內的狀況。
然而,當病邪在胸口互相纏繞,勢必會形成熱氣,也就是所謂的「痞堅」部位,必定存在潛藏的熱量,因此使用黃芩、黃連的苦味來降低熱氣,寒涼的屬性來清除熱氣。而且,這兩種藥材都有燥性的特性,只要是濕熱造成的疾病,都可以使用。但是,當濕熱的氣息與外界的病邪混在一起,單靠苦味降低或直接排出的藥物無法解決,所以必須使用乾薑的大辛大熱的屬性來打散它們。一開一降,一苦一辛,再加上半夏調和陰陽,排解濕熱,散發病邪,和胃止痛,達到治療「痞」的效果。
至於使用甘草、人參、大棗的原因,是因為病源來自體內虛弱,同時也擔心苦辛開泄的藥物使用過度,所以需要增強體內的正氣,幫助藥物轉化吸收。
2. 四逆散(仲景)
四逆散為陽厥方,少陰傳熱四肢涼。柴胡枳芍和甘草,細味傷寒貴審詳。
四逆散,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上四味各等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治少陰病陽邪傳裡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等證。夫少陰病而見四肢厥冷,似乎直中陰寒之證。然直中陰寒者,決無許多或然之證。因寒屬陰而熱屬陽,陽主動而陰主靜也。
此條即於或然證內,故可必其為傳經之邪。少陽為陽樞,少陰為陰樞,兩者為陰陽之樞鈕。是以小柴胡湯條內所載或然之證,與此相同,然則此條之邪,定自少陽傳來,可想矣。故仍以柴胡自陰而達陽,邪自表而里者,仍自里而出表,使無形之邪,從茲解散。然邪既自表而里,未免有形之痰食留戀,其邪結不開,邪終不能盡徹。
故以枳實破結除痰,與柴胡一表一里,各得其宜,而以芍藥、甘草護陰和中,相需相濟,自然邪散厥回耳。
白話文:
[四逆散(仲景)]
四逆散是用於治療陽厥的處方,適用於少陰經熱邪影響導致四肢冰涼的情況。主要成分包括柴胡、枳實、芍藥和炙甘草,這四種藥材份量均等,研磨過篩後,每次服用時以溫水調和一匙量,每日三次。此方適用於少陰病邪熱傳入體內,導致四肢冰冷,伴有咳嗽、心悸、小便不暢、腹部疼痛等症狀。
患者四肢冰冷看似是典型的陰寒症狀,但如果是直接的陰寒入侵,就不會伴隨那些多樣的可能症狀。因為寒冷屬陰,熱屬陽,陽性物質活動力強,陰性物質則較靜止。
本條文中提到的這些可能的症狀,可以確信是由於邪熱沿著經絡傳播所致。少陽經是陽性的樞紐,少陰經是陰性的樞紐,兩者是陰陽轉換的關鍵。因此,小柴胡湯條目中記載的可能症狀與此相似,可以推測此處的邪熱必定是從少陽經傳來。所以,我們仍然使用柴胡,讓它從陰到陽,將邪熱從體內引出,使無形的邪熱得以消散。
然而,邪熱一旦由表及裏,不免會有實質的痰食滯留,使得邪熱凝結不散,邪氣無法完全清除。因此,加入枳實以打破凝結,消除痰食,與柴胡一外一內,各自適應其作用,再配合芍藥和甘草保護陰氣,調和中焦,互相補充,邪氣自然就會散去,四肢冰冷的情況也會恢復正常。]
3. 進退黃連湯(喻嘉言)
進退黃連喻氏方,桂枝參夏棗乾薑,緣因上下成關格,握運中樞透達良。
進退黃連湯,黃連(薑汁炒),乾薑(炮),製半夏,人參(人乳拌蒸各一錢半),桂枝(一錢),大棗(二枚),此即仲景黃連湯以大棗易甘草也。喻氏治關格證,上則嘔吐不納,下則二便不通。用此方或進或退,猶握樞而運,使之透達於上下。蓋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如《傷寒論》之胸中有熱、胃中有寒之意。
故其治格之盛者,當進而從陽,本方俱不用制,水煎溫服。如關之盛者,即退而從陰,方中黃連減半,或加肉桂五分。其意以人參、大棗,坐鎮中樞,半夏能和胃而通陰陽,於是飲入胃中,聽胃氣之敷布,或協黃連以除其上熱,或偕薑、桂以溫其下寒。然此法止可治有邪之關格,若由噎膈反胃,陰枯液涸而成關格者,又非此方可治也。
白話文:
【進退黃連湯(喻嘉言)】
進退黃連湯是喻嘉言的方子,藥材包括黃連(薑汁炒)、乾薑(炮)、半夏、人參(人乳拌蒸各一錢半)、桂枝(一錢)、大棗(兩枚)。這方子是根據張仲景的黃連湯,只不過把甘草換成了大棗。
喻嘉言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關格」這種病症,症狀上可能出現嘔吐不能吞食,下可能大小便不通。使用這個方子時,可以根據病情的輕重增減藥量,如同操控樞紐,讓藥效能夠在身體的上下部位都發揮作用。因為「關」表示無法小便,「格」則指嘔吐逆反,類似《傷寒論》中描述的胸中有熱、胃中有寒的情況。
對於嚴重的「格」症,應該增加藥量以順應陽氣,原方中的藥材都不需特別處理,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是「關」症較嚴重,則要減少黃連的用量一半,或添加五分肉桂。其原理是用人參、大棗穩定中樞,半夏可以調和胃部,幫助陰陽平衡。這樣一來,藥物進入胃中,就能依靠胃氣的運行,或配合黃連去除上焦的熱,或與薑、桂一同溫暖下焦的寒。然而,這種療法只能用於有病邪導致的「關格」,如果是因為噎膈、反胃等導致陰液枯竭造成的「關格」,就不能單靠這個方子來治療了。
4. 理氣之劑
氣者,人身之元氣也,自上而下,自表而里,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無不一氣貫通。故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於是六淫之邪外侵,七情之病內起,無有不關於氣者。氣病則血亦病,是以治血必先治氣,未有血病而氣不病者,即血虛一證,尚且以補氣為主。
且人之一身,有形者皆屬於陰,惟有此氣屬陽;若無此氣,則一團陰魄,豈尚能溫暖一身,而日用動作哉。修煉家有云:分陰不盡則不仙,分陽不盡則不死。由是觀之,氣病則諸病從生矣。即以其諸病之因於氣者論之,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百病多生於氣也。全在醫者調之得宜,無過,無不及,以致於平。
氣冷者溫之,熱者清之,上逆者降而下之,下陷者舉而升之,鬱則開之,虛則補之,如是,則理氣之法,亦思過半矣。
白話文:
[理氣之劑]
氣,是人體中的根本能量,它從上至下,從外到內,貫穿五臟六腑,四肢九竅,無處不在。因此,陽氣就像是天上的太陽。一旦失去平衡,就會減損壽命且光華不再,這時,外來的六種病邪會侵入身體,內部也會因七情所引起的疾病開始產生,所有的病狀都和氣息息息相關。氣息異常,血液運行也會跟著出問題,所以治療血液問題前必須先調整氣息,沒有血液病而氣息正常的例子並不存在,即使只是血虛這種症狀,治療上還是要以補氣為主要目標。
再說,人體所有有形的組織都屬於陰性,唯有氣息是屬陽性的;如果沒有氣息,人就只是一具冰冷的軀殼,怎麼可能還能保持溫暖,進行日常活動呢?修煉的人說過:陰性元素不完全消散就不能成仙,但只要有一絲陽性元素存在就不會死。由此看來,氣息異常會引發各種疾病。若論及因氣息引發的各種疾病,例如生氣時氣息上衝,高興時氣息放鬆,悲傷時氣息消失,恐懼時氣息下沉,寒冷時氣息收縮,燥熱時氣息宣洩,驚嚇時氣息紊亂,勞累時氣息消耗,思考時氣息凝結,九種氣息狀態不同,百種疾病大多由此而生。醫生的工作就在於適當地調節,不過度,也不不及,使身體達到平衡。
對於氣息冷淡的,要溫暖它;氣息過熱的,要清涼它;氣息上升過快的,要降下來;氣息下陷的,要提升它;氣息鬱悶的,要打開它;氣息虛弱的,要補充它。這樣做,那麼調整氣息的方法,也就掌握了一大半了。
5. 補中益氣湯(東垣)
補中益氣出東垣,氣陷中虛邪外於。參朮升柴歸草等,陳皮薑棗炙耆傳。
補中益氣湯,蜜炙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冬朮(五分土炒),當歸(五分),陳皮(五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治中氣不足,營衛衰弱,易感風寒,頭疼身熱,及煩勞內傷,清陽下陷等證。人身中真陽之氣,雖藏於兩腎之中,然自有生以來,莫不藉脾胃以為充長,故東垣發脾胃論,言之最詳。若脾胃一虛,則陽氣生化之源衰少,且所以為之敷布而運行者,亦失其權。
於是陽氣下陷,衛氣不固,則外邪易感。但此等寒熱,皆邪少虛多之候,自當補正以御邪。若因表證而僅用表藥,則失之過矣。方中參、朮、甘草,大補脾胃中氣,恐補藥多滯,故加陳皮以宣利之。黃耆益衛氣而達表,當歸和血脈而調營。升麻升脾胃之清氣,從右而上,以達於表;柴胡升肝膽之清氣,從左而上,以達於表。
加之以薑、棗和營衛,開腠理,致津液,御邪扶正,兩者兼優。此東垣治勞倦內傷之法,假之以治外感者也。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東垣)】
補中益氣湯源自東垣,適用於氣力衰弱,身體中氣不足,導致外邪容易侵入的情況。此方由蜜炙黃耆、人參、炙甘草、炒過的白朮、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組成。
這款湯藥用於治療中氣不足,營養和防禦系統衰弱,易受風寒影響,出現頭痛、身體發熱,以及因勞累導致內傷,或是清陽之氣下陷等症狀。人體中的真正陽氣,雖然藏在雙腎,但從出生以來,都需要依靠脾胃來滋養成長。因此,東垣在《脾胃論》中對此有詳細的闡述。一旦脾胃虛弱,生化陽氣的根源就會減弱,負責運行和散佈的功能也會失調。
此時,陽氣下陷,防禦能力下降,外界病邪容易入侵。但這種寒熱的現象,多是邪氣少而虛弱的表現,應該通過增強體質來抵禦邪氣。如果只是針對表面症狀使用解表藥物,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方中的人參、白朮、甘草能大補脾胃中氣,為了防止補藥過於滯重,加入陳皮幫助消化。黃耆增強防禦力,幫助身體抵禦外邪,當歸調節血液循環,協調營養。升麻提升脾胃的清氣,由右側向上,達到表層;柴胡提升肝膽的清氣,由左側向上,達到表層。
加上薑、棗,調和營養和防禦系統,打開毛孔,促進水分代謝,既能抵抗邪氣,又能輔助正氣,兩者兼顧。這是東垣治療勞累和內傷的方法,也可以用來治療外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