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一 (11)
卷一 (11)
1. 大青龍湯(仲景)
湯名取義大青龍,表盛胸煩汗不通。麻杏甘膏薑棗桂,疏邪解熱妙無窮。
大青龍湯,麻黃,桂枝,甘草(各二兩),杏仁(四十粒去皮尖),石膏雞子大(一塊),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治太陽病風寒外盛,陽氣內郁,表不解而無汗煩躁,發熱惡寒,頭疼身痛等證。夫邪之來也,正氣不與之兩立,必發熱以拒之。而人稟陰陽之氣,各有偏勝不同。
陽盛之人,外為風寒驟加,則陽氣內鬱而不伸,故見躁煩不寧之象。然陽氣抑鬱,何由得汗?雖用麻黃、桂枝,表亦終不能解。一若亢龍有悔,欲雨何來?必以石膏之甘寒,清其內煩,解其鬱熱,使其陽氣暴伸,表裡通暢,然後雲行雨施,一汗而解也。
先哲每謂石膏可以解肌,殊不知甘寒質重之物,止有清裡之能,不過熱除表解之意,皆由前人鑿分桂枝湯治風傷衛,麻黃湯治寒傷營,大青龍湯治風寒兩傷營衛,均為解表之方,遂致後人誤會者多耳。此方即麻黃湯之變劑,因其內有鬱熱,故加石膏,欲其和營衛、致律液,故用薑、棗。
學者神而明之,自可得其理矣。
白話文:
這款藥方被命名為大青龍湯,其名稱寓意深遠,主要用於治療表症嚴重,胸部感到煩悶,汗腺堵塞無法排汗的情況。藥方成分包括麻黃、桂枝、甘草各二兩,杏仁四十粒(去皮尖),雞蛋大小的石膏一塊,生薑三兩,以及十二枚大棗。這款藥方主要針對太陽病,因外感風寒過盛,體內陽氣受阻,表層肌膚未能正常散熱,導致無汗、煩躁、發燒、畏寒、頭痛及身體疼痛等症狀。
當邪氣侵入,身體的正氣會與之對抗,進而產生發燒現象。人體內的陰陽二氣,各有其強勢所在,情況各異。
對於陽氣旺盛的人來說,一旦遭遇風寒突襲,體內的陽氣便會受到壓抑,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症狀。然而,陽氣被壓抑,如何能順利出汗?即使使用麻黃、桂枝,表層肌膚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這就像一條高飛的龍,即便想要下雨,卻找不到水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使用具有甘寒特性的石膏,以清除內心的煩惱,解除體內的鬱熱,讓陽氣得以充分展現,使表裡通暢,最終達到如雲行雨降,一汗而解的效果。
前輩們常說石膏能調節肌肉,但事實上,這種甘寒且質地沉重的物質,僅有清理體內熱度的能力,並非單純為了消除表面的熱度。這些觀點,都是基於前人將桂枝湯視為治療風邪傷衛的藥方,麻黃湯視為治療寒邪傷營的藥方,大青龍湯則是治療風寒同時傷害營衛的藥方,認為這些藥方均為解表藥方,結果導致後世對此產生了許多誤解。實際上,大青龍湯就是麻黃湯的一種變化版,由於體內存在鬱熱,所以添加了石膏,意在和諧營衛、促進津液分泌,因此使用了薑和棗。
學者們應深入理解,自然能領悟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