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四 (3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0)

1. 保嬰出痘方(福幼編)

保嬰出痘有良方,福幼編中宜審詳。芥穗銀花生地草,桃紅歸芍共煎湯。更須原落臍中帶,炙研湯調服下良。次日便能標點見,此身可保永無殃。

保嬰出痘方,生地,當歸,赤芍(各二錢),金銀花,紅花,桃仁,荊芥穗(各一錢),生甘草(五分),上藥八味,秤足,用水二茶杯,煎至一杯。再用小兒本人落下臍帶二、三寸,炭火瓦上焙乾,研末入藥,盡日內陸續與小兒服完。次日即出痘點,三日收功,不灌膿亦不結痂。

須在小兒初生十八日內服之有效,過十八日外,則不驗矣。夫痘瘡之發,悉由胎毒,故為人之所難免。然昔之出痘皆因時邪感召而起,所出者每多重險。厥後種痘之法行,於是可擇小兒無病之時種之,以痘苗相引而出,乃保全者多,可謂奪天地之化工矣。考痘之所以出、所以痂,始終皆賴營血為之主持,若血不虛不滯,則自然順而且吉。

故方中生地、歸、芍益其虛,桃仁、紅花行其滯,銀花、甘草解其毒,而以荊芥穗從營透表,以達之於外。然無所引之物,則深藏之胎毒何由領出?故特用本人落下之臍帶,同氣相求,以為導引。且臍帶為生命之蒂,元氣所繫,其陰陽未剖之前,先具此物,靈通呼吸,混合太虛,較痘苗尤為功大耳。

白話文:

【保嬰出痘方(福幼編)】

這是一種用來幫助嬰兒順利長出痘疹的良方,詳細記載於「福幼編」中。主要成分包括生地、當歸、赤芍(各約7.5克)、金銀花、紅花、桃仁、荊芥穗(各約3.75克)、生甘草(約1.8克)。將這些藥材按量秤好,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另外,取嬰兒出生時掉落的臍帶二到三公分長,放在瓦片上用炭火烤乾,研磨成粉末,混入煎好的藥湯中。在一天內,陸續餵嬰兒喝完這碗藥湯。隔天,痘疹就會開始出現,三天後,痘疹就會消退,不會化膿也不會結疤。

必須在嬰兒出生十八天內服用纔有效果,超過十八天後,就沒有作用了。痘疹的發生,都是因為胎兒期的毒素所致,這是每個人都難以避免的。過去,痘疹的出現通常是由當時的病毒引起,往往病情嚴重。後來,接種痘苗的方法被發明,可以在嬰兒健康時接種,利用痘苗引發痘疹的產生,這種方法讓許多人得以安全度過,可說是改變了自然界的規律。研究顯示,痘疹的出現和結疤,全程都需要血液中的營養成分來維持,如果血液充足且流動順暢,痘疹就能自然平穩地發展。

因此,這個處方中,生地、當歸、赤芍補充血液,桃仁、紅花促進血液循環,金銀花、甘草排毒,荊芥穗則幫助血液由內而外運行。然而,若無引導物,深藏在胎兒期的毒素如何排出呢?因此,特別使用嬰兒出生時掉落的臍帶,由於它與嬰兒有著相同的氣質,可以作為引導物。臍帶是生命的根基,連接著元氣,在陰陽未分前,它已存在,能靈敏地呼吸,與宇宙的能量融合,比痘苗更具有強大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