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機》~ 正文 (25)
正文 (25)
1. 防己黃蓍湯(方從外臺)
防己四兩(六分。)黃蓍五兩(七分五釐。)朮、生薑各三兩。大棗十四枚(各四分五釐。)甘草二兩(三分。)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以水一合八勺。煮取六勺。)
水病。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水病。小便難。腰以下腫或及陰難屈伸者。(仲呂)
白話文:
防己黃耆湯的配方如下:防己使用四兩(換算約為六分),黃耆用五兩(約為七分五釐),白朮和生薑則各需三兩,大棗要十四枚(每枚約為四分五釐),最後甘草需二兩(約為三分)。
將上述六種藥材,加入六升的水煮沸,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汁,再分三次溫熱服用。(亦可將水份量調整為一合八勺,煮至剩餘六勺的藥汁服用。)
此方適用於水病患者,症狀包含脈搏浮動,身體沉重,容易出汗且畏風。
同樣地,若患有水病導致小便困難,腰以下部位出現水腫,甚至影響到生殖器,使活動受限,屈伸困難者,也能使用此方。(仲呂註解)
2. 枳實芍藥散
枳實、芍藥、各等分。
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匙。日三服。並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腹痛煩滿者。(夷則)
白話文:
藥方名稱:[枳實芍藥散]
藥物組成與比例:枳實和芍藥,兩者份量相同。
製作方法:將上述兩種藥材研磨成粉末。
用法與用量:每次服用的劑量為方寸大小的湯匙一匙,每日服用三次。
主治症狀:此藥方主要治療癰膿病症,服用時應搭配麥粥一同下嚥。
適用症狀:適用於腹部疼痛且感覺悶脹不適的情況。 (注:括號內的「夷則」為古代音樂調式之一,這裡可能指的是特定的病情階段或類型)
3. 枳朮湯
枳實七枚(二錢二分。)術二兩(六分。)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耎即當散。(以水一合。煮取六勺。)
心下痞堅。小便不利者。
或心下滿痛。小便不利者。(仲呂)
白話文:
[枳朮湯]
所需藥材為:枳實七個(約二錢二分),白朮二兩(約六分)。
將上述兩種藥材用水五升來煎煮,煮至剩三升後,分三次溫熱服用。服用後腹部應會感到舒緩。(另一說法是以水一合煮至剩六勺服用)
適用於心臟下方有脹滿堅硬感,且小便排泄不順的情況。
或是心臟下方有飽脹疼痛感,且小便排泄不順的情況。(仲呂)
4. 排膿散
枳實十六枚(一錢六分。)芍藥(六分。)桔梗(二分。)
上三味。杵為散。取雞子黃一枚。以藥散與雞黃相等揉和。令相得。飲和服之。日一服。
瘡癰痛而欲膿潰者。(梅肉)
白話文:
【排膿散】
成分:枳實十六個(約一錢六分)。芍藥(約六分)。桔梗(約二分)。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取一個雞蛋的蛋黃,將藥粉與蛋黃以等量混合,搓揉均勻,使二者充分融合。用飲料調和後服用,每日一次。
此藥適用於瘡癰疼痛且有膿腫趨勢的情況。
5. 桂枝枳實生薑湯
桂枝、生薑各三兩(九分。)枳實五枚(一錢五分。)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心中痞逆滿心痛者。
逆滿吐出水不受水藥者。(消塊或南呂)
白話文:
【桂枝枳實生薑湯】
這帖藥方中,桂枝和生薑各用9克,再加入5個枳實(約4.5克)。
將以上三種藥材,用1200毫升的水來煎煮,煮至剩下900毫升的藥汁。然後將藥汁分成三次溫熱服用。(另一種說法是用較少量的水,即180毫升,煮至剩下108毫升的藥汁服用。)
此方適用於心中感覺痞悶、氣逆、胸口滿悶及心痛的情況。
另外,對於因胃部不適導致反胃嘔吐,無法接受水分和藥物的人,此方也有一定療效。(原文中的「消塊或南呂」可能是指此方能幫助消除體內的積塊,但具體含義需要進一步考證。)
6.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四枚、厚朴四兩(各八分。)薤白半升(一錢六分。)桂枝一兩(二分。)栝蔞實一枚。(四分。)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厚朴。取二升。去滓。內諸藥。煮數沸。分溫三服。(以水一合六勺。先煮枳實厚朴。取八勺。去滓。內諸藥。煮取六勺。)
心中痞。胸脅滿。脅下逆搶心者。
胸滿心痛或背痛者。(南呂或控涎丹)
膈噎胸痛者。(控涎或紫丸)
白話文:
這份古方叫做「枳實薤白桂枝湯」,使用的藥材與劑量如下:四枚的枳實、八分的厚朴、一錢六分的薤白、二分的桂枝,以及四分的一枚栝蔞實。
製作方式為:先用五升的水來煮枳實和厚朴,等到只剩下二升的水量時,把渣滓濾掉,再加入剩餘的藥材,煮至水沸騰幾次後即可。最後將藥湯分三次溫熱服用。(如果換算成現代的量,就是用一合六勺的水煮,先煮枳實和厚朴,等到剩下八勺的水量時,把渣滓濾掉,再加入剩餘的藥材,煮至剩下六勺的水量。)
這份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心臟部位有壓迫感、胸脅部有飽脹感,或者胸脅部的不適會影響到心臟的患者。
此外,對於胸腔飽滿、心痛,甚至背部疼痛的患者,或者有胸痛、吞嚥困難症狀的患者,此方也有一定的療效。(對於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使用其他藥物,例如南呂或控涎丹,或是控涎或紫丸。)
7. 橘皮枳實生薑湯
橘皮一斤(二錢四分。)枳實三兩(四分五釐。)生薑半斤(一錢二分。)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
胸中痞塞逆滿短氣者。
吃逸不止者。
白話文:
【橘皮枳實生薑湯】
這帖藥方所需的材料與份量如下:橘皮約二錢四分(原為一斤),枳實約四分五釐(原為三兩),生薑約一錢二分(原為半斤)。
首先,用五升的水來煎煮這些材料,煮至剩下二升的藥汁,然後分兩次溫服。(如果換算成較小單位,則是以一合五勺的水煮至剩六勺的藥汁。)
此藥方適用於有胸中感覺堵塞、呼吸困難及短氣症狀的人。
同時也適合於不停打嗝的人服用。
8. 茯苓飲
茯苓、人參、術(各三兩六分),枳實(二兩四分),橘皮(二兩半五分),生薑(四兩八分)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進之。(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胸中有痰飲。滿而不能食者。(南呂)
吐出水。心下痞硬。小便不利者。(紫丸)
腳氣小便不利。心下悸逆滿嘔者。(蕤賓或紫丸)
白話文:
這款藥方名為「茯苓飲」,其成分包括茯苓、人參、白朮(每樣皆為三兩六分),枳實(二兩四分),橘皮(二兩半五分),以及生薑(四兩八分)。
將以上六種藥材用水六升來煎煮,直至剩下一升八合的藥液,再將其分成三次服用,每次服用間隔約為一個人行走八九里的時間。(另一種煎法是用二合的水煮至剩下六勺)。
此藥方適用於胸中有痰飲,感到脹滿且無法進食的情況。(適用於南呂情況)
對於吐出水後,心下感覺痞硬,並且小便不通暢的人也適用。(適用於紫丸情況)
另外,如果出現腳氣病導致小便不通,心中悸動,反胃嘔吐等症狀,此藥方亦有療效。(適用於蕤賓或紫丸情況)
9. 橘皮竹茹湯
橘皮二斤三錢(二分。)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各九分。)甘草五兩(五分。),人參一兩(一分。)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一合。煮取六勺。)
胸中痹而吃逆者。
白話文:
[橘皮竹茹湯]的配方為:橘子皮二斤三錢(換算為二分。)、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各九分。)、甘草五兩(五分。)、人參一兩(一分。)
將以上六種藥材,加入十斗的水進行熬煮,最後取出三升的藥汁。每次服用時,將藥汁加溫至適溫,然後一次服用一升,一天需服用三次。(若換算成小劑量,則是以一合的水,煮出六勺的藥汁。)
此方適用於有胸中憋悶且伴有噁心嘔吐症狀的人。
10. 橘皮湯
橘皮四兩(二錢。)生薑半斤(四錢。)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以水一合四勺。煮取六勺。)
乾嘔噦者。手足厥者。
白話文:
【橘皮湯】
內容如下:
使用四兩的橘皮(約等於現在的二錢),與半斤的新鮮薑(約等於現在的四錢)。
將這兩種材料一起,用七升的水來煮,煮到只剩下三升的份量。然後趁溫熱的時候,每次服用一升,喝下去後病就會好轉。(如果用水的話,用一合四勺的水量,煮到剩下六勺的份量即可。)
此方適用於乾嘔和噦逆的症狀,以及手足冰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