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益東洞

《方機》~ 正文 (11)

回本書目錄

正文 (11)

1. 白虎湯

知母六兩(六分。)石膏一斤(一錢六分。)甘草二兩(二分。)粳米六合(一錢二分。)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水一合二勺。煮取六勺。)

手足厥冷。或惡寒而自汗出讝語者。

手足厥冷。胸腹熱劇者。

大煩渴。舌上乾燥。欲飲水數升者。

無大熱、心煩、背微惡寒者。

暑病。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

胸腹熱劇或渴如狂者。(本方內加黃連六分。)

本方證而心下痞硬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於本方內加人參三兩(三分。)

瘧疾。身熱骨節疼煩渴欲飲水者。白虎加桂枝湯主之。於本方內。加桂枝三兩(三分。)上以水一斗五升。煮取八升。去滓。溫服。(煮如本方。以上皆以紫丸時時攻之。)

白話文:

【白虎湯】

內容如下:

知母六兩,換算為六分。 石膏一斤,換算為一錢六分。 甘草二兩,換算為二分。 粳米六合,換算為一錢二分。

將上述四種藥材放入一斗水中煎煮,待米煮熟後,濾去藥渣,湯汁完成。溫熱服用,每次一升,每日三次。(若以量少方式調配,可用水一合二勺,煮至剩六勺即可。)

適用症狀:

  1. 手腳冰冷,或有畏寒且自發性出汗,伴有囈語。
  2. 手腳冰冷,但胸腹部有高熱。
  3. 極度口渴,舌頭乾燥,渴望大量飲水。
  4. 雖無高燒,但心煩意亂,背部輕微畏寒。
  5. 熱病,有出汗、畏寒、身體發熱及口渴症狀。
  6. 胸腹部極度發熱,或極度口渴甚至行為如狂。

若此方證狀伴隨心下痞硬,則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於原方中加入人參三兩,換算為三分。

若患瘧疾,有身體發熱、骨節疼痛、極度口渴想喝水,則應使用白虎加桂枝湯,於原方中再加入桂枝三兩,換算為三分。煎煮時,水量增至一斗五升,煮至剩八升,濾去藥渣,溫熱服用。(煎煮方法同基本配方。以上所有情況,皆可用紫丸定期進行治療。)

2.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一錢二分。)厚朴二兩(六分。)枳實三枚(九分。)

已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以水二合。煮取六勺。)

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腹滿大便不通者。

汗多。大便硬。譫語者。

發潮熱。大便初頭硬後必溏者。

微煩。小便數。大便硬者。

下利譫語者。

大便不通。噦而譫語者。

白話文:

[小承氣湯]

藥材份量:大黃四兩(相當於現在的一錢二分),厚朴二兩(相當於現在的六分),枳實三枚(相當於現在的九分)。

以上三種藥材,用四升的水來煎煮,煮到剩下大約一升二合的藥汁,然後濾掉藥渣。將剩下的藥汁分為兩次溫服。(如果換算成現在的單位,就是用二合的水,煮出六勺的藥汁。)

第一次服用藥湯後,應該會有想要排便的反應,如果沒有,就應把剩下的藥汁都喝完。但如果已經有排便的反應,就不用再繼續服用了。

此藥適用於以下情況:

  1. 腹部脹滿且大便不通暢的人。
  2. 出汗很多,大便很硬,並且有胡言亂語現象的人。
  3. 發燒並伴有潮熱,大便初時硬,後面會變軟的人。
  4. 稍微有些煩躁,小便頻繁,但大便很硬的人。
  5. 有下痢,同時伴隨胡言亂語的人。
  6. 大便不通,有打嗝及胡言亂語的人。

3. 厚朴三物湯

厚朴八兩(二錢四分。)大黃四兩(一錢二分。)枳實五枚(一錢五分。)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煮如小承氣湯。)

腹滿心下痛。而大便不通者。(屢所經驗也。)

心下滿痛吐出水者。

白話文:

【厚朴三物湯】

藥材用量:厚朴八兩,等於現在的二錢四分;大黃四兩,等於現在的一錢二分;枳實五枚,等於現在的一錢五分。

製作方法:將上述三種藥材放入水中,水量為一斗二升,先煮厚朴和枳實兩種藥材,煮至剩五升水時,再加入大黃一起煮,最後煮至剩三升水。每次服用一升,直到排便順暢為止。(其煮法與小承氣湯相同。)

適用症狀:腹部脹滿且心下部位疼痛,並伴隨大便不暢通的情況。(這是經過多次實踐驗證的。)

心下部位滿悶疼痛,並且會吐出水的病症。

4. 厚朴七物湯

厚朴半斤(八分。)甘草、大黃各三兩(各三分。)大棗十枚(二分五釐。)枳實五枚。生薑五兩(各五分。)桂枝二兩(二分。)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以水一合五勺。煮取六勺。)

腹滿發熱。脈浮數。飲食如故者。

腹滿發熱。脈浮數而嘔。大便不通者。

痢疾。手足惰痛。或發熱。脈浮數或嘔者。

白話文:

這份藥方叫做「厚朴七物湯」,內容如下:

使用厚朴半斤(但實際上只用八分)、甘草和大黃各三兩(實際用量為各三分)、大棗十枚(實際用量為二分五釐)、枳實五枚、生薑五兩(實際用量為各五分)、桂枝二兩(實際用量為二分)。

將以上七種藥材,加入一斗的水,煎煮至剩四升,溫熱後每次服用八合,一天服用三次。(換算下來,就是一合五勺的水,煮至剩下六勺。)

此方適用於以下症狀:

  1. 腹部脹滿並且發熱,脈搏跳動快速。
  2. 雖然腹部脹滿且發熱,脈搏跳動快速,但食慾不受影響,仍能正常飲食。
  3. 腹部脹滿且發熱,脈搏跳動快速並伴有嘔吐,同時有便祕的情況。
  4. 痢疾導致的手腳無力疼痛,或者有發熱,脈搏跳動快速,甚至有嘔吐的情況。

5.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六分。)厚朴半斤(一錢二分。)枳實五枚(七分五釐。)芒硝三合(九分。)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以水三合。煮厚朴枳實。減半。去滓內大黃。煮取六勺。內芒硝。令消。)

發潮熱。大便硬者。

腹滿難解者。

腹滿脹而喘。兩便不通。一身面目水腫者。

潮熱譫語。大便硬。或有燥屎者。

腹滿痛。大便不通者。

大便不通。煩而腹滿者。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大便硬者。

自利清水。心下痛。口乾燥者。

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咬牙者。

腹中有堅塊。大便不通者。

痘瘡腹大滿。兩便不通。或譫語口乾咽燥者。

痢疾譫語。或腹滿痛而不能食者。

食滯腹急痛。大便不通。或嘔利者。

白話文:

【大承氣湯】

成分為:大黃四兩(約六分)、厚朴半斤(約一錢二分)、枳實五枚(約七分五釐)、芒硝三合(約九分)。

做法如下:首先,用一斗的水來煮厚朴與枳實這兩種藥材,煮到只剩下五升的水量後,把藥渣過濾掉。然後,再放入大黃進行煮製,等到只剩下一升的水量時,再次過濾掉藥渣。接著,加入芒硝,再開小火煮沸一兩次。最後,分成兩次溫服。若服用後已能排便,則剩餘的藥物就不需再服用。(另一種做法是用三合的水煮厚朴與枳實,煮到剩下一半的水量後,過濾掉藥渣,再加入大黃煮至六勺的水量,然後加入芒硝,等其溶解即可。)

此藥適用於以下情況:

  1. 發燒且伴有便祕的人。
  2. 腹部飽脹難以舒緩的人。
  3. 腹部脹滿且呼吸困難,大小便不通暢,全身及臉部水腫的人。
  4. 時常發燒且胡言亂語,有便祕或有乾燥的大便的人。
  5. 腹部疼痛且大便不通的人。
  6. 大便不通且感到煩躁、腹部脹滿的人。
  7. 觀察力下降,眼睛不舒服,且大便硬的人。
  8. 自行拉出清水樣的大便,胸部疼痛,口乾燥的人。
  9. 胸部飽脹,嘴巴緊閉無法躺平,腳部抽筋且咬緊牙關的人。
  10. 身體內部有堅硬的塊狀物,大便不通的人。
  11. 出現痘瘡且腹部腫大,大小便不通,或胡言亂語、口乾咽燥的人。
  12. 痢疾伴有胡言亂語,或腹部疼痛無法進食的人。
  13. 食物消化不良導致腹部緊急疼痛,大便不通,或嘔吐及腹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