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1. 背骨痛方
此症乃腎水虛耗,不能上潤於腦,則河車之路,乾澀而難行,故作痛矣。方用:
黃耆(一兩),熟地(一兩),白朮(五錢),山萸(四錢),北五味(一錢),茯苓(三錢),麥冬(二錢),防風(五分),附子(一分)〔水煎服〕
此方補氣補水,去濕去風,潤筋滋骨,何痛之不愈哉?
白話文:
這病症是因為腎臟的精氣過度消耗,無法向上滋潤腦部,使得脊椎通道乾澀,運作困難,所以會感到疼痛。處方如下:
黃耆(30公克),熟地(30公克),白朮(15公克),山萸(12公克),北五味(3公克),茯苓(9公克),麥冬(6公克),防風(1.5公克),附子(0.3公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可以補充元氣和體液,去除濕氣和風邪,滋潤肌肉和骨骼,有什麼疼痛是不能治癒的呢?
2. 腰腿痛筋骨痛方
方用養血湯:
當歸(一錢),生地(一錢),肉桂(一錢),牛膝(一錢),杜仲(一錢),破故紙(一錢)茯苓(一錢),防風(一錢),川芎(五分),甘草(三分),山萸(二錢),核桃仁(二個),土茯苓(二錢),水酒煎服
白話文:
這個處方名為養血湯,適用於緩解腰腿疼痛和筋骨痛。所需藥材與劑量如下:當歸一錢、生地一錢、肉桂一錢、牛膝一錢、杜仲一錢、破故紙一錢、茯苓一錢、防風一錢、川芎五分、甘草三分、山萸二錢、核桃仁二個、土茯苓二錢。將這些藥材用水和酒一同煎煮後服用。
3. 又腰痛至足亦痛方
黃耆(八兩),防風(五錢),薏仁(五兩),杜仲(一兩),車前子(三錢),茯苓(五錢),肉桂(一錢)
水十碗,煎二沸,取汁二碗,入酒內,一醉而愈。腰足痛,明系是腎虛而氣衰,更加之濕,自必作楚。〔此方〕妙在不補腎而單益氣。蓋氣足則血生,血生則邪退。又助之薏仁、茯苓、車前子之輩,去濕而血活矣。況有杜仲之健腎,肉桂之溫腎,防風之盪風乎!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腰部到腳部疼痛的藥方:黃耆八兩,防風五錢,薏仁五兩,杜仲一兩,車前子三錢,茯苓五錢,肉桂一錢。
用十碗水煎煮這些藥材,待水滾兩次後,取出兩碗的藥汁,再加入酒內飲用,喝醉一次就能見效。
腰部和腳部的疼痛,明顯是由於腎臟虛弱和氣力衰退,再加上濕氣,自然會感到疼痛。這個藥方的巧妙之處在於不直接補腎,而是專門提升體力。因為體力充足,血液就會生成,血液生成後,病邪就會消退。此外,薏仁、茯苓和車前子能去除體內濕氣,使血液活絡。而且,杜仲可以強健腎臟,肉桂可以溫暖腎臟,防風可以驅除風邪。
4. 腿痛症
〔此症〕身不離床褥,傴僂之狀可掬,乃寒濕之氣侵之也。方用:
白朮(五錢),芡實(三錢),茯苓(一兩),肉桂(一錢),萆薢(一兩),杜仲(三錢),薏仁(二兩),水煎服
日日服之,不必改方,久之自奏大功。
白話文:
【腿部疼痛症狀】
患有這種症狀的人,嚴重到無法離開牀鋪,彎腰駝背的模樣令人感嘆,這是由於身體受到寒冷與濕氣的侵襲所導致。治療方法如下:
使用白朮五錢,芡實三錢,茯苓一兩,肉桂一錢,萆薢一兩,杜仲三錢,薏仁二兩,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每日持續服用,無需更換藥方,長期堅持後自然會見到顯著療效。
5. 兩臂與肩膊痛方
此手經之病,肝氣之郁也。方用:
當歸(三兩),白芍(三兩),柴胡(五錢),陳皮(五錢),白芥子(三錢),羌活(三錢),半夏(三錢),秦艽(三錢),附子(一錢)
水六碗,煎三沸,取汁,入黃酒內,服之。一醉而愈。
此方妙在用白芍為君,以平肝木,不來侮胃。而羌活、柴胡又去風,直走手經之上;秦艽亦是風藥;而兼附子攻邪,邪自退出;半夏、陳皮、白芥子,〔乃〕祛痰聖藥,風邪去而痰不留;更得附子無經不達,而其痛如失也。
白話文:
這是手部經絡的疾病,是由於肝氣鬱結所導致的。治療的處方如下:
使用當歸三兩,白芍三兩,柴胡五錢,陳皮五錢,白芥子三錢,羌活三錢,半夏三錢,秦艽三錢,以及附子一錢。
將這些藥材加入六碗水中煎煮至剩下三碗,然後將藥汁和黃酒混合,飲用後能醉即可痊癒。
這個處方的精妙之處在於以白芍為主藥,可以調節肝氣,防止肝氣過盛而影響脾胃。羌活和柴胡有袪風的效果,可以直接作用於手部的經絡;秦艽也是袪風的藥物;加上附子可以驅除邪氣,讓邪氣自行退散;半夏、陳皮和白芥子則是祛痰的良藥,風邪被袪除後,痰也不會殘留。再配合附子能通行全身經絡的特性,疼痛感就會消失無蹤。
6. 腳氣方
今人以五苓散去濕,亦是正理;然不能上升而盡去其濕也。必須提其氣,而水可散也。方用:
人參(三錢),白朮(三錢),黃耆(一兩),防風(一錢),薏苡仁(五錢),肉桂(一錢),芡實(五錢),白芍(五錢),半夏(二錢),柴胡(一錢),陳皮(五分),水煎服
此方乃去濕之聖藥。防風用於黃耆之中,已足提氣而去濕;又助之柴胡舒氣,則氣自升騰,氣升則水亦隨之,而入於脾中;又有白朮、茯苓、芡實、薏仁,俱是去濕之品,有不神效者乎?凡有濕者當以此方治之。
白話文:
現在人們使用五苓散來去除身體的濕氣,這確實是個正確的做法;然而,它卻無法完全地將濕氣從身體的上部徹底清除。必須提升身體的氣,這樣濕氣才能被完全分散。使用的處方如下:
人參(三錢),白朮(三錢),黃耆(一兩),防風(一錢),薏苡仁(五錢),肉桂(一錢),芡實(五錢),白芍(五錢),半夏(二錢),柴胡(一錢),陳皮(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是去除濕氣的良藥。在黃耆中加入防風,已經足以提升氣力並去除濕氣;再加上柴胡來舒緩氣流,那麼氣就會自然上升,氣上升了,水份也會跟著上升,進入脾臟中;另外還有白朮、茯苓、芡實、薏仁,這些都是能去除濕氣的成分,這樣的效果怎能不神奇呢?凡是身體有濕氣的人,都應該用這個處方來治療。
7. 足弱方
此病不能步履,人以為腎水之虛,而不但此也,〔乃〕由於氣虛不能運動耳。方用補中益氣湯加:
牛膝(三錢),石斛(五錢),黃耆(一兩),人參(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這病症讓人無法正常行走,一般人會認為是腎臟功能虛弱所致,但事實上,不只是這樣,主要是因為體力不足,導致無法活動。治療方式是使用補中益氣湯,並添加以下材料:
牛膝(三錢),石斛(五錢),黃耆(一兩),人參(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