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1. 瘧疾方用遇仙丹

生大黃(六兩),檳榔(三兩),三稜(三兩),莪朮(三兩),黑醜(三兩),白醜(三兩),木香(二兩),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水丸,櫻桃大。

如遇發日,清晨溫水化下三、四丸。〔藥〕行後以溫米飯補之。忌腥冷、蕎麵等物。孕婦勿服。

白話文:

【使用遇仙丹治療瘧疾的處方】

藥材包含:大黃(六兩),檳榔(三兩),三稜(三兩),莪朮(三兩),黑醜(三兩),白醜(三兩),木香(二兩),甘草(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櫻桃。

當預期發病的日子來臨時,應在清晨用溫水送服三到四粒藥丸。服用藥物後,應以溫熱的米飯進行補充。請避免食用腥味、冰冷以及蕎麥類的食物。孕婦不宜服用此藥。

2. 治痢疾方

此症感濕熱而成,紅白相見,如血如膿,至危至極者。苟用涼藥止血,熱藥攻邪,俱非善治之法。方〔用〕:

白芍(二兩),當歸(二兩),枳殼(二錢),檳榔(二錢),甘草(二錢),滑石(三錢),卜子(一錢),廣木香(一錢)

水煎服,一、二劑收功。

此方妙在用歸、芍至二兩之多,則肝血有餘,不去克脾土,自然大腸有傳送之功化。加之枳殼、檳榔、卜子俱逐穢祛積之品,尤能於補中用攻。而滑石、甘草、木香調達於遲速之間,不疾不徐,使瘀滯盡下也。其餘些小痢疾,只用減半治之,無不奏功。此方不論紅白痢疾,痛與不痛,服之皆神效。

白話文:

這病症是由濕熱所引發,患者的大便呈現紅白相間,像是血又像膿,情況非常危險。若單純使用涼性藥物來止血,或是熱性藥物來攻邪,都不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處方如下:

使用白芍(二兩),當歸(二兩),枳殼(二錢),檳榔(二錢),甘草(二錢),滑石(三錢),卜子(一錢),廣木香(一錢)

用水煎煮後服用,通常在一、二劑後就能見效。

這個處方的巧妙之處,在於大量使用了當歸和白芍,使得肝血充足,不再過度消耗脾土,這樣大腸的運送功能自然會恢復正常。加上枳殼、檳榔、卜子這些有助於清除腸胃內廢物和積滯的成分,能在補養中兼有攻邪的作用。滑石、甘草、木香則能調節腸胃運作的速度,既不過快也不過慢,讓腸道中的淤滯得以順利排除。對於較輕微的痢疾,只要將藥量減半,同樣有效。無論是血痢或膿痢,有無疼痛,服用此方都能見到顯著的效果。

3. 又治痢方

當歸(一兩),黃芩(七錢),蒼朮(一錢),厚朴(一錢),陳皮(一錢),大腹皮(一錢)水二樽,煎一樽,頓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用於治療痢疾。所需藥材有:當歸一兩,黃芩七錢,蒼朮一錢,厚朴一錢,陳皮一錢,以及大腹皮一錢。將這些藥材加入兩壺水中煎煮至剩下一壺水量,然後一次全部服下。」

4. 治血痢方

血痢腹痛者,火也。方用:

歸尾(一兩),黃連(三錢),枳殼(二錢),白芍(一兩),木香(二錢),甘草(一錢),卜子(二錢),水煎服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血痢並且伴有腹痛的情況,病因是由於火氣旺盛。處方如下:

使用當歸尾一兩,黃連三錢,枳殼二錢,白芍一兩,木香二錢,甘草一錢,車前子二錢,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5. 治痢疾腹不痛方

〔凡痢〕腹不痛者,寒也。方用:

白芍(三錢),當歸(三錢),卜子(一錢),枳殼(一錢),檳榔(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前方治壯實之人,火邪挾濕乃爾也。〔此方治寒痢腹不痛者。〕更有內傷勞倦、與中氣虛寒之人,脾不攝血而成血痢,當用理中湯加木香、肉桂;或〔用〕補中益氣湯加熟地、炒黑乾薑,治之而愈〔也〕。

白話文:

【治療腹不痛的痢疾處方】

凡是患痢疾但腹部不疼痛的,多是因為寒涼所致。處方如下:

使用白芍三錢,當歸三錢,車前子一錢,枳殼一錢,檳榔一錢,甘草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上述的處方適用於身體壯實的人,是因為火邪和濕氣共同作用所導致的病情。對於此方,主要治療因寒冷引起且腹部不疼痛的痢疾。另外,對於因內傷勞累、中氣虛弱或寒涼的人,因為脾臟無法正常控制血液導致血痢的情況,應使用理中湯添加木香和肉桂;或者使用補中益氣湯添加熟地和炒黑的乾薑,以此進行治療,病情會得以康復。

6. 治大便不通方

〔此症〕人以為大腸燥甚,誰知〔是〕肺氣燥乎?〔蓋〕肺燥則清肅之氣不能下行於大腸,而腎經之水僅足以自顧,又何能旁流以潤涸哉?方用:

熟地(三兩),元參(三兩),升麻(三錢),牛乳(一碗),火麻仁(一錢)

水二樽,煎六分,將牛乳同調服之。一、二劑,必大便矣。

此方不在潤大腸,而在補腎、大補肺。夫大腸居於下流,最難獨治,必須從腎以潤之,從肺以清之,啟其上竅,則下竅自然流動通利,此下病而治上之一法也。

白話文:

這病症,人們通常認為是大腸非常乾燥,但實際上,又有誰知道這是因為肺氣也過於乾燥呢?肺部如果乾燥,它就無法把清肅的氣輸送到大腸,同時,腎臟的水分只夠自己使用,又怎能有多餘的去滋潤大腸呢?

處方如下: 熟地(90克),玄參(90克),升麻(9克),牛奶(一碗),火麻仁(3克)

用兩碗水來煮,煮至剩下六分之一,然後再加入牛奶一同服用。服用一到兩次後,大便應該就會順暢了。

這個處方的重點不在於直接滋潤大腸,而是要補腎和大補肺。大腸位於身體下方,單獨治療非常困難,所以必須通過滋養腎臟,清潔肺部來間接影響大腸。當我們打開上方的通道,下方的通道自然就會流動順暢,這就是治療下方病症卻從上方著手的一種方法。

7. 治實症大便不通方

大黃(五錢),歸尾(一兩),升麻(五分),蜜(半樽),水煎〔服〕

此方大黃泄利,當歸以潤之,仍以為君,雖泄而不至十分猛烈,不至有亡陰之弊;況有升麻以提之,則泄中有留,又何必過慮哉?

白話文:

這張處方是用來治療實證型便祕的。處方成分包含:大黃五錢,當歸尾一兩,升麻五分,蜂蜜半樽。使用方式為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中,大黃有瀉下作用,而當歸則能滋潤腸道,因此雖然有瀉下的效果,但不會太過強烈,避免了可能導致陰液流失的副作用。再加上升麻的作用,能使藥效在瀉下時仍有一部分停留於體內,所以不必過度擔心藥效過猛的問題。

8. 治虛症大便不通方

凡久病之後,大便秘者,宜用此〔方〕

熟地(一兩),元參(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火麻仁(一錢),大黃(一錢),桃仁(十個),紅花(三分),蜂蜜(半盅),水煎服

白話文:

凡是長時間生病後,如果有大便不順的情況,適合使用這個處方。

具體藥物及劑量如下:熟地一兩,元參一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火麻仁一錢,大黃一錢,桃仁十個,紅花三分。將這些藥材與蜂蜜半盅一起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