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

《大小諸證方論》~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回本書目錄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症方論 (1)

1. 夜重日輕方

病重於夜間,而發寒發熱,或寒少而熱多,或熱少而寒多,一到天明〔便〕覺清爽,一到黃昏〔即〕覺沉重,此陰氣甚虛也。方用: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何首烏(三錢生用),柴胡(三錢),麥冬(三錢),鱉甲(五錢),白芥子(三錢),茯苓(五錢),陳皮(一錢),五味子(一錢),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鱉甲,乃主陰之物,逢陰則入,遇陽則轉;生何首烏,直入陰經,亦攻邪氣;以(白)芥子祛痰,又不耗其真陰之氣;有不奏功者乎?必須黃昏〔時〕服,以此藥則陰氣固而邪不敢入矣。

白話文:

[夜晚加重白天減輕的病症處方]

如果病症在夜晚特別嚴重,並伴隨發冷和發燒的症狀,或者出現發冷比發燒輕,或者發燒比發冷輕的情況,一到天亮就覺得舒暢許多,一到黃昏病情就開始加重,這表示身體的陰氣非常虛弱。治療這種情況的處方如下:

熟地(30克)、山萸(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何首烏(9克,生用)、柴胡(9克)、麥冬(9克)、鱉甲(15克)、白芥子(9克)、茯苓(15克)、陳皮(3克)、五味子(3克)。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這個處方的妙處在於使用了鱉甲,它是一種陰性物質,能夠在陰性環境下被吸收,遇到陽性環境則會轉化;生何首烏能直接進入陰經,同時排除邪氣;白芥子可以幫助祛痰,且不會消耗體內的真陰之氣。這樣精妙的組合,效果當然顯著。最好是在黃昏時分服用,這樣可以鞏固體內的陰氣,讓邪氣無從入侵。

2. 〔陰邪兼陽邪〕

然亦有陰邪而兼陽邪,亦發於夜間,其病亦發寒發熱,無異純陰邪氣之症,但少少煩躁耳,不若陰症之常靜也。法當於補陰之中少加陽藥一二味,使陽長陰消,自然奏功如響〔矣〕。

方用:

熟地(一兩),山萸(四錢),當歸(三錢),鱉甲(五錢),白芥子(三錢),柴胡(二錢),陳皮(一錢),茯苓(五錢),麥冬(三錢),北五味(一錢),人參(二錢),白朮(三錢),何首烏(三錢,生用),水煎服

白話文:

然而也有同時受到陰邪和陽邪的侵襲,這種病症同樣在夜晚發作,病徵表現為發冷發熱,和單純陰邪所引起的症狀並無太大差異,只是會稍微有些煩躁,不像純陰邪的病症那樣病人總是保持靜態。在治療上,應在滋補陰虛的藥物中加入一兩味補陽的藥物,目的是讓體內的陽氣增強,陰邪逐漸消散,這樣病情就能迅速得到改善。

使用的藥方如下:

熟地(30克)、山萸(12克)、當歸(9克)、鱉甲(15克)、白芥子(9克)、柴胡(6克)、陳皮(3克)、茯苓(15克)、麥冬(9克)、北五味(3克)、人參(6克)、白朮(9克)、何首烏(9克,生用),用水煎煮後服用。

3. 氣治法

氣虛氣實,不可不平之也。氣實者,非氣實乃正氣虛而邪氣實也。方(法當)用補正之藥,而加祛逐之品,則正氣旺而邪氣消矣。方用: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甘草(一錢),麻黃(一錢),半夏(一錢),柴胡(三錢),白芍(三錢),水煎服

推而廣之,治氣非一條也:氣陷,補中益氣湯可用;氣衰,六君子湯可採;氣寒,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氣虛,則用四君子湯;氣鬱,則用歸脾湯;氣熱,則用生脈散;氣喘,則用獨參湯;氣動,則用二陳湯加人參;氣壅塞,則用射干湯;氣逆,則用逍遙散。

總之,氣虛則羸弱,氣實則壯盛。虛者用前方;實者另一方,即用:

枳殼(五分),白朮(一錢),陳皮(五分),茯苓(三錢),白芍(二錢),山楂(十個),柴胡(一錢),梔子(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氣的方法]

在治療氣的情況下,不管是氣虛還是氣實,都必須要調整到平衡狀態。氣實的情況並不是真的氣太多,而是因為正常的氣不足,導致異常的氣顯得多。應該使用補充正常氣的藥物,再加入去除異常氣的成分,這樣正常氣就能旺盛,異常氣就會消失。

使用的藥物有:人參、白朮、甘草、麻黃、半夏、柴胡和白芍,份量各為一錢至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進一步來說,調理氣的方法並不只有一種:如果是氣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氣力衰退,可以用六君子湯;氣冷,就用人參白朮附子湯;氣虛,則選擇四君子湯;氣鬱結,就用歸脾湯;氣熱,用生脈散;氣喘,用獨參湯;氣動,用二陳湯加人參;氣堵塞,用射干湯;氣逆,用逍遙散。

總結來說,氣虛會讓人體弱,氣實則讓人強壯。氣虛的情況下,前面提到的藥方可以使用;氣實的情況下,則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使用的藥物有:枳殼五分,白朮一錢,陳皮五分,茯苓三錢,白芍二錢,山楂十個,柴胡一錢,梔子一錢,甘草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