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魯府禁方》~ 卷二·壽集 (12)
卷二·壽集 (12)
1. 結核
治頂後側少陽經中疙瘩,不變肉色,不問大小,及月深淺遠,或有赤硬腫痛
生山藥(一塊,去皮),蓖麻子(去殼,三個)
研勻攤帛上,貼之,即消。
敷法
治痰核。
南星,淮烏(各等分)
為細末,薑汁調如膏,敷核上,立消。
治結核腫痛
夏枯草一味,水煎頻服。
白話文:
[治療結核]
內容:治療頭頂後側少陽經路徑中出現的疙瘩,不管疙瘩是否改變肉色,無論疙瘩大小,以及疙瘩形成時間長短,或者伴有紅腫疼痛的情況。
使用去皮的生山藥一塊和去了殼的蓖麻子三個,把這兩種材料研磨均勻,然後攤在布帛上,貼在疙瘩上,疙瘩就會消除。
另一種方法是用於治療痰核。
取等量的南星和淮烏,研磨成細末,用薑汁調和成膏狀,敷在疙瘩上,疙瘩立刻就會消失。
對於治療結核腫痛,
只需一味夏枯草,用水煎煮後頻繁服用即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