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府禁方》~ 卷二·壽集 (7)
卷二·壽集 (7)
1. 補益
上忌鐵器,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鹽湯、黃酒任下。忌三白。凡人年過四十以後,氣血漸衰,可加斑龍膠四兩,酒化開丸服效。
制斑龍膠法
此膠能生精養血,益智寧神,順暢三焦,培填五臟,補心腎,美顏色,卻病延年,乃虛損中之聖藥也。
鹿角連腦蓋骨者佳,自解者不用。去蓋至缶,淨五十兩,截作三寸段,新汲泉井水浸洗去垢,吹去角內血腥穢水盡。同人參五兩,天門冬去心皮五兩,麥門冬去心五兩,甘枸杞子去蒂八兩,川牛膝去蘆五兩,五品藥以角入淨壇內,注水至壇肩,用箬殼油紙封固壇口,大鍋內注水,大甑蒸之,文武火密煮二晝夜足時。常加入沸湯於鍋內,以補乾耗。
取出濾去渣,將汁復入砂鍋內,熬成膠聽用,和藥末。其角去外粗皮,淨者為末,名鹿角霜也,亦有可用處。戒病詩萬病根源總屬虛,酒色財氣致災危。忌醫諱疾輕難治,寡欲清心重易醫。履霜不謹堅冰至,霸藥休投良劑宜。堪嗟真病非容易,調攝還從未病時。
全鹿丸
治諸虛百病,精血不足,元氣虛弱,久無子嗣,並四肢無力,精神欠爽。常服能還精填髓,補益元陽,滋生血脈,壯健脾胃,安五臟,和六腑,添智慧,駐容顏。久服其效不能盡述。修合沐浴至心,勿輕視之。
黃耆,人參,白朮(去皮),白茯苓(去皮),當歸(酒洗),生地(酒洗),熟地,天冬(去皮心)麥冬(去心),補骨脂(炒),陳皮,甘草(炙),續斷,杜仲(酥炙,去皮),牛膝(酒洗),五味子,山藥,芡實(去殼),鎖陽,楮實,秋石,枸杞子,巴戟(去心),胡蘆巴(炒),菟絲子(酒浸,焙乾),覆盆子,肉蓯蓉(酒煮,焙乾,以上各一斤),川椒(去目),小茴香(炒),青鹽,沉香(以上各半斤)
上藥精製如法,各為細末聽用。牡鹿一隻,宰殺退去毛肚雜碎,洗淨,以桑柴火煮熟,橫切片,焙乾為末。骨用酥油塗炙為細末。髓同雜碎入煮鹿湯內,熬成膏,和肉骨末,一處拌勻,石臼內搗為丸。如膏不勾,煉蜜添之。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炒鹽湯送下。
神仙不老丹
用牛乳一瓶,乾山藥末四兩,無灰好黃酒一大鐘,童子小便一大鐘去頭尾,共和一處,入鍾,重湯煮,以浮沫出為度取出。每用一小鐘,溫服,每日服三次。
白話文:
[補益]
上等藥材忌用鐵器研磨,研磨成細末,用蜂蜜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鹽湯或黃酒送服。忌食大米、白面、白糖等白色食物。凡人年過四十以後,氣血漸衰,可以加入四兩斑龍膠,用酒溶化後再做成丸藥服用,效果更好。
斑龍膠製作方法
此膠能滋陰補腎,益智安神,調理三焦,滋養五臟,補益心腎,使面色紅潤,延年益壽,是治療虛損的聖藥。
選用帶腦蓋骨的鹿角為佳,自行脫落的鹿角不要使用。去掉腦蓋骨,取淨鹿角五十兩,切成三寸長的小段,用新鮮的井水清洗乾淨,去除角內的血污。再取人參五兩,天冬(去心皮)五兩,麥門冬(去心)五兩,枸杞子(去蒂)八兩,牛膝(去蘆)五兩,將這五種藥材與鹿角一起放入乾淨的壇子裡,加水至壇口,用箬殼和油紙封好壇口,放入大鍋中隔水蒸煮,用文火武火交替,密閉蒸煮兩天一夜。過程中要經常往鍋裡加入沸水,以補充蒸發的水分。
取出後過濾掉藥渣,將濾液再倒入砂鍋中熬製成膠,待用,再與藥末混合。鹿角去掉外層粗皮,將乾淨的內層研磨成粉末,叫做鹿角霜,也有其用途。
戒病歌:萬病之源皆因虛弱,酒色財氣易招禍患。忌諱醫治,輕視疾病難以痊癒,寡慾清心則易於康復。謹慎如履薄冰,不可掉以輕心,切勿亂投藥物,應選用良藥。真正的疾病不易治癒,養生調攝應從未病時做起。
全鹿丸
治療各種虛損百病,精血不足,元氣虛弱,久無子嗣,以及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症狀。常服此藥能滋補腎精,益氣養元,滋養血液,健脾胃,安五臟,和六腑,增強智慧,保持容顏。長期服用其功效無法盡述。服用此藥需用心調理,不可輕視。
藥材包括:黃耆、人參、白朮(去皮)、白茯苓(去皮)、當歸(酒洗)、生地(酒洗)、熟地、天冬(去皮心)、麥冬(去心)、補骨脂(炒)、陳皮、甘草(炙)、續斷、杜仲(酥炙,去皮)、牛膝(酒洗)、五味子、山藥、芡實(去殼)、鎖陽、楮實、秋石、枸杞子、巴戟(去心)、胡蘆巴(炒)、菟絲子(酒浸,焙乾)、覆盆子、肉蓯蓉(酒煮,焙乾,以上各一斤),川椒(去目)、小茴香(炒)、青鹽、沉香(以上各半斤)
將以上藥材精製成細末。取一隻雄鹿,宰殺後除去毛髮、內臟,洗淨,用桑柴火煮熟,切成薄片,烘乾研磨成粉末。骨頭用酥油塗抹後烘烤,研磨成細末。鹿髓與內臟一起煮成膏,與肉、骨粉末混合均勻,用石臼搗成丸藥。如果膏體太稀,可以加入蜂蜜使其成型。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空腹用炒鹽湯送服。
神仙不老丹
取牛乳一瓶,乾山藥粉四兩,無灰好黃酒一大杯,童子尿一大杯(去頭尾),混合一起,放入鍋中,用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即可。每次服用一小杯,溫服,每日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