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捷徑指南全書》~ 卷之二 用藥發明 (4)
卷之二 用藥發明 (4)
1. 類集古方歌訣
參苓白朮薏苡仁,甘草蓮肉山藥停。
桔梗扁豆砂仁用,棗姜虛熱瀉皆寧。
四物龍膽湯地黃,川芎芍藥當歸良。
防風防己草龍膽,眼疼食後水煎嘗。
局方四七湯理氣,茯苓半夏厚朴多。
紫蘇葉與生薑煮,喘急兼將中脘和。
發明半夏溫肺湯,細辛桂心旋覆花。
甘草陳皮參桔梗,芍藥茯苓赤者良。
蘇子降氣湯半夏,甘草前胡肉桂咀。
當歸厚朴陳皮等,薑棗同煎痰喘舒。
獨活散內川芎尋,羌活荊防薄荷成。
生地黃兼細辛使,煎來漱咽治牙齦。
皂角升麻湯白芷,防風川芎白附子。
甘草羌活與黃芩,風熱牙疼皆可使。
洗心散用麻大黃,白朮當歸芍藥涼。
荊芥穗同甘草等,薄荷加上水煎湯。
涼隔連翹梔子仁,大黃甘草朴硝芩。
竹葉薄荷加蜜煮,諸般積熱效如神。
清心蓮子飲黃芩,甘草車前白茯苓。
麥門地骨參耆使,下虛上盛治諸淋。
茯苓補心前胡參,紫蘇半夏當歸身。
甘草陳皮川芎芍,地黃熟用棗姜親。
延胡索散蓬莪朮,當歸酒浸共三稜。
月水不調紅花使,更兼童便酒煎行。
八珍湯最順陰陽,滋榮養血此為良。
四物湯同四君子,一枚棗子伴生薑。
四物成氣加朴硝,此為玉燭散名標。
涼膈添歸同四物,名為三和散同條。
三分散用小柴胡,四物四非子同咀。
產後傷寒並痢者,依方取效似神扶。
雙和散桂甘草芍,黃耆參歸熟地黃。
薑棗煎來補氣血,虛勞少力也堪嘗。
升陽益胃參朮耆,黃連夏茯草陳皮。
澤瀉防風羌獨活,柴胡白芍也堪題。
調中益氣桔升麻,甘草柴胡蒼朮加。
黃耆木香參八味,從前選用也堪誇。
炙甘草湯參阿膠,麥門生薑大棗饒。
生地黃麻子仁桂,入些酒煮治虛勞。
升陽補氣湯升麻,澤瀉防風白芍誇。
厚朴柴胡羌獨活,甘草地黃生用佳。
紺珠正氣天香湯,天台烏藥與乾薑。
香附陳皮紫蘇葉,婦入得此是奇方。
桂核桃仁生地黃,芍藥甘草半夏良。
經脈不通繞臍痛,煎加薑棗莫商量。
益胃散薑黃澤瀉,乾薑砂仁益智仁。
白蔻黃耆參厚朴,陳皮通用十分靈。
加減惺惺散術湯,荊防芎芷細辛羌。
甘草當歸天花粉,赤芍薄荷桔梗良。
益胃升陽當歸身,參朮芩耆曲炒陳。
甘草升麻柴胡使,秋間服者去黃芩。
上加芍藥,治婦人經候不調,或血脫後脈弱,食少,水泄,一日二三行作痛。
白話文:
類集古方歌訣
參、苓、白朮、薏苡仁,甘草、蓮肉、山藥停。桔梗、扁豆、砂仁用,棗、薑虛熱瀉皆寧。
四物、龍膽湯、地黃,川芎、芍藥、當歸良。防風、防己、草龍膽,眼疼食後水煎嘗。
局方、四七湯理氣,茯苓、半夏、厚朴多。紫蘇葉與生薑煮,喘急兼將中脘和。
發明半夏溫肺湯,細辛、桂心、旋覆花。甘草、陳皮、參、桔梗,芍藥、茯苓赤者良。
蘇子降氣湯半夏,甘草、前胡、肉桂咀。當歸、厚朴、陳皮等,薑棗同煎痰喘舒。
獨活散內川芎尋,羌活、荊防、薄荷成。生地黃兼細辛使,煎來漱咽治牙齦。
皂角升麻湯白芷,防風、川芎、白附子。甘草、羌活與黃芩,風熱牙疼皆可使。
洗心散用麻大黃,白朮、當歸、芍藥涼。荊芥穗同甘草等,薄荷加上水煎湯。
涼膈連翹、梔子仁,大黃、甘草、朴硝、芩。竹葉、薄荷加蜜煮,諸般積熱效如神。
清心蓮子飲黃芩,甘草、車前、白茯苓。麥門冬、地骨皮、參、耆使,下虛上盛治諸淋。
茯苓補心前胡參,紫蘇、半夏、當歸身。甘草、陳皮、川芎、芍,地黃熟用棗薑親。
延胡索散蓬莪朮,當歸酒浸共三稜。月水不調紅花使,更兼童便酒煎行。
八珍湯最順陰陽,滋榮養血此為良。四物湯同四君子,一枚棗子伴生薑。
四物成氣加朴硝,此為玉燭散名標。涼膈添歸同四物,名為三和散同條。
三分散用小柴胡,四物、四逆湯同咀。產後傷寒並痢者,依方取效似神扶。
雙和散桂、甘草、芍,黃耆、參、歸、熟地黃。薑棗煎來補氣血,虛勞少力也堪嘗。
升陽益胃參、朮、耆,黃連、夏枯草、陳皮。澤瀉、防風、羌、獨活,柴胡、白芍也堪題。
調中益氣桔、升麻,甘草、柴胡、蒼朮加。黃耆、木香、參八味,從前選用也堪誇。
炙甘草湯參阿膠,麥門冬、生薑、大棗饒。生地黃、麻子仁、桂,入些酒煮治虛勞。
升陽補氣湯升麻,澤瀉、防風、白芍誇。厚朴、柴胡、羌、獨活,甘草、地黃生用佳。
紺珠正氣天香湯,天台烏藥與乾薑。香附、陳皮、紫蘇葉,婦入得此是奇方。
桂枝、核桃仁、生地黃,芍藥、甘草、半夏良。經脈不通繞臍痛,煎加薑棗莫商量。
益胃散薑黃、澤瀉,乾薑、砂仁、益智仁。白蔻、黃耆、參、厚朴,陳皮通用十分靈。
加減惺惺散術湯,荊防、芎、芷、細辛、羌。甘草、當歸、天花粉,赤芍、薄荷、桔梗良。
益胃升陽當歸身,參、朮、芩、耆、曲炒陳。甘草、升麻、柴胡使,秋間服者去黃芩。上加芍藥,治婦人經候不調,或血脫後脈弱,食少,水瀉,一日二三行作痛。
2. 訂補得效諸方歌
九味羌活湯防風,黃芩白芷與川芎。
乾葛生地細辛草,煎法還加薑棗蔥。
大羌活湯即九味,已獨知連術相助。
一十四般白水煎,兩感風寒須此治。
小青龍湯治喘嗽,薑桂麻黃細辛湊。
半夏五味芍藥甘,心胸水氣自然透。
資壽解語附子風,天麻酸棗桂羊充。
甘草羌活次第入,竹瀝多湊亦收功。
大秦艽湯羌獨活。芎芷甘辛兩地黃。
歸芍芩苓防白朮,石膏十六味平良。
羌活愈風草參耆,防風蔓細枳艽皮。
麻菊薄荷枸獨芷,芎歸杜仲柴前知。
生熟地黃半樸桂,芩苓芍術杞膏依。
萬寶回春湯甚奇,甘麻芩杞杏仁依。
生地熟地芎歸芍,黑附香附沉半皮。
茯神參朮防風桂,烏藥川烏薑黃耆。
三五七散出茱萸,姜附細辛防茯咀。
每取二錢溫酒下,風寒入腦致陽虛。
山茱萸散甘菊花,人參山藥茯苓遮。
川芎六味各五錢。洽眩暈轉實堪誇。
羌活散麻藁升耆,黃柏芩連與芎歸。
細蔓紅花蒼朮半,尖頂項痛即時移。
升麻胃風葛芷蒼,柴藁蔓歸草蔻羌。
甘柏麻黃薑棗煮,能消面腫與牙眶。
加味羌活菊花散,木賊芩芎荊芥草。
薄荷歸尾連防風,芍藥蔓荊草決好。
川芎石膏散歸術,芩梔大黃寒水石。
滑菊荊參草梗砂,防風薄荷翹煎食。
還睛散用白蒺藜,草決木賊與山梔。
防風蟬退青葙子,為末門冬湯下之。
蟬花散亦還睛散,加上荊芥草花膽。
蔓蜜芎菊各均平,茶清調下昏醫展。
補陽八物除川芎,澤瀉陳柴防桂同。
知母黃耆羌獨活,空心煎服奏奇功。
犀角升麻湯白芷,防風川芎白附子。
甘草羌活與黃芩,用熱牙疼皆可使。
獨活散內用川芎,羌活荊防薄荷同。
生地黃兼細辛使,煎來漱咽牙齦風。
甘露兩地山茵陳,天麥枇杷枳殼芩。
石甘等分煎之用,男婦咽牙客熱靈。
通氣防風羌獨君,寞本荊芎甘五分。
郁加升柴寒蒼柏,太陽脊強痛堪均。
活絡湯用羌獨活,芎歸白朮甘草雜。
姜煎一盞不拘時,風濕臂痛便除脫。
舒經湯中薑黃用,歸草桐術切碎共。
赤芍羌活又少些,沉香磨服治諸痛。
五痹湯中白朮羌,薑黃防己二錢足。
甘草一錢姜同煎,筋緩皮頑堪再續。
三痹湯即寄生湯,黃耆續斷合成方。
一切風痹拘攣疾,煎服為丸任意嘗。
黃耆湯治渾身淋,蔓草桔參芍藥邏。
臨臥水煎還滾服,大熱三分黃柏加。
補氣湯黃耆白芍,甘草澤瀉陳皮搏。
水煎能治皮膚麻,兼醫眼目多昏錯。
正氣散名不換金。蒼陳樸半藿甘真。
汗多去蒼加白朮,份濕須加白茯苓。
神朮散用五兩蒼,芎芷細辛藁本羌。
甘草六件各一兩,風寒泄痢總相當。
人參清肺飲烏梅,知母地骨桑皮培。
阿杏桔梗甘瞿粟,加蜜澄清效若追。
二陳湯內有陳皮,白茯苓兼甘草齊。
半夏還將白水泡,久年痰嗽用皆宜。
洗肺散用天麥門,半夏黃芩與杏仁。
白話文:
[訂補得效諸方歌]
九味羌活湯用防風,加上黃芩、白芷和川芎。再配乾葛、生地、細辛和甘草,煎煮時還要加入薑、棗和蔥。
大羌活湯其實就是九味羌活湯,只是另外加入了獨活、黃連和白朮來輔助。十四種藥材一起用水煎煮,可以治療感受風寒引起的兩種病症。
小青龍湯主要治療喘嗽,藥材有薑、桂枝、麻黃和細辛。再配上半夏、五味子、芍藥和甘草,可以疏通心胸中的水氣。
資壽解語丹有附子,可以祛風,配天麻、酸棗仁、桂枝和羊肉。再依次加入甘草和羌活,多加竹瀝也能增強療效。
大秦艽湯用羌活和獨活,以及川芎、白芷、甘草、辛夷和兩味地黃。再配當歸、芍藥、黃芩、茯苓、防風和白朮,十六味藥材性平和。
羌活愈風湯有甘草和人參,以及黃耆,再配防風、蔓荊子、枳殼和秦艽皮。加上麻黃、菊花、薄荷、枸杞、獨活和白芷,以及川芎、當歸、杜仲、柴胡和前胡。再加入生地黃、熟地黃、半夏、厚朴和桂枝,以及黃芩、茯苓、芍藥、白朮和枸杞膏。
萬寶回春湯非常神奇,配有甘草、麻黃、黃芩、枸杞和杏仁。再加上生地黃、熟地黃、川芎、當歸、芍藥,以及黑附子、香附、沉香和半夏皮。再配茯神、人參、白朮、防風和桂枝,以及烏藥、川烏、薑黃和黃耆。
三五七散使用茱萸,以及薑、附子、細辛和防風、茯苓一起研磨。每次取二錢用溫酒送服,可以治療風寒侵入腦部導致的陽氣虛弱。
山茱萸散使用甘菊花,以及人參、山藥和茯苓。再加入川芎,共六味藥材,各五錢,可以治療眩暈。
羌活散有麻黃、藁本、升麻和黃耆,以及黃柏、黃芩、黃連和川芎、當歸。再配細辛、蔓荊子、紅花和蒼朮,能快速解除頭頂和後頸的疼痛。
升麻胃風湯有葛根、白芷和蒼朮,以及柴胡、藁本、蔓荊子、當歸、甘草、豆蔻和羌活。再加上甘草、黃柏、麻黃、薑和棗一起煮,能消除面部腫脹和眼眶周圍的腫脹。
加味羌活菊花散使用木賊、黃芩、川芎、荊芥和甘草。再配薄荷、當歸尾、黃連和防風,以及芍藥、蔓荊子和草決明。
川芎石膏散有當歸和白朮,以及黃芩、梔子、大黃和寒水石。再加上滑石、菊花、荊芥、人參、甘草、梗米和砂仁,以及防風、薄荷和翹一起煎煮服用。
還睛散使用白蒺藜,以及草決明、木賊和山梔子。再配防風、蟬蛻和青葙子,研磨成粉,用麥門冬湯送服。
蟬花散也是還睛散,再加上荊芥、甘草、花粉和熊膽。再配蔓荊子、蜂蜜、川芎和菊花,用茶水調服,可以治療昏花的眼睛。
補陽八物湯去除川芎,配上澤瀉、陳皮、柴胡和防風、桂枝。再加上知母、黃耆和羌獨活,空腹煎服,效果顯著。
犀角升麻湯使用白芷,以及防風、川芎和白附子。再配甘草、羌活和黃芩,可以用來治療熱性牙痛。
獨活散使用川芎,以及羌活、荊芥、防風和薄荷。再配生地黃和細辛,煎水漱口,可以治療牙齦風。
甘露飲使用兩味地黃和山茵陳,以及天麥冬、枇杷葉、枳殼和黃芩。再加上石斛和甘草,等分煎服,可以治療男女咽喉和牙齒的熱症。
通氣湯用防風、羌活和獨活,以及藁本、荊芥、川芎和甘草,各五分。再加上鬱金、升麻、柴胡、寒水石、蒼朮和黃柏,可以治療太陽穴和脊椎強直的疼痛。
活絡湯使用羌活和獨活,以及川芎、當歸、白朮和甘草。用薑煎一碗,不拘時服用,可以解除風濕引起的臂痛。
舒經湯使用薑黃,以及當歸、甘草、桐葉和白朮,切碎一起用。再配赤芍和少量的羌活,加上沉香磨粉服用,可以治療各種疼痛。
五痹湯使用白朮和羌活,以及薑黃和防己,各二錢。再配甘草一錢,用薑一起煎服,可以治療筋脈鬆弛和皮膚麻木。
三痹湯即寄生湯,是黃耆和續斷組成的配方。可以治療各種風痹引起的拘攣,煎服或製成藥丸,隨意服用。
黃耆湯治療全身淋漓不盡,使用蔓荊子、甘草、桔梗、人參和芍藥。臨睡前用水煎服,發熱加黃柏。
補氣湯使用黃耆和白芍,以及甘草、澤瀉和陳皮。用水煎服,可以治療皮膚麻木,也可以治療眼睛昏花。
正氣散又名不換金,使用蒼朮、陳皮、厚朴、半夏和藿香、甘草。汗多去掉蒼朮加白朮,濕重加茯苓。
神朮散使用蒼朮五兩,以及川芎、白芷、細辛、藁本和羌活。加上甘草六件,各一兩,可以治療風寒引起的泄痢。
人參清肺飲使用烏梅,以及知母、地骨皮和桑白皮。再加上阿膠、杏仁、桔梗、甘草和瞿麥,加蜂蜜澄清服用,效果很好。
二陳湯有陳皮、白茯苓和甘草。還有用清水浸泡過的半夏,可以治療多年的咳嗽痰多。
洗肺散使用天麥冬,以及半夏、黃芩和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