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三 (22)
卷三 (22)
1. 牙齒
屬熱,屬胃熱,有風寒、有蟲、有濕熱。
調胃承氣湯,治實熱腫痛。加黃連去芒硝。(方見腹痛門)
又方
升麻,白芷,防風,荊芥,薄荷,甘草,桔梗各等分
水煎服。
清胃散,治胃經有熱,牙齒或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上發熱並治之。
當歸身(酒拌),黃連(酒浸製),生地(酒浸製)各一錢,丹皮一錢半,升麻二錢
作一劑,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服。甚者加石膏。
治胃經風熱牙痛甚效
用軟石膏一兩,火煅紅入淡酒中淬過,置地上出火毒,為末。入防風、荊芥、細辛、白芷末各五分,隨時用之,只一二服甚效。
漱藥,治陰虛氣都、牙出鮮血。
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牛膝,香附,生甘草,側柏葉
水煎服。
漱藥
薄荷,羌活二錢,大黃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去渣溫漱,冷吐之。咽亦無妨。
羊角散,治風熱牙疼或因怒發疼者。
羊脛骨(燒灰存性)四兩,升麻,生地各五錢,梧桐木律三錢,龍膽草少許,黃連一錢
上為末。入石膏末五兩擦牙,用水漱去極妙。
治風蟲牙疼
芫花,小麥,細辛,花椒,蜂房,鹽各一錢
水煎,漱勿咽。
治牙痛甚者
防風,羌活,青鹽,細辛,蓽撥,川椒
為末擦噙,其延流出愈。
擦牙散
石膏一斤,何首烏四兩,青鹽(去土炒),旱蓮草,食鹽各二兩半(炒),沒石子二兩,花椒一兩(炒去汗去目)
為末,和勻擦牙。,薰法,韭菜子燒煙,以竹筒引煙抵牙薰之。
點方,冰片三分、樟腦一錢,將蟾酥調勻,以簪頭挑入牙疼處立效。
槐鹽散,治食甘過多牙疼。
食鹽半斤,青鹽四兩,先以槐枝一把銼寸段,以水五碗煎至一碗,取起後入二鹽在鍋內,以前汁陸續入鍋煎乾,研細末,每日擦牙,甚者更以五倍子煎湯漱之。
治陽明熱而牙痛
大黃、香附各燒灰存性為末,入青鹽少許,不時擦之。
土蒺藜散,治牙齒疼痛斷腫動搖。常用擦漱固齒。
土蒺藜去角生用不拘多少,為粗末,每服五錢,淡漿水半碗煎七八沸,去滓入鹽末一撮,帶熱時漱之,別無所忌。
堅牙散
骨碎補一味,白水洗淨,銅刀切片,銅鍋內炒,用槐枝不住手攪,少時退火,令冷後又上火炒,微枯黑色,又住火,冷後又上火炒,至老黑色取起研末,不時擦牙,疼者再不復作,動搖者再不復動,其驗如神。
又方,七月間取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以青鹽四兩醃三宿,取出炒存性,又將原汁旋傾入,炒乾為末。
每日侵晨擦牙,連涎嚥下。
治牙根腫爛出臭水,用芥菜根燒灰,存性為末敷之。
又方,槐角取其二子、三子一角者,不拘多少,河水洗淨仍泡盆中二三日,渾如泥以布取汁,用桑柴火熬為膏,其膏汁每一碗大約用青鹽、蒺藜根、石膏、破故紙各二兩,為細末,和勻,以瓦器曬乾,仍為細末。每日清晨未梳洗時擦齒上,候洗漱之(槐角霜降後取)。
白話文:
牙齒的問題,多半是熱引起的,可能是胃火太旺,或是風寒入侵、有蟲蛀,也可能是濕熱所致。
調胃承氣湯:可以用來治療實熱引起的腫痛,可以加入黃連但去掉芒硝。(藥方在腹痛篇有記載)
另一個藥方:升麻、白芷、防風、荊芥、薄荷、甘草、桔梗各取等量,加水煎服。
清胃散:可以治療胃經有熱,引起的牙齒或牙齦腫痛,甚至牽連到頭部,或臉部發熱。藥材包含:當歸身(用酒拌炒)、黃連(用酒浸泡製成)、生地(用酒浸泡製成)各一錢,牡丹皮一錢半,升麻二錢。將這些藥材加兩碗水煎至剩七分,在飯後服用。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加入石膏。
治療胃經風熱引起的牙痛,效果很好:將軟石膏一兩,燒紅後放入淡酒中淬火,再放在地上去除火毒,磨成粉末。加入防風、荊芥、細辛、白芷的粉末各五分,隨時使用,通常一兩次服用就很有效。
漱口藥:可以治療陰虛氣弱導致牙齦出血。藥材包含: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牛膝、香附、生甘草、側柏葉,加水煎服。
另一個漱口藥:薄荷、羌活二錢,大黃一錢,加兩碗水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後,溫熱漱口,冷卻後吐掉。吞下去也沒有關係。
羊角散:可以治療風熱引起的牙痛,或是因為生氣而引起的牙痛。藥材包含:羊脛骨(燒成灰,保留藥性)四兩,升麻、生地各五錢,梧桐木律三錢,龍膽草少許,黃連一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加入石膏粉五兩,用來擦牙,再用水漱口,效果極佳。
治療風蟲引起的牙痛:藥材包含:芫花、小麥、細辛、花椒、蜂房、鹽各一錢,加水煎煮,用來漱口,但不要吞下去。
治療嚴重牙痛:將防風、羌活、青鹽、細辛、蓽撥、川椒磨成粉末,用來擦在牙齒上,讓口水自然流出,可以緩解疼痛。
擦牙粉:藥材包含:石膏一斤,何首烏四兩,青鹽(去除雜質後炒過),旱蓮草,食鹽各二兩半(炒過),沒石子二兩,花椒一兩(炒過去除汗液和籽)。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用來擦牙。
薰蒸法:將韭菜子燒成煙,用竹筒引導煙霧薰牙齒。
點藥方:冰片三分、樟腦一錢,將蟾酥調勻,用簪子頭挑取藥膏,塗抹在牙痛處,效果快速。
槐鹽散:可以治療因吃太多甜食引起的牙痛。藥材包含:食鹽半斤,青鹽四兩,先將槐枝一把切成小段,加五碗水煎至剩一碗,取出槐枝後加入兩種鹽,在鍋內用先前的藥汁慢慢熬乾,磨成細末。每天用來擦牙,如果情況嚴重,可以用五倍子煎湯漱口。
治療陽明經熱引起的牙痛:將大黃、香附燒成灰,保留藥性,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青鹽,隨時用來擦牙。
土蒺藜散:可以治療牙齒疼痛、腫脹、鬆動。常常用來擦牙漱口,可以鞏固牙齒。藥材包含:土蒺藜,去除角後直接使用,不拘數量,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半碗淡漿水煎煮七八次沸騰,去除藥渣後,加入一小撮鹽末,趁熱漱口,沒有其他禁忌。
堅牙散:藥材包含:骨碎補,用清水洗淨後,用銅刀切片,放入銅鍋內炒,用槐枝不斷攪拌,稍後轉小火,冷卻後再上火炒,使其呈現微枯黑色,又停止加熱,冷卻後再上火炒,直到呈現老黑色,取出磨成粉末。隨時用來擦牙,可以治療疼痛,使鬆動的牙齒不再搖晃,效果神奇。
另一個藥方:在七月間採摘旱蓮草連根一斤,用無灰酒洗淨,用青鹽四兩醃製三晚,取出炒至保留藥性,再將原來的汁液倒回鍋中,炒乾後磨成粉末。每天清晨用來擦牙,連同口水一起吞下去。
治療牙根腫爛並流出臭水:用芥菜根燒成灰,保留藥性,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另一個藥方:槐角,選取帶有兩顆或三顆種子的槐角,不拘數量,用河水洗淨後泡在盆中兩三天,使其軟化如泥,用布取出汁液,用桑木柴火熬成膏狀。每一碗膏汁大約加入青鹽、蒺藜根、石膏、破故紙各二兩的細粉,攪拌均勻,用瓦器曬乾,再磨成細末。每天清晨在未梳洗前用來擦牙,等待洗漱時再沖洗掉(槐角霜降後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