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三 (1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8)

1. 耳病

加味涼膈散,治耳濕腫痛。

大黃(酒炒),黃芩(酒浸),防風,荊芥,羌活,朴硝,甘草各二兩,連翹四兩,梔子仁,薄荷各一兩

上為末,加竹葉水煎服。

蔓荊子散,治上熱耳出膿汁。

甘草(炙),升麻,木通,赤芍,桑白皮(炒),生地,前胡,赤茯苓,蔓荊子,甘菊各等分

每服三錢,加薑棗,水煎服。

又方,治耳聾。

用大菖蒲葉揉軟塞之。

治耳中出血,用蒲黃炒黑色研細摻之。

聾病必用龍薈丸、四物湯養陰,大病後耳聾與陰虛火動聾耳內鬨然,俱用四物湯降火。

因鬱而聾者,通聖散內大黃酒煨,再用酒炒三次後入諸藥,通用酒炒。

耳痛,以茱萸、烏尖、大黃為末,罨湧泉足心。

治耳中無晝夜聽如流水聲及癢

烏頭燒存性,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耳中二次效。

耳鳴,宜當歸龍薈丸。(方見脅痛門)

耳鳴因酒過者大劑通聖散加枳殼、柴胡、大黃、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荊芥。不愈四物湯治之。

聤耳膿出,用桑螵蛸一個炙,麝香二分為末滲之,又加染坯、枯礬吹之。

耳疳丸

白枯礬五分,麝香五釐,胭脂胚二分半,陳皮炭五分

先用綿枝子纏去膿,另用綿子裹藥作丸塞入。

治蟲入耳中,香油灌入即出。或驢牛乳或雞冠血皆妙。

凍耳,以生薑自然汁熬成膏塗之。

又方,用橄欖核燒灰,清油調敷。雀腦亦可。

通靈丸,治耳聾。

松香五錢,巴豆二十顆(為末)

上將松香入鐵鍋內溶化,下巴豆末、蔥汁丸,如蓮子大。用綿裹塞過夜。如左耳聾塞右耳,右耳聾塞左耳,雙耳聾次第塞之。

治風熱搏之,津液結成核塞耳

生豬脂,地龍,釜下墨

上細研,以蔥汁和捏如棗核,薄綿裹入耳令潤即挑開。

白話文:

[耳病]

使用加味涼膈散來治療耳部濕腫疼痛。成分包含:大黃(經過酒炒)、黃芩(經酒浸泡)、防風、荊芥、羌活、朴硝、甘草各二兩,連翹四兩,梔子仁、薄荷各一兩。以上材料磨成粉末,加入竹葉用水煎煮後服用。

使用蔓荊子散來治療因上火導致耳朵分泌膿汁。成分包含:甘草(烘烤過)、升麻、木通、赤芍、桑白皮(炒過)、生地、前胡、赤茯苓、蔓荊子、甘菊,所有成分等量。每次服用三錢,加入薑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方法是治療耳聾,可以用大菖蒲葉搓揉至柔軟,然後塞進耳朵裡。

治療耳中出血,可以使用蒲黃炒至黑色,研磨成細粉後撒在耳中。

對於耳聾,必須使用龍薈丸、四物湯來滋養陰氣,大病後的耳聾或者因陰虛火旺導致的耳鳴,都可以使用四物湯來降火。

對於因鬱悶導致的耳聾,通聖散中的大黃需用酒醃制,再用酒炒三次後再加入其他藥材,通常都會用酒炒。

耳痛的治療,可以將茱萸、烏尖、大黃研磨成末,然後敷在腳底的湧泉穴。

治療耳朵日夜聽到如流水聲及癢,可以將烏頭燒至性質改變,與石菖蒲等量混合成粉末,用棉球包裹後塞進耳朵,重複兩次會有療效。

對於耳鳴,應使用當歸龍薈丸。(此方在脅痛門中可找到)

因飲酒過度導致的耳鳴,使用大量通聖散,添加枳殼、柴胡、大黃、甘草、南星、桔梗、青皮、荊芥。若未痊癒,則使用四物湯來治療。

對於耳膿,使用一個桑螵蛸炙烤,加上二分麝香,研磨成末後撒在耳中,再添加染坯、枯礬吹進耳中。

耳疳丸的配方:白枯礬五分,麝香五釐,胭脂胚二分半,陳皮炭五分。先用棉棒清理耳垢,再用棉球包裹藥丸塞進耳朵。

治療昆蟲進入耳朵,可以倒入香油,昆蟲就會出來。也可以使用驢牛乳或雞冠血,效果都很好。

對於凍傷的耳朵,可以使用生薑的自然汁液熬成膏狀塗抹。

另一個方法,可以使用橄欖核燒成灰,再用清油調和後敷在耳朵上。雀腦也可以。

通靈丸用於治療耳聾。配方:松香五錢,巴豆二十顆(磨成粉末)。將松香放入鐵鍋中熔化,加入巴豆末和蔥汁,揉成蓮子大小的丸狀。使用棉球包裹後塞進耳朵過夜。如果是左耳聾就塞右耳,右耳聾就塞左耳,兩耳聾則交替塞。

治療因風熱導致,津液凝結成核堵塞耳朵,使用生豬油、地龍、竈下的黑墨。以上成分細研後,用蔥汁和成像棗核一樣,用薄棉包裹塞入耳中使其潤滑,然後用工具挑開。

2. 眼目

屬風熱、血少、神勞、腎虛,如暴失明、昏澀翳膜、眵淚斑入眼皆表也,風熱也。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視物,內障見黑花,瞳散皆里也,血少神勞腎虛也,宜養血補水安神以調之。

治暴赤眼

防風,黃芩各二錢,黃連,當歸各一錢,羌活,柴胡,升麻,甘草各七分

水煎服,白睛紅加白豆蔻少許。一方加龍膽草、生地,去羌活,名瀉熱黃連湯。

治眼胞腫大如拳

霜梅三個(去核),白果七個(去殼),銅青五分

共搗成餅置磁器內,以井花水浸一宿,上用綿紙隔阻,待水浸上,以古銅錢蘸洗之。

散熱飲子,治眼暴赤、暴腫。

防風,羌活,黃芩,黃連各等分。

水鍾半煎八分,食後溫服。大便秘加大黃。痛甚加當歸、生地。煩躁不眠加梔子。

四物龍膽湯,治目赤暴發,作雲翳瘀痛不可忍者。

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各五錢,羌活,防風各三錢,防己,草龍膽各二錢

每服八錢,水鍾半煎八分,食後通口服。

撥雲散,治男婦風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睛、怕日羞明,一切風毒眼疾悉皆治之。

羌活,防風,柴胡,甘草(炙)各一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薄荷湯或茶或菊花苗煎湯服。忌諸毒物。

治風熱眼

黃連二兩,冬青葉四兩,水浸三日夜,待黃綠色,熬成膏,不時點眼四角。

治瞳子散大,主散熱涼血養血。

黃芩,黃連各二錢半,歸身,生地各一錢半,天門冬,地骨皮

水煎服。

治肥人眼痛,乃是風熱。

防風,羌活,荊芥,酒芩

水煎服。

治瘦人眼痛,乃血少兼熱。

當歸,玄參,川芎,防風,荊芥,菊花,酒生地

水煎服。久病昏暗者,亦以當歸、熟地為君,防風、甘菊之類佐之。

蔓荊湯,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昏暗,一名益氣聰明湯。耳目俱治。

黃耆,人參各一錢,甘草(炙),蔓荊子各八分,白芍藥

黃柏(酒浸曬四次)一錢

水煎服。

又方,四物湯加酒芩、連、柏、芍藥。

凡人病眼至春夏便當作郁治

黃芩(酒浸),南星(薑製),香附(童便浸),蒼朮(童便浸)各二兩,川芎(酒浸)一兩半,山梔一兩(炒),龍膽草(酒浸),陳皮,連翹,蘿蔔子(蒸),青黛各五錢,柴胡二錢

為末,神麯糊丸。

治天絲眼,刺雞冠血滴眼內捉絲去。

治方,治暴赤眼。

歸尾,黃連各一錢,赤芍,防風各五分,杏仁四個(去皮尖)

水半鍾,加乳汁少許,蒸過澄清點洗,不拘時。

一方,洗紅爛眼。

當歸,黃連,杏仁,銅綠,皮硝,淨鹼各五錢

為細末,每用三分,井水半小盞,隔紙洗。

治眼痛,用生地,酒浸搗爛罨眼上。用草烏、南星、乾薑、桂枝為末,醋調貼兩足心,眼用牛膝膏洗。

點方,治火眼。

白話文:

眼睛的問題,多半是風熱、血虛、過勞、腎虛等因素引起。像是突然失明、眼睛昏花不清、眼睛出現翳膜、分泌物或眼白出現斑點,這些都是外在的表現,多屬於風熱引起的。這類狀況適合用發散的方法來去除病邪。如果是眼睛昏暗無力、不想看東西,或是內障看到黑影、瞳孔放大,這些都屬於內在問題,是血虛、過勞、腎虛造成的,適合用養血、補腎、安神的方法來調養。

治療急性紅眼

用防風、黃芩各二錢,黃連、當歸各一錢,羌活、柴胡、升麻、甘草各七分,加水煎服。如果眼白發紅,可以加少許白豆蔻。另一個處方是加龍膽草、生地,去掉羌活,稱為瀉熱黃連湯。

治療眼瞼腫脹如拳頭

用霜梅三個(去核),白果七個(去殼),銅青五分,一起搗成泥狀,放在瓷器中,用井水浸泡一晚,上面用棉紙隔開,等水滲透後,用古銅錢沾水清洗眼睛。

散熱飲子,治療眼睛突然發紅、腫脹。

用防風、羌活、黃芩、黃連等份,加水煎至一半,飯後溫服。如果便秘,可以加大黃;疼痛嚴重,可以加當歸、生地;煩躁失眠,可以加梔子。

四物龍膽湯,治療眼睛突然發紅,產生像雲霧一樣的翳膜,且瘀痛難忍。

用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各五錢,羌活、防風各三錢,防己、草龍膽各二錢,每次服用八錢,加水煎至一半,飯後服用。

撥雲散,治療男女因為風毒上攻,導致眼睛昏暗、翳膜遮擋、怕光等各種風毒引起的眼疾。

用羌活、防風、柴胡、炙甘草各一斤,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薄荷湯、茶或菊花苗煎湯送服。要忌食各種有毒之物。

治療風熱引起的眼疾

用黃連二兩,冬青葉四兩,用水浸泡三天三夜,待水呈黃綠色,熬成膏狀,隨時點在眼睛的四個角落。

治療瞳孔放大,主要清熱涼血、養血。

用黃芩、黃連各二錢半,當歸身、生地各一錢半,天門冬、地骨皮,加水煎服。

治療肥胖者因風熱引起的眼痛

用防風、羌活、荊芥、酒芩,加水煎服。

治療瘦弱者因血虛兼熱引起的眼痛

用當歸、玄參、川芎、防風、荊芥、菊花、酒生地,加水煎服。如果是久病導致眼睛昏暗,也可用當歸、熟地為主藥,配以防風、甘菊等藥。

蔓荊湯,治療因勞累、飲食不節制導致的內障昏暗,也稱益氣聰明湯。此方能同時治療耳朵和眼睛的問題。

用黃耆、人參各一錢,炙甘草、蔓荊子各八分,白芍藥,黃柏(用酒浸泡、曬乾四次)一錢,加水煎服。

另一個處方:用四物湯加上酒芩、黃連、黃柏、芍藥。

一般人眼睛疾病在春夏時節容易發作,應以疏肝解鬱的方式治療

用酒浸黃芩、薑製南星、童便浸香附、童便浸蒼朮各二兩,酒浸川芎一兩半,炒山梔一兩,酒浸龍膽草、陳皮、連翹、蒸蘿蔔子、青黛各五錢,柴胡二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糊製成藥丸。

治療天絲眼(眼睛中有像絲狀物的疾病),用雞冠血滴入眼中,就能把絲狀物取出。

治療急性紅眼

用當歸尾、黃連各一錢,赤芍、防風各五分,杏仁四個(去皮尖),加半碗水,再加少許乳汁,蒸過後澄清,隨時用來點眼或清洗眼睛。

另一個處方:清洗紅腫潰爛的眼睛。

用當歸、黃連、杏仁、銅綠、皮硝、純鹼各五錢,磨成細末,每次用三分,加半小盞井水,用棉紙隔開,清洗眼睛。

治療眼睛疼痛,用生地黃用酒浸泡後搗爛,敷在眼睛上。用草烏、南星、乾薑、桂枝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貼在腳底中心,眼睛用牛膝膏清洗。

點眼方,治療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