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五 (15)
卷五 (15)
1. 諸病灸法
陰症、傷寒、小腹痛、十指青、六脈俱無,此必死症。灸法,離臍之上、下、左、右各一寸,各灸五壯,又以線量一病人一腳底長,即以所量線,從兩腳後跟起,上量至小腿線盡處,以指按入爪肉,陷中是穴,用墨點記,各灸三壯,即氣絕者,猶能回生。
又傷寒陰毒,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囊縮遺尿,腹痛腹滿,腸鳴。灸氣海、石門、關元三穴五七壯(當臍中為神闕,下一寸為陰交,一寸五分為氣海,二寸石門,三寸為關元)。
哮:灸膻中一穴七壯(在西乳中間),乳根二穴五壯(乳根下一寸六分),腧府二穴二七壯(在璇璣旁一寸五分,結喉下四寸是璇璣穴,每邊各開一寸五分為腧府)。
鹽醋哮:兩手小指頭端各灸七壯。一云合灸之。
喘:灸璇璣一穴二七壯,氣海一穴七壯。
飲食不化,脾胃痛:灸中脘一穴七壯(在臍上四寸),氣海七壯。
心疼:灸上脘一穴七壯(在臍上五寸),大陵二穴七壯(在掌後兩筋陷)。
腹痛:灸中脘一穴七壯,足三里二穴七壯(三里在膝下三寸,兩筋間)。
嘔吐不食:灸中脘七壯、氣海七壯、天樞二穴七壯(天樞在臍旁各開二寸)。
霍亂吐瀉:灸中脘七壯、氣海七壯。
吐瀉日久垂死者:灸天樞二穴七壯,氣海一穴七壯。
泄瀉裡急後重:灸下脘一穴七壯(在臍上二寸),天樞二穴七壯。
痞塊不散,心中悶痛:灸大陵二穴、中脘一穴、三陰交一二穴各七壯(三陰交在踝上三寸)。
腹中寒痛,泄瀉不止:灸中脘一穴、天樞二穴、關元一穴、三陰交二穴各七壯。
請勞症已深,難治者:於癸亥日三更初,令病人平臥,以筋於兩旁腰眼點兩穴各灸七壯。
中風,六脈微遲,手足厥冷、痰涎壅盛,聲如拋鋸,服藥不效者:於氣海、丹田二穴多灸之。
腰痛:灸對臍一穴七壯之愈。或灸腎腧二穴各七壯(對臍各開一寸五分)。
喉及眼目疼痛:灸合谷二穴各七壯(在虎口兩指岐骨間)。
水腫:灸水分穴七壯(臍上一寸),氣海七壯,臍中心兩旁各開一寸五分七壯。
雞爪風,手足指攣縮疼痛:灸左右膝骨兩旁小窩共四穴,各三壯。
諸弱症:灸膏盲腧穴各七壯(以指端、頸後脊骨一節至五節上,以墨點之,依脊骨向下量四寸至七節又點記之。卻兩邊斜量向上各五寸,以為左右兩穴)。
婦人氣血不足,子宮虛冷,不能成孕:灸子宮三穴各七壯(揣心坎中高骨以墨記之,用草心一條從墨記至臍中折斷,摺作七分,以四分量臍上灸之補血;三分量臍下灸之補氣。仍以臍下三分折半,正子宮穴灸之溫暖精氣受孕之所有神效)
風氣弱症灸法:令患人正身去衣,兩手伸開用粗麻線一條,以兩中指捻線頭挺直,使一人拿住勿動比數停當,然後將此線對摺齊不可長短,束在項中,掛下背心線止處是穴,以墨點記,唸咒灸之。
白話文:
諸病灸法
陰虛體質、傷寒、小腹疼痛、十個手指發青、六種脈象都摸不到,這種情況一定是死亡的徵兆。用艾灸治療的方法,在肚臍的上、下、左、右各一寸處,各灸五個艾炷;再用線量取病人一隻腳底的長度,然後用這條線從兩腳後跟開始,向上量到小腿線條終止的地方,用手指按壓在指甲旁邊的肌肉凹陷處,就是穴位所在,用墨筆點上記號,在兩腳的穴位各灸三個艾炷,即使是已經氣絕的人,也能夠起死回生。
另外,傷寒導致陰毒,出現四肢冰冷、脈搏微弱快要停止、陰囊收縮、小便失禁、肚子疼痛脹滿、腸鳴等症狀。可以艾灸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這三個穴位,每個穴位灸三十五個艾炷(以肚臍中心為神闕穴,往下量一寸為陰交穴,一寸五分為氣海穴,二寸為石門穴,三寸為關元穴)。
哮喘:艾灸膻中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在兩乳頭中間),乳根穴兩個穴位五個艾炷(在乳根下方一寸六分),腧府穴兩個穴位十四個艾炷(在璇璣穴旁邊一寸五分,從喉結下方四寸處是璇璣穴,每邊各開一寸五分為腧府穴)。
鹽醋哮喘:兩手的小指頭尖端,各灸七個艾炷。有一種說法是兩手一起灸。
喘:艾灸璇璣穴一個穴位十四個艾炷,氣海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
飲食消化不良,脾胃疼痛:艾灸中脘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在肚臍上方四寸),氣海穴七個艾炷。
心痛:艾灸上脘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在肚臍上方五寸),大陵穴兩個穴位七個艾炷(在手腕背側兩條筋的凹陷處)。
腹痛:艾灸中脘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足三里穴兩個穴位七個艾炷(足三里穴在膝蓋下方三寸,兩條筋之間)。
嘔吐,吃不下東西:艾灸中脘穴七個艾炷、氣海穴七個艾炷、天樞穴兩個穴位七個艾炷(天樞穴在肚臍旁各開二寸)。
上吐下瀉的霍亂:艾灸中脘穴七個艾炷、氣海穴七個艾炷。
腹瀉嘔吐很久,快要死亡的人:艾灸天樞穴兩個穴位七個艾炷,氣海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
腹瀉、裡急後重:艾灸下脘穴一個穴位七個艾炷(在肚臍上方二寸),天樞穴兩個穴位七個艾炷。
腹部有腫塊不消散,心中煩悶疼痛:艾灸大陵穴兩個穴位、中脘穴一個穴位、三陰交穴一到兩個穴位各七個艾炷(三陰交穴在腳踝上方三寸)。
腹部寒冷疼痛、腹瀉不止:艾灸中脘穴一個穴位、天樞穴兩個穴位、關元穴一個穴位、三陰交穴兩個穴位各七個艾炷。
久病勞累,病情已經很嚴重,難以治療的人:在癸亥日的半夜時分,讓病人平躺,在病人兩側的腰眼處各點一個穴位,各灸七個艾炷。
中風,六種脈象微弱遲緩、手腳冰冷、痰液壅盛、呼吸時聲音像鋸木頭一樣,吃藥沒有效果的人:在氣海穴、丹田穴兩個穴位多灸一些艾炷。
腰痛:艾灸正對肚臍的穴位七個艾炷就能痊癒。或者艾灸腎俞穴兩個穴位各七個艾炷(在肚臍旁各開一寸五分)。
喉嚨和眼睛疼痛:艾灸合谷穴兩個穴位各七個艾炷(在虎口兩指骨之間)。
水腫:艾灸水分穴七個艾炷(在肚臍上方一寸),氣海穴七個艾炷,肚臍中心兩旁各開一寸五分處七個艾炷。
雞爪風,手指腳趾攣縮疼痛:艾灸左右膝蓋骨兩旁的小凹陷處,總共四個穴位,每個穴位各三個艾炷。
各種虛弱的病症:艾灸膏肓俞穴各七個艾炷(從頸後脊椎骨第一節到第五節,用墨筆點上記號,然後沿著脊椎向下量四寸到第七節再點上記號。再向兩邊斜量向上各五寸,就是左右兩個穴位)。
婦人氣血不足,子宮虛冷,無法懷孕:艾灸子宮穴三個穴位各七個艾炷(用手摸到心口中間的高骨用墨筆記號,然後用草莖從墨記處到肚臍剪斷,然後將草莖分成七份,用其中四份的長度在肚臍上方灸,用以補血;用其中三份的長度在肚臍下方灸,用以補氣。然後再用肚臍下方三份的一半長度,在子宮穴灸,可以溫暖精氣,能夠幫助受孕,效果非常神奇)。
風氣虛弱的灸法:讓病人站直身體,脫掉衣服,兩手伸直,用一條粗麻線,用兩手中指捏住線頭伸直,讓一個人拿住線不要動,比劃好長度,然後將這條線對摺,長短一致,綁在脖子上,讓線掛在背心,線停止的地方就是穴位,用墨筆點上記號,念咒語後進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