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表

《萬氏家抄濟世良方》~ 卷四 (3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30)

1. 服食

上為細末,煉蜜丸,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加至百丸,空心談鹽湯下或酒下。

制鹿角霜法,鹿角用本年鮮及新鋸血氣不幹枯者,截寸半長,置長流水中浸七晝夜滌去醒穢,每角一斤加桑皮二兩、黃蠟二兩、楮實子一兩,置壇鹽泥固濟,炭火煮七晝夜,水耗以熱水添之,角軟如熟芋,取出曬乾用。將煮角汁去藥渣,桑柴火熬膠收貯。每用一二錢酒化服,其功更倍。一方四物湯加黃蠟煮,以桑皮、楮實湯添煮尤佳。

何首烏丸

八月採赤白各半,極大者佳,以竹刀刮去皮切碎,用米泔水浸一宿,濾出曬乾,以壯婦生男乳汁拌曬一二度,候乾用木臼舂為末羅細,以紅棗煮熟去皮核,取肉和藥未千杵為丸,焙燥磁器貯之。初服二十丸,每十日加十丸至百丸止,空心鹽湯或酒任下。忌鐵器、諸血、蘿蔔。

又方(喬白岩服此)

何首烏(二斤,竹刀切片,乾者米泔浸切),川牛膝(去苗銼,一斤)

上二藥以黑豆一斗淘洗淨,用甑一具,先以豆薄鋪甑底,後薄鋪何首烏,又鋪豆,又鋪牛膝,重重鋪盡,安於釜上蒸之,令豆熟為度。去豆暴乾,又換豆蒸,如此三次,去豆取藥為末,蒸棗肉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溫酒下。忌蘿蔔、蔥蒜。

又方(蔣敬所服此)

何首烏雌雄各半斤,銅刀去粗皮為片,米泔水浸,夏一宿、春秋二宿、冬三宿,取出曬乾為末,無火病者以棗肉為丸,否則蜜丸,清晨鹽湯下,或酒下。《本草》服何首烏,用茯苓煎湯勝似鹽湯。

龜鹿二仙丹

鹿角(十斤),大龜板(五斤,如法熬成膠),枸杞子(三十兩),人參(十五兩),當歸(酒洗),淮生地(酒洗蒸熟),肉蓯蓉(酒洗去鱗甲,自膜),破故紙(炒,各五兩)

上為末,酒化龜鹿膠,丸桐子大。空心酒服或鹽湯服。

松梅丸,飢腸健體之驗。

松脂(一斤,煉熟者),懷慶地黃(十兩,酒蒸),烏梅(淨肉,六兩)

如後法治煉,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飯、鹽湯任下。此方西域異人所傳云。服之最能加飲食,致身肥健,小便清,大便潤,及精神不倦。嘗考諸本草云:松脂味苦甘,溫,無毒。安五臟,除熱去胃中伏火、咽乾消渴。久服輕身不老,延年,聰耳明目,圓齒潤肺;辟邪氣去歷節風、厲風。

痠痛不可忍,仙家多煉服,日無倦怠,老年發黑。同白茯苓末和煉蜜服,可以辟穀。煉之須得明淨者十餘斤,先以長流水入砂鍋內,桑柴火煮,拔一二次,再淋桑灰汁仍煮七八次,扯拔。又用好酒煮二次,完則以長流水煮過一次,扯拔,色白、昧不苦澀為度,陰乾,入木臼內,搗取淨末。依方配合再搗一日,作丸,須要日曬乾為佳。

熟地黃,味甘,無毒。填骨髓、補五臟不足及男女勞傷,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一名地髓。久服,輕身不老,黑髮增壽。服此味須忌三白,禁銅鐵器。取沉水者佳,曬乾以清酒洗淨,木甑砂鍋蒸半日,入臼搗用。烏梅肉,味酸平、無毒,能下氣除熱,安心神、療肢體痛,生津液及好睡口乾,利筋脈,去痹消痰。

白話文:

服食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煉製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六七十丸,逐漸增加到一百丸,空腹時用淡鹽湯或酒送服。

鹿角霜的製作方法:選用當年生鮮鹿角,新鋸下來血氣未乾的,截成寸半長的小段,放在長流水中浸泡七天七夜,洗去污垢。每斤鹿角加入桑皮二兩、黃蠟二兩、楮實子一兩,用鹽泥將壇口封嚴,用炭火煮七天七夜,水減少了就加熱水添上,直到鹿角煮得軟爛如熟芋頭,取出曬乾備用。將煮鹿角的汁液過濾掉藥渣,用桑柴火熬製成膠,儲存起來。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酒溶化後服用,效果更好。另一種方法是用四物湯加入黃蠟一起煮,再加入桑皮、楮實的湯汁一起煮,效果更佳。

何首烏丸:

八月採摘赤白各半的何首烏,以個頭大的為佳,用竹刀刮去外皮切碎,用淘米水浸泡一夜,濾出曬乾。再用壯婦的初乳拌勻曬一到兩次,待其乾燥後,用木臼舂成細粉過篩。將紅棗煮熟去皮核,取棗肉與藥粉混合,反覆搗杵一千次製成丸藥,烘乾後用瓷器盛裝保存。開始服用二十丸,每十天增加十丸,直到一百丸為止,空腹用淡鹽湯或酒送服。忌用鐵器盛裝,忌食一切血製品和蘿蔔。

另一方(喬白岩服用此方):

何首烏(二斤,用竹刀切片,乾的何首烏用淘米水浸泡後再切片)、川牛膝(去苗切片,一斤)

將以上兩種藥材與一斗淘洗乾淨的黑豆,一起放入甑中蒸煮。先在甑底薄薄鋪一層黑豆,然後薄薄鋪一層何首烏,再鋪一層黑豆,再鋪一層牛膝,如此反覆鋪滿,放在鍋上蒸煮,直到黑豆熟透為止。取出藥材,去掉黑豆曬乾,再換上新的黑豆重複蒸煮三次,最後去掉黑豆,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蒸熟的棗肉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飯前用溫酒送服。忌食蘿蔔、蔥蒜。

另一方(蔣敬服用此方):

何首烏雌雄各半斤,用銅刀刮去粗皮切片,用淘米水浸泡,夏季浸泡一夜,春秋兩夜,冬季三夜,取出曬乾研磨成細粉。沒有火氣病症的人用棗肉製成丸藥,否則用蜂蜜製成蜜丸。清晨空腹用淡鹽湯或酒送服。《本草綱目》記載服用何首烏,用茯苓煎湯送服比淡鹽湯更好。

龜鹿二仙丹:

鹿角(十斤),龜板(五斤,按照上述方法熬製成膠),枸杞子(三十兩),人參(十五兩),當歸(用酒洗淨),生地黃(用酒洗淨後蒸熟),肉蓯蓉(用酒洗淨去除鱗甲和外膜),破故紙(炒過,各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溶化龜鹿膠,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酒或淡鹽湯送服。

松梅丸(治療飢餓、強健身體的驗方):

松脂(一斤,煉製成熟的),懷慶地黃(十兩,用酒蒸),烏梅(淨肉,六兩)

按照上述方法煉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時用米飯或淡鹽湯送服。此方為西域異人所傳,服用後最能增加食慾,使身體肥壯強健,小便清澈,大便通暢,精神充沛。經考證《本草綱目》記載:松脂味苦甘,性溫,無毒。能安五臟,除熱,消除胃中伏火、咽乾口渴。長期服用能輕身不老,延年益壽,使耳聰目明,牙齒堅固,潤肺;能祛除邪氣,治療歷節風、厲風。

身體痠痛難忍時,神仙多服用此藥,服用後整天都不會疲勞,老年人服用還能使頭髮變黑。將松脂與白茯苓粉混合,用蜂蜜煉製服用,可以辟穀。煉製松脂需選用潔淨的松脂十幾斤,先放入砂鍋中,加入長流水,用桑柴火煮,取出後再淋上桑灰汁,重複煮七八次,再用好酒煮兩次,最後用長流水煮一次,直到顏色潔白,味道不苦澀為止,陰乾後搗碎成細粉。按照藥方比例,再搗杵一天,製成丸藥,曬乾為佳。

熟地黃,味甘,無毒。能滋補腎精,填補骨髓,補益五臟不足及男女勞傷,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又名地髓。長期服用能輕身不老,使頭髮烏黑,延年益壽。服用熟地黃須忌食三白(白蘿蔔、白米、白菜),禁接觸銅鐵器。選用沉於水中的熟地黃為佳,曬乾後用清酒洗淨,用木甑或砂鍋蒸半日,再用木臼搗碎備用。烏梅肉,味酸,性平,無毒,能下氣除熱,安心神,治療肢體疼痛,生津液,使人睡得好,口不乾渴,利筋脈,去痹消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