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堪

《史載之方》~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脹滿

人有病,腹脹滿,善噫,兩脅滿,咽鬲不通,此肝勝也,其脈弦而長,宜涼其肝,人有病,腹大,小腹中痛,惡寒發熱如瘧,小腑赤,其脈洪大,此心熱也,宜涼其心,人有病,小腹痛,睡,不得小便,頭痛,目似脫,頂似拔腰似折,此土濕之勝,宜暖其脾,其脈當濁而動,人有病,右胘胠滿腑腫心痛,肺䐜,腹大滿膨脹而喘咳,此氣為火所勝,其脈兩手寸口洪大,肺上亦洪,骨力小如心脈此為心肺相持,宜解其金火之熱,以平其心肺。

白話文:

  1. 有人患病,肚子脹滿,經常打嗝,兩側肋骨下脹滿,咽喉不通暢,這是肝氣過於旺盛引起的,脈象細長,宜清涼肝臟。
  2. 有人患病,肚子很大,小腹中部疼痛,怕冷發熱像瘧疾一樣,小便發紅,脈象洪大,這是心臟發熱引起的,宜清涼心臟。
  3. 有人患病,小腹疼痛,昏睡,小便不通暢,頭痛,眼睛像脫落一樣,頭頂像被拔起一樣,腰部像折斷一樣,這是土濕之氣過於旺盛造成的,宜溫暖脾臟,脈象應該混濁而動。
  4. 有人患病,右胸肋骨下脹滿,腹部腫脹,心痛,肺部有積液,腹部脹大滿膨脹而咳嗽,這是肺氣被火氣所剋制,脈象兩手寸口洪大,肺部脈象也洪大,骨骼力量弱小像心臟脈象,這是心肺相持,宜化解金火之熱,以調和心肺。

黃耆(半兩),麥門冬(去心),茯苓,紫菀麻黃(去節),防風(各一分),羌活,甘草(炙,四銖)杏仁(十四個,去尖)

白話文:

  • 黃耆(半兩):當歸的一種。
  • 麥門冬(去心):麥門冬的一種,已去除其中心。
  • 茯苓:茯苓。
  • 紫菀麻黃(去節):紫菀的一種,已去除其節。
  • 防風(各一分):防風的一種,各取一份。
  • 羌活:羌活。
  • 甘草(炙,四銖):甘草的一種,已炙烤過,重四銖。
  • 杏仁(十四個,去尖):杏仁十四個,已去除其尖端。

上為粗散,非時,水一盞,薑一片,棗一個,同煎三錢,去滓服。

人有病,身腑腫腹滿,仰息,泄注赤白,咳血,此少陽之勝,與火勝同候,其脈亦然以前方主之。

白話文:

上方是粗散,不是按時間來服用,用一杯水,一片薑,一個棗,一起煎煮三錢的藥材,去掉渣滓後服用。

有人患病,身體腫脹,腹部脹滿,只能仰著呼吸,下痢赤白,咳嗽吐血,這是少陽經過旺的表現,與火氣過旺的情況相同,脈象也是如此,應以之前的處方為主治療。

2.

世人論凡喘者、皆以為肺,然有服肺藥而不愈者,遂以肺不受藥為難治,何以言之繆也,又或以肺熱而喘,誤投涼藥,此又近似之言,止可以知肺喘,而未足以明五臟之喘,且以經言之,所言諸痿喘嘔,皆屬於上,未嘗以喘屬於肺,至於言五臟之多寡,六氣之勝復,則喘之所生,可指其狀而明,藥之所投,亦可以隨其證而效。

白話文:

世人討論凡是喘的人,都認為是肺出了問題,然而有服用了肺藥卻不痊癒的病人,於是便認為肺不受藥是難以醫治的疾病,這種說法為何有誤差呢?另外或有人認為肺熱而喘,誤服了寒涼藥物,這種說法還比較接近實際情況,但僅僅知道肺喘,而不瞭解五臟的喘,而且根據經典《黃帝內經》的記載,所說到的各種痿、喘、嘔等症狀,都屬於上焦,沒有說喘屬於肺。至於提到五臟的虛實,六氣的盛衰,那麼喘氣的產生,就可以指出其具體情況並弄明白了,藥物的投用,也可以根據其證狀而有效。

今人有病,胸中煩熱,嗌乾,右胠滿,咳喘唾血,肺䐜,腹大膨膨而喘者,此火之刑金,肺傷而喘也,宜用此方。

白話文:

現在的人得了病,胸中煩熱,喉嚨乾燥,右側胸肋滿脹,咳嗽氣喘吐血,肺部腫脹,腹部膨脹而且喘息的人,這是火氣刑剋金氣,肺部受傷而喘息,應該使用這個藥方。

麥門冬(去心,半兩),桔梗,麻黃(去節),紫菀杏仁(去皮尖),柴胡,前胡,甘草(炙)貝母(以上各一分,去心),羌活(三銖),黃耆(十銖)

白話文:

麥門冬(去掉根鬚,半兩),桔梗、麻黃(除去節,紫苑杏仁(去掉外皮和尖端,柴胡、前胡,甘草(炙烤過的),貝母(以上各佔一份之後,去掉根鬚),羌活(三銖),黃耆(十銖)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人有病,左脅痛,寒清於中,咳而喘,此為肺之清氣所成,宜用此藥,六脈毛而微,腎脈伏而小,比之火之盛刑金,則異矣,蓋火盛刑金而喘,則六脈純得火脈,疾大而有力,若寸口偏大而關脈帶芤,即須唾血。

白話文:

以上為粗散劑型,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碗,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除渣滓,溫服。有人患病,左脅痛,寒氣積聚於體內,咳嗽且喘氣,這是由於肺部的清氣所造成,應該使用這種藥物治療。六脈脈象輕浮而微弱,腎脈沉伏且細弱,與火旺克金的脈象不同。火旺克金而喘,則六脈脈象均為火脈,脈搏洪大有力;如果寸口脈偏大而關脈帶芤,則即將吐血。

人有病,腹大脛腫,喘咳,寢汗出,憎風,胸中滿,食不消化,食減,體重,六脈沉重而濁,渾渾革至,如物制之,此為腎寒大過,宜暖其腎。

白話文:

人生病,肚子很大、腿部浮腫、喘息咳嗽、睡覺時盜汗、怕風、胸中飽脹、吃不下東西、體重減輕、六種脈搏沉重而渾濁,脈搏跳動緩慢無力,好像被東西阻塞一樣,這是腎臟寒氣過盛造成的,應該溫暖腎臟。

續斷,牛膝,細辛,五味子巴戟,附子,當歸,菟絲子補骨脂(各一分),大芎,萆薢(各半兩),木香(三銖)

上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鹽米湯五七十丸,以神和散並進。

白話文:

續斷、牛膝、細辛、五味子、巴戟天、附子、當歸、菟絲子、補骨脂(各一份),川芎、白芷(各半兩),木香(三銖)。

人有病,肝臟風壅,積涎所聚伏膈間,口乾而膠,食即噁心,全惡肉味,心躁不安,夜臥不得開,咽喉隔塞,如物抵築,多喘,診其脈,六脈皆大而沉伏。重手取之,隱隱然骨間乃得再再尋,來疾去遲,宜用治涎藥。

白話文:

一個人得了病,肝臟風氣壅塞,積聚的涎液聚集在膈膜之間,導致口乾而黏膩,吃東西就會噁心,完全厭惡肉類的味道,心裡煩躁不安,晚上睡覺睡不著,咽喉間隔著東西,像有什麼東西抵住一樣,呼吸困難,診斷他的脈象,六脈都很強大而深沉。用重手按壓他的脈,在骨頭之間隱隱約約才能找到,脈搏來得快去得慢,應該使用治療涎液的藥物。

荊芥穗,天南星,防風,羌活,白殭蠶,連翹,獨活,麻黃,乾荷葉,乾蠍,天麻(炮),半夏

上等分,修治為細末,每服三錢,入半夏末一兩豆許,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和滓,飯後服。

白話文:

取荊芥穗、天南星、防風、羌活、白殭蠶、連翹、獨活、麻黃、乾荷葉、乾蠍、天麻(炮製)、半夏等藥材,各取等量,將其處理乾淨並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藥末,並加入半夏末一兩豆許,用一盞水,加入三片生薑,煎煮至七分,連渣服用,飯後服用。

有人得此涎候,卻緣久病而虛,又誤服熱藥,或元氣本虛,六脈大而無骨力,卻浮洪而數,重手按之,則浮指而虛,有表無里,卻不宜用前方,此病難治,當用此方。

白話文:

如果有人出現這種唾液病症,可能是因為長期患病而虛弱,又誤服了熱性藥物,或者本來元氣就虛弱,六脈洪大但沒有力道,浮而快,重手按壓時,則浮指而虛,有表無裏,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前面的方劑,這種病很難治癒,應該使用這個方劑。

人參(半兩),天南星(炮),防風,獨活麻黃,天麻(炮),枇杷葉(去毛),半夏羌活(以上各一分),白殭蠶(玄口),薏苡仁(各十銖),

白話文:

  • 人參(半兩)
  • 天南星(炮製過的)
  • 防風
  • 獨活麻黃
  • 天麻(炮製過的)
  • 枇杷葉(去除毛)
  • 半夏羌活(以上成分各取一份)
  • 白殭蠶(嘴是黑色的)
  • 薏苡仁(各取十銖)

上除半夏一味自為末,余為細末,非時,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又宜時時以補藥助其元氣,而徐以此壞涎藥撓之。

白話文:

將半夏單獨研磨成細末,其餘的藥材也研磨成細末。不是服藥的時候,用一杯水和三片薑煎煮成七分滿的藥汁。還要適當地服用補藥來幫助元氣恢復,同時慢慢地用這種祛除痰涎的藥物來去除痰涎。

人有病,久患咳嗽,虛萎氣乏,胸中氣微,不能報息,六脈虛微而數,此之一候,並帶勞疾證,即為難治,若脈止虛微不浮而數寸尺調勻,即藥到便安,若浮數而虛,亦勞也,若浮大疾數而虛,輕手取之,全無骨力,重手按之,全不應指,此不治之證,肺萎,當用此方。

白話文:

一個人患有疾病,長久以來一直咳嗽,身體虛弱氣力不足,胸中的氣很微弱,無法呼吸,六脈的脈搏微弱而數,這是第一個徵兆,如果再伴有勞疾的症狀,那就很難治癒了。如果脈搏只是微弱而不浮動,而且數寸尺三脈調勻,那麼藥到病除。如果脈搏浮數而虛弱,也是勞疾。如果脈搏浮大、脈搏疾數而虛弱,輕輕用手按壓,完全沒有骨頭的力道,重手按壓,完全沒有手指的反應,這是無法治癒的證狀,肺萎縮,應該用此方。

人參(半兩),五味子,茯苓(各半兩),鱉甲(酥炙)山藥,麥門冬(去心),甘草,枇杷葉(去毛,各一分),黃耆,紫菀(各十銖),半夏,阿膠(炙透,各四銖)

白話文:

人參(半兩),五味子,茯苓(各半兩),鱉甲(烘炙),山藥,麥門冬(去核),甘草,枇杷葉(去毛,各一分),黃耆,紫菀(各十銖),半夏,阿膠(烘炙透,各四銖)。

上為粗散,生薑三片,每服入半夏一兩豆許,飯前服,或非時服之,又宜服補腎氣藥,以歸其元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

白話文:

上面用粗磨藥粉,生薑三片,每次加入半夏一兩豆許,飯前服用,或不按時服用,還應服用補腎氣的藥物,以恢復元氣,每次服用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