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之方》~ 卷下 (16)
卷下 (16)
1. 治痢諸方
治毒痢,初得時,先發寒熱,服前面毒痢方通神散三兩盞,一日,忽隔一夜,寒熱不退,下痢不減分數,通身發熱,所下之痢,多是濃涕,如桃花色,如紅米膠,每一次忽下一盞半盞已來。
吃此藥二盞三盞,經一日,忽一夜,寒熱不退,下痢不減分數,更不進此藥,若依法進藥兩盞,壯熱便退,下痢少減分數,即請漸漸進此藥,每日只兩盞,候赤痢稍減,忽變成白痢,卻修合上面還真散,吃取平安,且痢之有寒熱,其證一也,前方以暖藥解之,此方以涼藥投之,其說何也。
答曰,水邪犯心,身能發熱,土濕鬱火,身亦發熱,肝熱刑脾,身亦發熱,惟至精者,識其秋毫之變,切恐世人未能通其妙旨,予因設此兩方,以救其失,然毒痢之傷人,惟水邪犯心最為極重,但患痢疾之人,有增寒壯熱,先吃上面通神散兩三服,寒熱不退,下痢不止,然後進此藥,以太歲分之,惟六壬、六戊、寅申、巳亥之年,宜有此候,而六戊之年,尚有差變,蓋火盛之年,必有寒濕相犯,故然,以六氣推遷不定,又不可局定年辰,但一年之間,春夏之內,熱氣偏多,濕化不舉,人有痢疾,肝脈弦,心脈洪,然後吃此藥,若吃兩盞後,不見效驗,更勿進服,蓋痢之所起,切忌水之犯心,不可妄投涼藥,故此方兩盞後無驗,更不可服。
荊芥穗,牡丹皮(去心),木香,白頭翁芍藥,桔梗,防風,獨活地榆(各一分),黃連(蜜浸一宿,火上炙乾,使三分),牽牛(炒,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一二沸急瀉出,食後溫和吃之,此藥少見效驗,更可進服,以安為期,然不可多吃,一日只兩盞,痢才住,便得止。
治毒痢,初得時,發寒熱,微有小寒,熱忽止,腹痛,出後時,糞後有少膠涎,與赤痢相雜,卻自誤吃涼藥,漸漸下痢極多,從早至暮,但只思睡,早朝即顏色枯瘁,身體稍涼,近晚至夜即面色赤,顏色光潤,下痢極多,皆是清涎與赤痢相雜,通身發熱,不思飲食,渾身肌肉著床則痛。
據此候,宜當吃此藥,但身體大熱如火,與人相近,則熱氣逼人,其脈輕微,輕手取之,散滿指下,不分部位,全無骨力,指下如風如氣,重手取之,指下全無,急用訶子五個炮製如下面法,掏羅為末,為一服先用熱米湯調,和滓熱服,吐出涎,脈氣方生可進下面方
白朮(半兩),白芷,芍藥,大芎(各一分),甘草(四銖,炙),訶子(五個,麵裹炮熟,去面,咬碎,去核用肉,焙乾。)
上細搗羅為末,每服三錢,熱陳米湯調下和滓吃。
治毒痢初得病時,並無寒熱,所下之痢,全是濃血,忽黯血,左右三部脈氣,皆微細,宜吃此方。
桑寄生(一兩),防風,芎藭(各一分),甘草(四銖,炙),
白話文:
治痢諸方
治療毒痢,初期發病時,先出現寒熱交替,服用之前的毒痢方劑「通神散」三兩盞,一天後,如果一夜過去寒熱未退,下痢次數未減,全身發熱,排出的痢疾,多為濃稠的黏液,顏色像桃花或紅米糊,每次排泄量約一盞到一盞半。
服用此藥兩三盞後,經過一天,一夜過去,寒熱仍然未退,下痢次數也沒有減少,就不要再服用此藥。如果按照方法服用兩盞,高熱就會退去,下痢次數也會減少一些,那麼就可以慢慢地繼續服用此藥,每天只服用兩盞,等到赤痢減少,轉變為白痢時,就改用之前的「還真散」服用,以求痊癒。痢疾伴隨寒熱,其症狀相同,之前的方劑用溫熱藥物治療,這個方劑用寒涼藥物治療,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水邪入侵心臟,身體會發熱;土濕之氣鬱結化火,身體也會發熱;肝火克脾,身體也會發熱。只有非常精通醫理的人,才能察覺到細微的變化,恐怕世人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奧妙,因此我制定了這兩個方劑,用來彌補不足。然而,毒痢傷人,以水邪入侵心臟最為嚴重。患痢疾的人,如果出現寒重熱盛的情況,先服用之前的「通神散」兩三服,寒熱不退,下痢不止,然後再服用此藥。以太歲來區分,只有在六壬、六戊、寅申、巳亥年才會有這種情況,而六戊年還可能有變化,因為火盛的年份,必然有寒濕侵犯,所以說,由於六氣的變化不定,又不能只局限於某一年份。但一年之中,春夏季節,熱氣較多,濕氣不能正常運行,人患痢疾,肝脈弦急,心脈洪大,然後再服用此藥。如果服用兩盞後不見效,就不要再服用了。因為痢疾的發生,最忌諱水邪犯心,不可隨便服用寒涼藥物,所以這個方劑服用兩盞後無效,就不能再服用了。
藥方組成:荊芥穗、牡丹皮(去心)、木香、白頭翁、芍藥、桔梗、防風、獨活、地榆(各一分),黃連(蜜浸一夜,火上炙乾,用量三分),牽牛(炒,一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煎煮一兩沸後迅速倒出,飯後溫服。此藥若見效甚微,可以繼續服用,以痊癒為目標,但不可服用過量,一天只服用兩盞,痢疾停止後就停止服用。
治療毒痢,初期發病時,出現寒熱交替,略帶一點寒,熱症很快停止,腹痛,排便後有少量黏液,與赤痢混雜在一起。患者自己誤服寒涼藥物,下痢越來越嚴重,從早到晚不停,只想睡覺,早晨面色枯萎憔悴,身體略微寒冷,傍晚到晚上面色紅潤光澤,下痢頻繁,都是清稀黏液與赤痢混雜,全身發熱,不想吃東西,全身肌肉碰到床鋪就痛。
根據這些症狀,應該服用此藥。但是身體非常熱,像火一樣,靠近別人,熱氣逼人,脈象輕微,輕輕按壓,脈搏充滿指下,部位不分,完全沒有力量,指下如風如氣,用力按壓,指下就沒有脈搏了。急需用訶子五個,炮製方法如下,研磨成粉,做成一劑,先用熱米湯調服,吐出黏液後,脈氣才能恢復,才可以服用下面的方劑。
藥方組成:白朮(半兩)、白芷、芍藥、川芎(各一分)、甘草(四銖,炙)、訶子(五個,麵裹炮熟,去面,咬碎,去核用肉,焙乾)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熱陳米湯調服。
治療毒痢,初期發病時,沒有寒熱症狀,排出的痢疾全是濃稠的血液,顏色暗黑,左右三部脈象都微弱,應該服用此方。
藥方組成:桑寄生(一兩)、防風、川芎(各一分)、甘草(四銖,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