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之方》~ 卷下 (13)
卷下 (13)
1. 治痢諸方
乙丑、乙未、丁丑、丁未、己丑、己未、辛丑、辛未、癸丑、癸未、以上年辰,每一年之運,各管三氣化,乙丑、乙未,金運本涼,以其氣之不足,反與少徵同化,然火土交味,太陰所寓,熱化並行,濕熱相持,心氣內郁,血損於中,注下赤白,忽火之不常其德,侵傷其不足之金,則水必相救,寒邪犯心,因而生痢,此乙丑、乙未年之痢,忽有以土之鬱火而生,忽有水之犯心而成。
其受病臟腑雖不同,然土水共胞,寒濕同化,則其治大同而小異也,方並見下,經言,其運涼熱寒,蓋以此矣,向下准此而推。
丁丑、丁未、木運正,風與天土相犯,然以氣之不足,反與少商同化,若於歲內,金之不常其德,多有清肅之化,則火必相救,炎暑將至,與土相持,而濕熱相交,血氣內損,乃注下赤白,然丑未之年,天能制色,土將犯水,木雖不足,而其怒無時,忽若風化大來,土木相戰,則肝發傷脾,此丁丑、丁未年之痢,忽起於肝,忽生於脾者矣,方見下,經言,丁丑未之年,其運風涼熱,蓋以此也。
己丑、己未年,天符歲會,氣以之詳,物以之寧,人以之安,然太陰之味,先苦後甘,氣化相交,土性生金,火性剋金,忽於歲中火土相攻,心血內變,痢疾所生,人多暴死,此蓋邪之不可侵傷於貴人也,方見下,遇此年辰,常吃調和脾氣藥,以安貴人,是服食之宜也。
辛丑、辛未,水運不足,雖上受天刑,然下加太陽,反歸乎氣,是歲,天土地水,寒濕偏多,火氣見郁,若有痢之疾生,其起在心,其鬼在於脾腎,方並見下。
癸丑、癸未,火當其運,其氣不足,反與少羽同化,是歲,太陽在泉,寒氣不減,寒濕更作,火氣見傷,痢之所生,其病在心,其鬼在脾腎胃,方並見下。
寅申之年,大約與子午年同,但相火之政暴,遇其獨勝,則其害立至,若與水土相犯,其候變證多端,方具於下。
乙卯、乙酉年,金運不足,本與少徵同,然乙在卯上,為天符,反歸平氣,在酉上,為三合。名曰貴人,邪不可犯,然是歲、金位在上,火位在下,名為逆化,金燥交合,切忌火氣之勝,若火有所勝,水必來救,此年忽有痢疾之生,天氣炎熱,病起於心,氣候清寒,病起於腎,方具於下,丁卯之年,木運不足,下加於卯,雖上受天刑,其政不減,是為歲中,忽有風熱之勝,痢疾之生,其鬼在肝,乙酉之年,木受天刑,然是歲火司於地,與木相得,忽於歲中反有風熱之作,方見下。
己卯、己酉年,土運不足,然木受天刑,必難相犯,忽於歲中風濕交爭,痢之所作,其鬼在脾,卯年宜有此候,酉年差減,若有此疾,治之亦同,辛卯、辛酉年,水運不足,反與土同化,而歲水不及,火化妄行,與土相持,勝熱客於胃,多下赤痢,忽作便血,土勝則溽火而注下赤白,是歲若有痢疾之生,一起於心,一起於脾,有方治之,具見於下。
白話文:
治痢諸方
乙丑、乙未、丁丑、丁未、己丑、己未、辛丑、辛未、癸丑、癸未這些年份,每年都有各自的三氣變化。乙丑、乙未年,金運本屬清涼,但因金氣不足,反而與少徵(少陰)同化,然而火土交雜,太陰之氣蘊藏其中,熱化與濕熱同時存在,心氣鬱結,血液受損,導致下痢赤白。由於火氣失常,侵犯了本已不足的金氣,水氣便會來救,寒邪犯心,於是便產生痢疾。因此,乙丑、乙未年的痢疾,有的源於土的鬱熱,有的源於水的犯心。
雖然受病的臟腑不同,但土水相生,寒濕同化,其治療方法大致相同,只是略有差異,具體方劑詳見下文。經書上說這些年份的運氣有涼、有熱、有寒,就是這個道理。其他的年份以此類推。
丁丑、丁未年,木運當令,風與天、土相犯,但因木氣不足,反而與少商(少陽)同化。如果這一年金氣失常,多有肅殺之氣,火氣就會來救,炎熱將至,與土氣交爭,濕熱交雜,血氣受損,就會下痢赤白。但丑未年,天能制衡燥熱,土將侵犯水,雖然木氣不足,但它的生長力量卻沒有停止,突然像是風化之氣大盛,土木相克,就會損傷肝脾。所以丁丑、丁未年的痢疾,有的起於肝,有的生於脾,具體方劑詳見下文。經書上說丁丑、丁未年的運氣有風、有涼、有熱,就是這個道理。
己丑、己未年,天符歲會,氣運詳和,萬物安寧,人也平安。然而太陰之氣,先苦後甘,氣化交爭,土生金,火克金,如果這一年火土相克,心血內亂,就會產生痢疾,很多人會暴亡,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了貴人(人體正氣)所致,具體方劑詳見下文。遇到這一年,要經常服用調和脾胃的藥物,以保身體安康,這是養生的重要措施。
辛丑、辛未年,水運不足,雖然受到天刑(不好的影響),但因為有太陽之氣的輔助,反而歸於平和之氣。這一年,天地水氣,寒濕偏盛,火氣鬱結,如果產生痢疾,其病根在心,其邪氣藏於脾腎,具體方劑詳見下文。
癸丑、癸未年,火運當令,但火氣不足,反而與少羽(少陽)同化。這一年,太陽之氣潛藏於地,寒氣不減,寒濕加重,火氣受損,就會產生痢疾,其病根在心,其邪氣藏於脾腎胃,具體方劑詳見下文。
寅申年,大致與子午年相同,但相火(心火)之氣過盛,遇到獨勝的情況,則危害立即顯現。如果與水土相犯,其症狀變化多端,具體方劑詳見下文。
乙卯、乙酉年,金運不足,本與少徵同化,但乙在卯上為天符,反而歸於平和之氣,在酉上為三合,名曰貴人,邪氣難犯。然而這一年,金位在上,火位在下,名為逆化,金燥與火燥交合,忌諱火氣過盛,如果火氣過盛,水氣必然來救。這一年如果發生痢疾,天氣炎熱則病起於心,天氣寒冷則病起於腎,具體方劑詳見下文。丁卯年,木運不足,下加於卯,雖然受到天刑,但其力量不減,所以這一年,突然有風熱之氣過盛,產生痢疾,其邪氣藏於肝。乙酉年,木受天刑,但這一年火氣在地,與木相生,突然在年中出現風熱,具體方劑詳見下文。
己卯、己酉年,土運不足,但木受天刑,不易相犯,如果這一年風濕交爭,就會產生痢疾,其邪氣藏於脾。卯年較易出現這種情況,酉年則較少。如果出現這種疾病,治療方法相同。辛卯、辛酉年,水運不足,反而與土同化,但這一年水氣不足,火氣妄動,與土氣交爭,熱邪侵犯胃部,多下赤痢,突然便血。土氣過盛則濕熱交蒸,下痢赤白。這一年如果發生痢疾,有的起於心,有的起於脾,都有方劑治療,詳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