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堪

《史載之方》~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涎論

論曰,舟非水不行,然波濤沸溢,則覆舟之患生,人非氣不活,然痰涎並積,則傾人之患至,波濤非自生也,其所以生者,不平之勢作之也,痰涎非自積也,其所以積者,不順之氣留之也。

故善行舟者,不懼波濤,而懼舟之不完善攝生者,不懼痰涎,而懼氣之不順,故世人之疾病,其所以殘傷性命之急者,無甚於痰涎,而世之醫者,乃有見之而不能識,忽有識之而不能治。

此不幸之人,其殘傷夭橫者,不可勝數,何則、舉天下之人,獨知風氣之有涎,不知臟腑冷亦生涎,熱亦生涎,痰涎一生,千變萬化,而病之所起,非特一端,愚今略舉數端明之,後之學者,於診療之際,類而推之,亦庶幾其疾病之徒無夭橫者矣,夫涎之為名一也,而具數種。

一曰風涎,二曰熱涎,三曰冷涎,四曰病涎,五曰虛涎,六曰毒涎,其一曰風涎蓋因人之風氣之盛,上運於涎,不能下入於胃,風氣一蒸痰涎並起,而上填塞胸中,即使人悶倒無知,其風氣久而不順,性命之傾危,速如反掌,若其風氣未盛,逡巡之間,仍復自順,其涎亦隨氣而下,即平復如故,此蓋人之肌肉厚,湊里深,風不得泄於外,風熱內攻大府秘熱,毒氣上攻,遂生斯疾,此名之曰風涎,然風涎之為名一也,而人臟腑虛實之不同,則涎之為病也,變化不一,愚得以命其變而言之,若今人之病,大府實熱,痰涎滿口,吐如清膠,胸中喘息如常,但湯水飲食俱不可進,凡所飲食,只到喉中,即不能下用力嚥下,即喉中隔絕,喘急悶倒,良久方愈,惟進得些小膠粥,此亦風涎之候也,然風涎之候變不同,則當如何而治之。

曰:善除荊棘者,先斷其根,善治風痰者,先順其氣,人身無倒上之涎,天下無逆流之水,今風痰一上,而填塞胸中,傾人性命者,風氣運而上也,今之治風涎者,多使天南星、半夏之類,是不知病之源流,去荊棘而不除其根也,苟能以藥先順其風氣,兼發其湊理,使其風氣得以發泄於外,順行於內,則其胸中之痰涎,自隨氣而下,未吃涎藥,而痰涎自順矣,然病勢之有輕重則取之有緩急,若風氣炎盛,膠涎並起,其氣卒難以順之者,當制之以急,非吐之不可,風氣未極,痰涎未並,為害未深者,當制之以緩,先順其氣而後治其涎也,此亦治涎之大約也,然風涎之候,又有冷熱之不同,或有寒風所中,冷涎所聚,其人必先於半年或數月前,吃食減少,身體沉重,筋脈痿弱,才見肉味,便覺噁心,非時口中一兩點冷涎出,身不自覺,冷涎所並,忽悶倒不知人事,良久復甦,即生麻痹,或生嚲曳,或失音不語,冷涎所積,少有上並,多聚中焦,盈溢胸中,包裹心絡,能使人狂言妄語,神識不定,非特不覺,手臂忽自舉動,如此為冷涎之所中也。

白話文:

涎論

論述說,船離不開水,但波濤洶湧就會翻船;人離不開氣,但痰涎積聚就會危及性命。波濤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由於水勢不平造成的;痰涎也不是自然積聚的,而是由於氣機不順造成的。

因此,善於駕船的人,不怕波濤,卻怕船體不完善;善於養生的人,不怕痰涎,卻怕氣機不順。所以,世上疾病中危及性命最急迫的,莫過於痰涎,然而世上的醫生,有的看見了卻不能識別,有的識別了卻不能治療。

因此不幸的人,因痰涎而夭折的,不計其數。為什麼呢?因為天下人只知道外感風寒會產生涎,卻不知道臟腑寒邪或燥熱也會產生涎。痰涎一旦產生,變化萬千,致病的原因也非單一,我現在只簡單舉出幾種情況說明,後世的學者在診療時,可以由此類推,或許就能減少因病夭亡的人了。

涎的名稱雖然只有一個,但實際上包含多種類型:

一曰風涎,二曰熱涎,三曰冷涎,四曰病涎,五曰虛涎,六曰毒涎。

首先說風涎,它是因為人體風氣盛,上衝於咽喉,不能下降於胃,風氣一蒸,痰涎就一起湧起,上衝堵塞胸中,使人昏迷不醒。如果風氣久久不順,性命危在旦夕,如同翻掌之間。如果風氣未盛,稍微等待,仍能自行順利,涎液也會隨氣下降,就會恢復如初。這是因為人的肌肉豐厚,經絡深藏,風邪不能洩於體外,風熱內攻,邪熱鬱結,毒氣上衝,才會產生這種疾病,這就是風涎。但風涎的名稱只有一個,而人體臟腑虛實不同,涎液致病的情況就會千變萬化,我只能根據其變化來描述。例如,現在有人大府實熱,痰涎滿口,吐出的痰液像透明的膠一樣,胸中喘息如常,但湯水飲食都無法吞咽,凡是飲食,到喉嚨就下不去,喉嚨好像被堵住了一樣,喘息胸悶,昏倒很久才恢復,只能吃一點稀粥,這也是風涎的症狀。但風涎的症狀變化不同,應該如何治療呢?

治療方法是:善於清除荊棘的人,先砍斷它的根;善於治療風痰的人,先疏通其氣機。人體沒有倒流的涎液,天下沒有逆流的水。現在風痰上衝,堵塞胸中,危及性命,是因為風氣上逆。現在治療風涎,大多使用天南星、半夏等藥物,這是不知道病的根本原因,就像除掉荊棘卻不除根一樣。如果能先用藥疏通風氣,同時疏通經絡,讓風氣能夠宣洩於外,順行於內,那麼胸中的痰涎就會隨著氣機下降,不用吃化痰藥,痰涎自然就順利下去了。然而,病情有輕重之分,治療方法也要有所緩急。如果風氣很盛,膠狀痰涎一起湧起,氣機很難疏通,就要採取急治之法,必須把它吐出來;如果風氣未盛,痰涎未多,危害不深,就要採取緩治之法,先疏通氣機,然後再治療痰涎。這就是治療涎液的大致方法。然而,風涎的症狀,還有寒熱的不同。有些人是受寒風侵襲,冷涎積聚,這種人通常在半年或幾個月前,食慾減少,身體沉重,筋脈萎弱,一吃肉就噁心,有時口中會出現一點點冷涎,自己也不覺察,冷涎積聚,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很久才甦醒,然後就會出現麻痺,或肢體抽搐,或失音不語。冷涎積聚,很少上衝,多數積聚在中焦,充盈於胸中,包裹心絡,能使人胡言亂語,神志恍惚,不僅如此,還會莫名其妙地舉動手臂,這就是冷涎侵襲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