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六 (1)
卷之六 (1)
1. 卷之六
2.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八)
治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緊者,此方主之。若有惡寒者,表未解也,宜先解表,然後攻痞。
大黃(三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去滓,溫服。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十八)]
主治:在罹患類似流感的疾病後,經過大規模的治療(如大量服用瀉藥後再發汗),導致胃部或上腹部出現痞滿感(即感覺脹滿不適),如果輕輕按壓該部位會感到軟綿綿的,而且手腕內側的脈搏摸起來有浮而緊的特徵,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此方。
若患者還伴有畏寒的情況,說明身體表面的病邪尚未完全清除,應先用適合的方法解除表面的病邪,之後再針對胃部或上腹部的痞滿感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
- 大黃(約90克)
- 黃連(約30克)
使用方法:取上述兩種藥材,用剛煮沸的熱水(約400毫升)浸泡它們,等一段時間讓藥性溶解,然後去除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