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8)
卷之一 (8)
1. 疑問
問曰:頭項強痛,翕翕發熱,已經汗下後,又加心下滿微痛,此乃結胸欲成,何緣作停飲治之也?
答曰:餘證皆似結胸,但以小便不利者,知非結胸,乃停飲也。
白話文:
有人問:「當患者出現頭部和頸部僵硬疼痛,身體持續發熱的症狀,即使經過出汗和瀉下的治療後,仍然感到胸口悶脹且有輕微疼痛,這似乎是結胸症即將形成的徵兆,為什麼要當作水液停滯在體內來治療呢?」
回答是:「除了上述症狀,如果患者還有小便不通暢的情況,我們就能判斷這並不是結胸症,而是因為體內水液停滯所導致的問題。」
2. 桂枝新加湯(十)
治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
本方中加生白芍、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
上㕮咀,白水煎,通口服,不必取汗。
白話文:
本方在原方基礎上增加生白芍、生薑各四錢(一兩),人參一兩二錢(三兩)。
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整劑服下,不需要刻意去發汗。
3. 湯議
議曰:發汗後,身疼痛者,餘邪未盡也。脈沉遲者,榮血不足也。故與桂枝湯以解餘邪,加白芍藥以益血,加人參、生薑以益正氣而散邪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在出汗治療後,如果身體仍然感到疼痛,這表示病邪尚未完全清除。如果脈搏呈現沉遲的情況,則是體內營養血液不足的現象。因此,我們使用桂枝湯來清除殘留的病邪,並添加白芍藥來補充血液。再加入人參和生薑,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同時驅散病邪。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