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疑問
問曰:脈浮者可發汗,此正法也。或一手脈浮,一手脈沉,何以處之?
白話文:
有人問:脉象浮時可以發汗,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有時候一只手的脉象是浮的,另一只手的脉象卻是沉的,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呢?
答曰:左手脈浮者為外邪,宜發汗則愈。右手脈沉者,為氣病、為脾虛,不可發汗也。獨脈浮而咳嗽者,為外感風邪也,宜微取汗。
問曰:脈與證全在表者,方可發汗,何以辨之?
白話文:
問者回答說:左手的脈象浮起是因為外邪入侵,應適當發汗治療即可好轉。右手的脈象沉細為氣病或脾虛,不宜發汗。只有脈象浮起且同時伴有咳嗽症狀的,是外感風邪導致,可以適當出汗治療。
答曰:脈浮或浮緊、浮緩、浮數,皆為表脈。惡寒、惡風,頭體痛發熱者,皆為表證也。若脈證相同,發汗無疑。若脈證不同,便須消息取用也。
問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何也?
白話文:
回答:脈象浮起或浮緊、浮鬆、浮動快速,都屬於表證脈象。怕冷、怕風,頭部和身體疼痛發熱的症狀,都屬於表證。如果脈象和症狀一致,那麼毫無疑問是表證,需要發汗治療。如果脈象和症狀不一致,那麼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地取用治療方法。
答曰:脈沉實者,為陽盛,宜下之,不可汗。脈浮盛者,為陰盛,宜汗不宜下。更以外證參之者,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惡熱不惡寒,煩渴飲水,腹鞕而痛,此皆為陽盛,若此下之則愈,汗之必死也。
問曰:有此陽盛之證,或又兼有表證未盡何如?
答曰:先解其表,後攻其里,此正法也。
白話文:
回答說:脈象沉穩有力,屬於陽氣旺盛,應當瀉下,不宜發汗。脈象浮而有力,屬於陰氣旺盛,應當發汗,不宜瀉下。再結合外在症狀來參照,大便不通,小便發赤發澀,惡熱不惡寒,煩渴多飲水,腹脹疼痛,這些都是陽氣旺盛的表現,如此狀況下瀉下則會好轉,發汗則必死無疑。
問曰:《內經》云,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以此較之,何得相反也?
白話文:
有人問:《黃帝內經》說,脈象浮淺而虛,表示陽氣虛;脈象沉深而實,表示陰氣盛。而脈象沉深而虛弱,表示陽氣盛;脈象浮淺而充實,表示陰氣虛。用這種說法比較,為什麼會互相矛盾?
答曰:此以浮為陽,沉為陰,取用其義,非傷寒之法也。若以汗下之用,正相反耳,不可憑也。
問曰:有不可汗者何如?
答曰:張氏有不可汗者二十餘條,詳見內臺金鏡方法,此不復錄。
白話文:
有人問:這裡是把浮脈視為陽,沉脈視為陰,使用時取其意義,並不是傷寒的治療方法。如果按照出汗或下瀉的方法來看,正好相反,不能依賴這種說法。
又有人問:有哪些情況是不可以發汗的呢?
回答說:張氏列出了二十多種不可以發汗的情況,詳細內容請參見《內台金鏡方》,這裡不再重複記載。
2.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二十一)
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此方主之。下後同。
白話文:
治療出汗後,不可以再使用桂枝湯。如果出汗並且喘促,但沒有高燒的情況,這個方劑適用於這種情況。下利後也是這樣處理。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炙),石膏(八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又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麻黃(四兩),杏仁(50顆),炙甘草(二兩),石膏(八兩)
3. 湯議
議曰:發汗後,表氣當解。今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乃餘邪尚盛,不可以汗出為中風,再用桂枝,只宜麻黃湯中除桂枝加石膏,以散餘邪也。
白話文:
評論道:出汗後,外表的邪氣應該散去。現在出汗且喘氣,沒有明顯發熱的,這是餘毒還很盛,不能因為出汗就認為是中風而再服用桂枝湯,只適合在麻黃湯中去除桂枝而加入石膏,以此來驅散餘邪。
4.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二十二)
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湯主之。
白話文:
治療傷寒導致的瘀熱在體內,身體必然會出現黃疸,這湯劑可以主治這種情況。
麻黃,連軺,甘草(炙),生薑(各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枚),大棗(十二枚),生梓白皮(三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分溫服。
白話文:
麻黃、連翹、甘草(炙)、生薑(各 2 兩),赤小豆(1 升),杏仁(40 顆),大棗(12 顆),生梓白皮(3 兩)
5. 湯議
議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蓋其人素有濕熱,就因傷寒汗不盡,則陽明之經為瘀熱所凝,則遍身必發黃。經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是也。此湯蓋為發汗不盡,脈浮身發黃者所設也。麻黃能散表邪,用之為君。杏仁、生薑能散氣解表,用之為臣。連軺味苦性寒,生梓白皮性寒,能除濕熱;赤小豆味甘平,能去脾胃之濕,用之為佐。
白話文:
討論說:傷寒時體內有瘀熱,身體必定發黃。這可能是因為這個人原本就有濕熱體質,又因為傷寒而沒有出透汗,導致陽明經絡被瘀熱凝滯,所以才會全身發黃。經書上說,濕熱結合,就會產生很多疾病。這個藥方是針對發汗不完全,脈象浮動,身體發黃的人設計的。
麻黃能散發表邪,所以用它作為君藥。杏仁、生薑能散發邪氣,所以用它們作為臣藥。連軺性苦性寒,生梓白皮性寒,能去除濕熱;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去除脾胃的濕氣,所以用它們作為佐藥。
甘草、大棗味甘,能入脾益胃氣,用之為使。以此八味之劑,專治表邪不盡,瘀熱在裡,遍身發黃者之用也。《內經》云,濕熱上甚,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此之謂也。
白話文:
甘草和大棗味道甘甜,可以滋養脾胃,因此用作引經藥。這八味藥方專門治療表邪沒有完全消除,瘀熱留在體內,導致全身發黃的症狀。根據《內經》的記載,濕熱向上盛行,應當用苦溫的藥物治療,輔以甘辛的藥物,以發汗為目的,這就是此方所遵循的原則。
6. 疑問
問曰:天下之水者皆一,何以為潦水也?
白話文:
有人問道:天下的水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特別稱雨水為潦水呢?
答曰:取其水性力弱,不能助腎氣而益其濕熱也,故曰潦水,又曰甘瀾水。其法取水二斗,置盆內,以杓揚之千百遍,水上有珠千百顆相逐,乃取用之,以其性走也。。
問曰:發黃之證有數方,各有所主乎?
白話文:
回答說:取水是因為水性較弱,無法幫助腎氣,反而會增加濕熱,所以稱為「潦水」,又稱「甘瀾水」。取水的做法是,取兩鬥水放入盆中,用杓子舀起水潑灑千百遍,水面上會出現千百顆水珠相繼出現,此時取用這些水,因為它們具有流動性。
答曰;麻黃連軺亦小豆方乃治余汗不盡,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浮者所設,取微汗之。茵陳蒿湯乃治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沉實,為表邪已散者所設,取微利之。梔子柏皮湯乃治表裡皆熱者之所設,不可汗之,只此解之。茵陳五苓散治發汗後煩渴,小便不通,身目皆黃者所設,以取其利小便也。
問曰:發黃之證,外治之法何如?
白話文:
回答:
麻黃連軺湯也是治療小便不盡的方劑,適用於瘀熱留在體內,身體一定發黃,脈象浮動的人。目的是發出微微的汗。
茵陳蒿湯適用於瘀熱留在體內,身體一定發黃,脈象沉實,表邪已經散去的。目的是輕微通利大便。
梔子柏皮湯適用於表裡都有熱的人。不能發汗,只能用這個方劑來治療。
茵陳五苓散適用於發汗後煩渴,小便不通,身體和眼睛都發黃的人。目的是利尿。
答曰:辛能散之,急用生薑數斤搗擦為妙。若小便不通者,取黃泥並蔥搗縛臍;甚者加淡豉;如更甚者,用大田螺一枚,同麝香半錢搗爛縛之,取出小便如黃汁乃效也。
白話文:
回答說:辛辣的東西能通散,緊急時用生薑數斤搗碎塗抹最有效。如果小便不通,取黃泥和蔥搗碎敷在肚臍上;更嚴重時加入淡豉;如果再嚴重,用一隻大田螺,加半錢麝香搗碎敷在肚臍上,小便排出後呈黃色果汁狀纔有效。
7. 麻黃附子細辛湯(二十三)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者,此方主之。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剛開始時,反而出現發熱的情況,用這個方子來治療。
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二兩)
白話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