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9)

1. 疑問

問曰:脈浮者可發汗,此正法也。或一手脈浮,一手脈沉,何以處之?

答曰:左手脈浮者為外邪,宜發汗則愈。右手脈沉者,為氣病、為脾虛,不可發汗也。獨脈浮而咳嗽者,為外感風邪也,宜微取汗。

問曰:脈與證全在表者,方可發汗,何以辨之?

答曰:脈浮或浮緊、浮緩、浮數,皆為表脈。惡寒、惡風,頭體痛發熱者,皆為表證也。若脈證相同,發汗無疑。若脈證不同,便須消息取用也。

問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何也?

答曰:脈沉實者,為陽盛,宜下之,不可汗。脈浮盛者,為陰盛,宜汗不宜下。更以外證參之者,大便不通,小便赤澀,惡熱不惡寒,煩渴飲水,腹鞕而痛,此皆為陽盛,若此下之則愈,汗之必死也。

問曰:有此陽盛之證,或又兼有表證未盡何如?

答曰:先解其表,後攻其里,此正法也。

問曰:《內經》云,浮之損小,沉之實大,故曰陰盛陽虛。沉之損小,浮之實大,故曰陽盛陰虛。以此較之,何得相反也?

答曰:此以浮為陽,沉為陰,取用其義,非傷寒之法也。若以汗下之用,正相反耳,不可憑也。

問曰:有不可汗者何如?

答曰:張氏有不可汗者二十餘條,詳見內臺金鏡方法,此不復錄。

白話文:

有人問道:「脈象浮動的人可以發汗治療,這是正確的方法。但如果一個人一隻手脈象浮動,另一隻手脈象卻沉伏,該如何處理呢?」

回答是:「左手脈象浮動表示是外感疾病,應該發汗治療就能痊癒。右手脈象沉伏,這代表的是氣血不足或是脾虛,這種情況不能發汗。如果只有脈象浮動並伴有咳嗽,這表明是受到外感風邪,適合微微出汗來治療。

又有人問:「只有當脈象和症狀完全顯示在表層時,才能發汗治療,該如何判斷呢?」

回答是:「脈象浮動、浮緊、浮緩、浮數等,這些都是表層的脈象。感到寒冷、怕風,頭痛、身體痛以及發燒,這些都是表層的症狀。如果脈象和症狀相符合,發汗治療毫無疑問。但若脈象和症狀不符,就必須謹慎考慮選擇使用何種治療方式。

再問:「陽氣過盛,陰氣虛弱的情況下,使用下瀉法就會好轉,使用發汗法就會致命,這是為什麼?」

回答是:「脈象沉實,表示陽氣過盛,應該使用下瀉法,不能發汗。脈象浮盛,表示陰氣過盛,適合發汗而不宜下瀉。再結合外在症狀來看,例如大便不通,小便顏色深且排尿困難,怕熱不怕冷,煩躁口渴想喝水,腹部硬且痛,這些都是陽氣過盛的表現,這種情況下使用下瀉法會好轉,若使用發汗法必然會致命。

再問:「如果出現陽氣過盛的症狀,同時又伴有表面症狀尚未完全消失的情況,該如何處理?」

回答是:「應先解決表面的問題,然後再處理內部的問題,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再問:「《內經》中說,脈象浮動小的損失,脈象沉伏大的實質,所以說陰氣過盛,陽氣虛弱。脈象沉伏小的損失,脈象浮動大的實質,所以說陽氣過盛,陰氣虛弱。以此比較,為什麼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呢?」

回答是:「這裡的浮動代表陽氣,沉伏代表陰氣,只是取用這個含義,並不是傷寒的治療方法。如果按照發汗和下瀉的使用原則,正好相反,不能依賴這種說法。

再問:「有不能發汗治療的情況是怎樣的?」

回答是:「張仲景列出了二十多種不能發汗治療的情況,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內臺金鏡方法,這裡不再重複記載。」

2.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二十一)

治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此方主之。下後同。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炙),石膏(八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又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二十一)]

這帖藥用於治療發汗後的情況,如果不能再使用桂枝湯,而且病人出現汗出及喘息的症狀,但並無高燒,這時就可以用這帖藥方來治療。在下痢後的情況也同樣適用。

所需藥材有:麻黃(160克)、杏仁(50顆)、甘草(80克,需先烘烤)、石膏(320克)。

將以上四種藥材準備好,先用七公升的水煮沸麻黃,待水分減至五公升時,去掉浮在上面的泡沫,再加入其餘的藥材一起煮,等到水分再減至三公升時,過濾掉藥材渣,趁溫熱時服用。]

3. 湯議

議曰:發汗後,表氣當解。今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乃餘邪尚盛,不可以汗出為中風,再用桂枝湯,只宜麻黃湯中除桂枝加石膏,以散餘邪也。

白話文:

我說:出汗後,身體表面的邪氣應當已經解除。但現在病人出汗且喘息,又沒有高燒的情況,這表示殘餘的病邪還很旺盛,不能因為出汗就以為是受到風邪,再次使用桂枝湯是不適合的,應該在麻黃湯中去掉桂枝並加入石膏,這樣可以去除殘餘的病邪。

4.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二十二)

治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湯主之。

麻黃,連軺,甘草(炙),生薑(各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枚),大棗(十二枚),生梓白皮(三兩)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分溫服。

白話文:

這個處方用於治療因感冒而導致的體內熱毒淤積,進而使身體出現黃疸的情況,主要使用以下的藥材來熬煮湯劑。

藥材包含:麻黃、連軺、炙甘草、生薑(以上各二兩)、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枚)、大棗(十二枚)、生梓白皮(三兩)。

以上八種藥材,先以十公升的清水煮沸麻黃,然後去掉浮沫,接著加入其他所有藥材,再次煮沸後,再將湯汁濃縮至三公升,分次溫服即可。

5. 湯議

議曰: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蓋其人素有濕熱,就因傷寒汗不盡,則陽明之經為瘀熱所凝,則遍身必發黃。經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是也。此湯蓋為發汗不盡,脈浮身發黃者所設也。麻黃能散表邪,用之為君。杏仁、生薑能散氣解表,用之為臣。連軺味苦性寒,生梓白皮性寒,能除濕熱;赤小豆味甘平,能去脾胃之濕,用之為佐。

甘草、大棗味甘,能入脾益胃氣,用之為使。以此八味之劑,專治表邪不盡,瘀熱在裡,遍身發黃者之用也。《內經》云,濕熱上甚,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汗為故,此之謂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當感冒後體內的熱毒無法排出,身體可能會出現黃疸。這通常發生在本來就有濕熱體質的人身上,如果感冒時汗水排不出,那麼體內的陽明經脈就會被熱毒阻塞,進而導致全身皮膚發黃。正如古籍所說,濕熱交纏,人們易患黃疸病。這個藥方特別適用於感冒後排汗不足,脈搏浮動且皮膚發黃的情況。麻黃能有效驅散體表的邪氣,因此作為主要成分。杏仁和生薑可以幫助散發體內氣息並解表,作為輔助成分。連軺味道苦澀且性寒,梓白皮同樣性寒,二者都能清除體內濕熱。紅小豆味道甘甜性平,能去除脾胃濕氣,它們都是輔助成分。

甘草和大棗味道甘甜,能滋補脾胃,增強胃氣,作為調和成分。這八種成分組合在一起,專門用於治療表邪未清,熱毒滯留體內,導致全身皮膚發黃的情況。《內經》中提到,濕熱過盛,應使用苦溫藥物治療,再輔以甘辛藥物,目的是通過出汗來排除病氣,這就是此處所指的意思。

6. 疑問

問曰:天下之水者皆一,何以為潦水也?

答曰:取其水性力弱,不能助腎氣而益其濕熱也,故曰潦水,又曰甘瀾水。其法取水二斗,置盆內,以杓揚之千百遍,水上有珠千百顆相逐,乃取用之,以其性走也。。

問曰:發黃之證有數方,各有所主乎?

答曰;麻黃連軺亦小豆方乃治余汗不盡,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浮者所設,取微汗之。茵陳蒿湯乃治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其脈沉實,為表邪已散者所設,取微利之。梔子柏皮湯乃治表裡皆熱者之所設,不可汗之,只此解之。茵陳五苓散治發汗後煩渴,小便不通,身目皆黃者所設,以取其利小便也。

問曰:發黃之證,外治之法何如?

答曰:辛能散之,急用生薑數斤搗擦為妙。若小便不通者,取黃泥並蔥搗縛臍;甚者加淡豉;如更甚者,用大田螺一枚,同麝香半錢搗爛縛之,取出小便如黃汁乃效也。

白話文:

有人問:天下的水質都一樣,為什麼會有潦水這種說法呢?

回答是:這是因為潦水的水質力道較弱,無法幫助腎臟運作並去除濕熱,因此稱之為潦水,又稱甘瀾水。製作方法是取兩斗的水,放在盆內,用杓子反覆舀起數百次,直到水面出現數百顆水珠相隨,然後使用這水,因為它的性質活絡。

又有人問:黃疸病有多種治療方式,各自有其適用情況嗎?

回答是:麻黃連軺亦小豆方,主要治療餘汗未盡,瘀熱在裡,身體會發黃的情況,適用於脈象浮動的人,目的是取得微汗效果。茵陳蒿湯,主要治療瘀熱在裡,身體會發黃,脈象沉實,適用於表邪已散的人,目的是取得微利效果。梔子柏皮湯,主要治療表裡皆熱的人,不可用汗法,只能用這個方法解決。茵陳五苓散,適用於發汗後煩渴,小便不通,身體和眼睛都黃的情況,目的是取得利尿效果。

再有人問:對於黃疸病,外部治療的方式如何?

回答是:辛味可以散開,立即使用數斤生薑搗碎摩擦是最有效的。如果小便不通,可以取黃泥和蔥一起搗碎,纏繞在肚臍上;病情嚴重者可以添加淡豉;若病情更加嚴重,可用一個大田螺,加上半錢麝香搗碎纏繞在肚臘上,等到小便排出像黃汁時,就是治療有效了。

7. 麻黃附子細辛湯(二十三)

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者,此方主之。

麻黃(二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再取三升,去渣,溫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少陰病剛開始時,反而出現發燒的症狀,這種情況適用這個處方。

處方成分為:麻黃二兩,炮製過的附子一枚,細辛二兩。

以上三種藥材,使用十公升的水,先煮麻黃,等到水分蒸發減少到剩八公升時,去掉表面的泡沫,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煮,最後煮到剩下三公升的藥汁,去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