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抵當湯證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鞕滿,若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鞕,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傷寒有熱,小腹鞕滿,應小便不利,令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抵當湯。

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雖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病人無表裡證,發熱六七日,脈雖浮數,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胃熱則消穀易飢,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抵當湯證]

太陽病已經六七天,表面病症仍然存在,脈搏微弱且沉,但並未形成結胸的症狀,如果患者開始出現發狂的情況,這是由於熱邪進入了下焦,會導致小腹部緊繃且脹滿。但如果小便能自行排出,那可能需要通過排出血來治療才能康復。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太陽病邪隨著經絡深入,導致體內有瘀熱。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太陽病患者皮膚呈現黃疸,脈搏沉結,小腹部緊繃,小便不通暢,這可能是沒有內部出血的情況。但如果小便能順利排出,且患者有類似發狂的行為,這就表示有出血的症狀,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患有傷寒且伴隨熱感,小腹部緊繃且脹滿,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小便應該會不暢通,但若反而能順利排出,這就表示體內可能有出血的情況,需要使用抵當湯來治療,不能用其他藥物替代。

陽明病患者如果記憶力減退,很可能體內有積聚的血液。這是因為患者本來就有長期的瘀血問題,導致記憶力下降,即便大便較硬,但排便卻較容易,且大便顏色偏黑,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如果患者沒有明顯的表裡病症,發燒已經六七天,脈搏雖然浮動且頻率高,但可以進行排便治療。即使已經進行過排便治療,但脈搏頻率仍然高不下,胃部熱氣會導致食物消化快,容易感到餓,但大便不通暢,這表示體內有瘀血,應該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2. 十棗湯(四十七)

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鞕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此方主之。

芫花,大戟,甘遂(等分),大棗(十枚)

上三味,別為細末,以水二升,先煮棗熟,去滓,內末藥一匕服之,羸人減半,空心服之,當利下水,病不除再服,糜粥自養。

白話文:

[十棗湯(四十七)]

用於治療太陽中風的病症,症狀包括腹瀉、嘔吐,但只有在表面病徵已經解除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此方進行內部治療。患者會有持續出汗,且出汗時間不定,頭痛,心窩部位有硬塊且脹滿,牽連到脅部疼痛,乾嘔,呼吸短促,出汗但不再畏寒,這些都是表面病徵已解,但內部尚未完全恢復的現象,這種情況適用此方。

藥材包含芫花,大戟,甘遂(三種藥材等量),以及大棗十枚。

將上述三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用兩公升的水先煮棗至軟爛,過濾掉渣滓後,加入一匙的藥粉服用,體質較弱的人可以減少一半的劑量,在空腹時服用,會有利於排出體內的水分,如果病情沒有改善可以再次服用,同時需要搭配稀飯調理身體。

希望這個翻譯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