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太陽病者,膀胱之經也。若太陽之病不解,至六七日,熱氣內甚,結於膀胱,必為血證也。若脈微而沉,反不結胸者,其人小便自利,小腹鞕滿者,此為內蓄血證也。更其人發狂,以熱在下焦,必下血乃能愈也。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經曰:血在上則忘,血在下則狂。
故與水蛭為君,能破結血。虻蟲為臣輔之,此咸能勝血也。以桃仁之甘辛,破血散熱為佐。以大黃之苦為使,而下結熱也。且此四味之劑,乃破血之烈駃者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太陽病,指的是影響膀胱經絡的病症。如果這種病症持續到第六、七天還未好轉,體內的熱氣變得更嚴重,在膀胱部位形成結塊,那肯定會出現出血的症狀。如果脈搏微弱且深沉,但並未在胸部形成結塊,而病人小便頻繁,小腹堅硬且脹滿,這就是內部有血塊的症狀。而且,如果病人開始出現精神失常,這是因為熱氣在下焦區域,只有排出血液才能痊癒。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太陽經絡受到影響,導致熱氣和瘀血積聚在體內。
根據古籍記載,血液在上部會導致記憶力減退,血液在下部會導致精神失常。
因此,我們使用水蛭作為主要藥材,它能破除結塊的血液。輔以虻蟲,這兩種藥材都能有效處理血液問題。再配合桃仁的甘辛味道,用來破除血液並散去熱氣。最後以大黃的苦味,用來下泄結塊的熱氣。這四種藥材的組合,是一種非常強烈有效的破血藥方。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