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大陷胸湯戒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證具,煩躁者死。
臟結亦如結胸,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胎滑者難治。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對於大陷胸湯的警戒]
在處理結胸的情況下,如果病人的脈象呈現浮大的狀態,這時候不能使用下法治療,一旦使用下法,病人可能會因此喪命。
若結胸的症狀已經完全顯現,且病人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這通常預示著病情危急,可能會導致死亡。
臟結的狀況與結胸類似,病人飲食正常,但會不定時地出現腹瀉的情況。從脈象上看,寸脈浮動,關脈細小、沉而緊繃,這種情況被稱為臟結。如果舌苔光滑濕潤,這代表病情較難以治癒。
臟結並不會有陽證的表現,不會出現往來的寒熱交替,病人反而顯得平靜,舌苔仍然光滑濕潤,這種情況下,不能採取攻擊性的治療方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