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大陷胸湯證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時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煩躁,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苦心下滿而鞕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大陷胸湯證]
-
人在得了風寒六七天後,如果胸部內部有熱且結實,脈象呈現沉而緊的情況,感覺心口下方疼痛,且一按下去像石頭一樣硬,這種情況適合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
得了風寒十多天,熱邪停留在體內,又出現了時冷時熱的現象,應服用大柴胡湯。但如果只是胸部有硬塊,沒有高燒的情況,這可能是水份在胸脅之間積聚造成的,若是隻有頭部流汗,應該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
如果是太陽病,過度出汗後又被瀉下,導致五、六天都無法排便,舌頭表面乾燥且口渴,傍晚時會有些許的發燒,從心口到小腹都感到漲滿且疼痛,甚至不能觸碰,這時候大陷胸湯是首選。
-
太陽病的患者,脈象浮動且頻率快,浮動表示有風邪,頻率快表示有熱,跳動表示有痛感,頭痛發燒,微微有盜汗,但又怕冷,表示外感尚未完全消退。醫生如果誤用瀉下法,脈象由快轉慢,胸隔內有抵抗感且疼痛,胃部空虛,外來的氣影響胸隔,呼吸短促且焦躁,心裡感到煩悶,體內的陽氣內陷,心口下方變硬,形成結胸,可用大陷胸湯來治療。若不是結胸,只是頭部流汗,其他部位不出汗,汗水只到脖子就回流,小便不通暢,身體可能會出現黃疸。
-
在風寒病的第五、六天,如果出現嘔吐並伴隨發燒,且符合柴胡湯的症狀,但使用其他藥物進行瀉下,柴胡湯的症狀仍然存在,可以再次使用柴胡湯。即使已經被瀉下,也不算錯誤,病人會出現全身發熱和震顫,然後出汗而病情得到緩解。但如果心口下方漲滿且疼痛,這就是結胸,應該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