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小承氣湯證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則愈。
厥陰病,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主之,腹中轉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者,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更微澀者,裡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服。
白話文:
[小承氣湯的症狀]
當患有太陽病,無論是嘔吐、瀉肚或是出汗後,感到些微煩躁,且小便頻繁,但大便卻硬結,這種情況下,服用小承氣湯調理就能痊癒。
若是厥陰病,出現拉肚子並伴有胡言亂語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腸道中有乾硬的糞便,這種情況適合使用小承氣湯治療。
對於陽明病,如果病人胡言亂語,並且伴隨潮熱現象,脈搏滑快,這種情況下,小承氣湯是適用的。首先給病人服用一小杯承氣湯,如果病人腹部開始有放屁的情況,再追加服用一小杯。但假如沒有放屁,就不要再繼續給予藥物。如果隔天仍然未排便,且脈象變得更微弱且帶有澀感,這表示體內已經虛弱,病情變得較難以治療,這時就不應該再使用承氣湯。
患有陽明病的人,若出汗多,導致體內津液流失,胃部會因此變得乾燥,進而造成大便硬結。一旦大便硬結,病人就會開始胡言亂語,這時可以使用小承氣湯來治療。如果病人服用一次後,胡言亂語的症狀消失,就不需要再繼續服用。
2. 大承氣湯(四十一)
治陽明病,大實,大滿,大便不通,腹痛,大熱,其脈沉實者,此方主之。
大黃(四兩),枳實(五枚),厚朴(八兩),芒硝(三兩)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七升,加大黃,又取五升,去渣,內芒硝,候通口時服,取利為效。
白話文:
這是用來治療陽明病,症狀包含極度的腹脹、便祕、劇烈的腹部疼痛,以及高燒,且診斷脈象顯示沉實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會使用到這個藥方。
藥材包含:大黃(四兩),枳實(五枚),厚朴(八兩),芒硝(三兩)。
製作方法是,首先將水加到十公升,然後先煮枳實和厚朴這兩種藥材,煮至剩七公升後,再加入大黃繼續煮,煮至剩五公升後,去掉殘渣,接著加入芒硝,待溫度適宜飲用時服用。期望的效果是能引發排便反應。